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生活“不務主業”| 物業K線

彩生活“不務主業”| 物業K線

         樂居財經 徐酒眠 發自深圳

  “從來只聞新人笑,哪裡識得舊人哭”,資本角逐的殘酷與無情,與其有著異曲同工之意。

  迭起的後浪以不竭之姿,正在湧入港股市場,而物企上市第一股的彩生活(01778.HK),已開始陣痛轉型。

  2020年大半年的時間裡,彩生活都在忙於撤出對外投資,直至年末最後兩個月,才開始“突擊”新增對外投資。

  據樂居財經不完全統計,去年彩生活從9家參股企業中撤出,在3家參股企業裡股份比例下降;而自11月,接連投資或成立企業15家。

  今年一開年,彩生活繼續發力,8天時間新增投資4家,均為商管企業。“清理”資產後的再出手,董事長潘軍似乎不滿足於物業管理服務,而是想在“溫度”上大做文章。

  物企分拆上市的浪潮中,在彩生活轉型謀變的想象空間如何?低估值的“魔咒”能否真正打破?

  搶灘商管賽道?

  “彩生活是值得反思的”潘軍話語間,有對進入港股物企們的警惕,也有對自身發展的思考。

  從2019年起,彩生活開始進行戰略性調整,從內部組織架構,到高層人事,再到對外投資和撤退,透著自我革命式的資產整合。

  標籤式人物唐學斌隱退,能看出彩生活“求變”的決心。執行董事兼執行長黃瑋為首的新班底開始掌舵,以“二次創業”心態變革業務,把原本偏向於網際網路的運營邏輯,轉換為線下、線上並舉的邏輯。

  近一年,彩生活打出了調整和清理平臺性的輸出、對外投資等組合拳。

  “在2020年大家會看到比較明顯的改變和調整,根據旗下管理專案進行梳理,將選擇退出收益低的專案。”

  站在風口之上,彩生活開始反思

彩生活“不務主業”| 物業K線

  梳理2020年以來新增投資的17家企業,除伊犁彩生活物業外,其餘16家均為新近註冊成立,主要分佈在貴州、江西、廣西、新疆、蘇州、南京和成都等省市地區。其中,5家為物管企業,12家為商管企業。

  新增對外投資中,彩生活對商管的側重清晰可見,而這與其探索社群增值服務的出發點相關。潘軍在去年中期業績會上表示,打好基礎的前提下,探索出基於社群場景的創新商業模式。

  在2019年拉開資產“瘦身”時,潘軍曾親自掛帥對商管業務進行調整,請專業人士做商管業務,對不優質專案進行退出、止損操作,並思考如何去重資產化。此外,彩生活吸引京東入股,與其推出“京選業務”進軍社群新零售領域。

  截至2020年6月30日,彩生活合約管理總建築面積為5.64億平方米,在管建築面積為3.64億平方米。新增投資的12家商管公司,將給彩生活帶來多大的增值空間,尚未可知。

  不過,不難推測,在物業公司接連在港股上市之下,先一步登陸港股的彩生活,想要撕掉“網際網路公司”的固有成見。

  估值低迷沉痾

  低估值是彩生活近幾年一直被行業詬病的焦點問題,而身居其中的高管們也多有不滿,在公開場合也常會解釋一番。

  就港股上市物企來看,市盈率多在30-50倍,甚至有的高至百倍,市值超千億。而反觀彩生活,目前的市盈率僅為9倍,總市值約52億港元。

  根據樂居財經統計,從2015年4月股價最高點開始逐步走低,在目前已上市的41家物企中,在管規模處於頭部陣營的彩生活,市值卻差不多已經排到20位左右了。

  “我們的股價是被市場嚴重低估的”彩生活執行董事陳新禹去年年初在業績會上表示,從網際網路到“更務實、更迴歸物業”,便是彩生活給出的解決之道。

  作為物企跑馬圈地的先行者,回溯彩生活過往的開疆擴土之路,也曾風光無二。

  2014年上市之前,彩生活曾收併購物業公司近100家。上市之後,先後耗資近40億完成了100餘家企業的收併購。

  其中,包括收購新加坡Steadlink公司,將服務版圖擴至海外;併購香港世紀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業務進駐香港;2015年,收購深圳市開元國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獲增管理面積約2930萬平米;2017年,以總代價20.13億元鯨吞萬達物業。

  對彩生活而言,單純靠收併購快速擴張規模增加營收的階段已經過去。把原來粗放的管理系統精細化,實現有質量的增長成為彩生活轉型發展的重要一步。

  去年彩生活收併購進行大幅收斂。截至2020年6月30日,彩生活的合約管理總建築面積為5.64億平方米,而去年同期為5.5億平方米,僅增長1.8%。在管建築面積為3.64億平方米,新增約476萬平方米,僅為去年同期的40%。彼時,彩生活在管規模仍處在上市物企首位。

  而克而瑞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底,雅生活(03319.HK)在管面積為5.05億平方米,碧桂園服務在管面積約4.09億平方米,兩者均超越彩生活的3.8億平方米。上市物企佇列,彩生活在管規模從第一位跌至第三位。

  “完成調整後,還是會有收併購動作。”彩生活當前的重心沒有放在增長速度,而是增長質量。

  2020年中期業績會上,潘軍表示,彩生活計劃再用一年左右的時間,讓集團重新回到高增長的階段來滿足投資人的期望。

  去年港股上市物企17家,據不完全統計,今年還有16家在上市的路上。面對後浪不斷迭起,彩生活成功謀求轉型的機會有多大?留給彩生活修復估值的時間還有多少?“瘦身”之後上陣,又能帶來多少增長的想象空間?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091 字。

轉載請註明: 彩生活“不務主業”| 物業K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