深陷洗錢案泥潭之際,歐美金融股集體下挫,德國最大銀行卷入的這場“洗錢案”對全球金融市場究竟有何影響?
受洩密檔案影響,9月21日開盤後,疑涉不法交易高達1.3萬億美元的德意志銀行股價一度下挫超8%,渣打銀行港股重挫6.18%,匯豐當日下跌5.33%,報收29.3元,創25年來新低。此後兩日,匯豐和渣打繼續走低,截至發稿已分別跌至27.75港元和34.3港元。
擾亂市場的洩密檔案由ICIJ(國際記者同盟)披露,源自FinCEN(美國金融犯罪執法網路)一系列報告。報告顯示,1999年至2017年間,包括匯豐銀行、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渣打銀行和紐約梅隆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涉嫌轉移非法資金,向世界各地的高風險客戶提供金融服務,規模高達2萬億美金。
其中佔比最高的可疑活動報告來自德意志銀行,可疑交易總額超過1.3萬億美元,而德銀高層管理人員對銀行的失誤令洗錢者鑽空子已知情多年。檔案顯示,德銀監事會主席Paul Achleitner收到過兩份相關警告。
摩根大通以5140億美元的可疑交易額位居第二。摩根大通和其他銀行共報告了100多起與逃亡的馬來西亞金融家Jho Low(劉特佐)有聯絡的可疑交易。
面對洩密檔案的指控內容,匯豐釋出宣告稱,“ICIJ提供的一切檔案都是歷史性的”; 德銀同樣指ICIJ報道了一些“歷史上的問題”; 摩根大通則稱其在國際反洗錢改革中一直扮演了領導者角色,渣打強調“我們嚴肅對待自己打擊金融犯罪的責任”。
對於自家銀行的“醜聞”,歐洲各大政府及監管機構紛紛站出來“撇清”自己。
據媒體報道,週一德國財政部發言人表示,“據我們所知,與德國相關的案件已經得到處理,並已得出了必要的結果。”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也表示,目前該局已對涉嫌民事和刑事違規的相關行為展開多項調查,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將針對部分調查作出裁決。
事實上,過去十年來,全球監管機構已經向各大型銀行開出了一波罰單,今年上半年尤甚。據Fenergo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7月末,全球金融業界因不遵守反洗錢(AML)、瞭解您的客戶(KYC)和制裁條例的罰款總額高達56億美元,其中亞太區監管機構要求的罰款金額從350萬美元增至近40億美元。
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部分銀行涉嫌操縱LIBOR(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也是次貸危機的一大推手。後金融危機時代,隨著低利率和負利率的到來,全球金融機構醜聞頻現,從“巴拿馬檔案”,到高盛捲入“一馬基金”貪腐案,信任危機一觸即發。
歐洲近年來更是爆發了史上性質最為惡劣、“千兆級別的醜聞”的丹斯克銀行洗錢案,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德意志銀行、花旗銀行曾幫助丹斯克在愛沙尼亞分行進行映象交易。
中國電子銀行網去年5月的統計資料也顯示,從2008年後美國對銀行等金融機構超過1億美元的罰款案例來看,在涉及的21家銀行的29個案例中,有14家銀行的16個案例涉嫌違反反洗錢、反恐融資和受制裁法律法規,佔比分別為67%和55%。
在全球大型銀行銀行違法行為及洗錢等金融犯罪活動層出不窮的大背景下,市場對這次FinCEN檔案洩露事件顯得尤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