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風口丨 你的全球科技前哨偵察兵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裡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今天的要聞評論,我明確提出對一個科技專案的質疑:一家搞前沿衛星技術的科技公司,獲得了全球最大運營商的鼎力支援,公司還準備上市了。但我認為他們今天的承諾在未來很有可能做不到。
這家公司叫AST SpaceMobile,是一家2017年成立的衛星網路服務供應商。12月16日的訊息,和我們前幾天介紹的Luminar的上市方式相同,這家公司會透過SPAC的方式,也就是反向收購來上市。在上市前公司總共融資1.21億美元。
AST在介紹自己的技術優勢時說:與SpaceX的Starlink星鏈網路不同的是,AST的衛星網路不需要額外的連線裝置,普通的智慧手機就能連上。AST的CEO Abel Avellan表示,公司正在組建的衛星網路將允許任何手機直連,不需要進行任何硬體、軟體調整或安裝app,能直接提供“真正的5G”寬頻的速度。
AST的CEO Abel Avellan
AST聲稱能在室內都可以不用天線就讓普通手機接收到衛星訊號,而且是5G寬頻的服務,這讓馬斯克的SpaceX推出的需要一個披薩餅那麼大的接收器的Starlink顯得落後多了,但我是明確質疑這個技術能力的。
雖然公司股票在明年一季度就要上市交易了,但公司也承認了:“衛星網路”仍然繼續處於實驗階段,無法實現商業應用。2019年4月公司發射了BlueWalker 1實驗衛星併成功入軌,並計劃在2021年耗資4800萬美元發射BlueWalker 3衛星,但依舊是做實驗,不會用於終端運營。
公司CEO在採訪時,提出的未來計劃是:預計將在2022年中發射20顆衛星,並在2023年提供商業化服務。上市主要是為了籌集5.4億美元來支撐發射這前20顆衛星。之後進一步的全球網路建設仍需要投入12億美元發射148顆衛星。可以看到,真的要實現商業應用,這條路可能比想象得更加漫長和艱難。
這讓我想起了曾擁有淨資產45億美元,創辦了血液測試公司Theranos,被稱為“女版喬布斯”,最終走下神壇的Elizabeth Holmes。在技術沒有真正實現之前,先假裝自己能做到,給投資人講故事,賭自己能在未來做到。因為從愛迪生時代開始,科技公司圈子裡,就一直有一個秘而不宣的創業潛規則,那就是“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偽裝一切,直到你真的成功。
對比之下,馬斯克的星鏈計劃Starlink的商業前景雖然沒有那麼誘人,但至少技術可行性是得到印證了的。從2019年5月24日至今,星鏈計劃的火箭已經成功發射了13次,每次把57-60顆衛星送上軌道。到現在,一共累計發射了700多顆衛星。星鏈計劃的服務物件在郊區和農村,不是為了提供行動通訊,而是提供寬頻服務。為了保障寬頻的正常連線,需要搭配一個披薩餅大的接收器,安裝在室外。
我們在7月12日的要聞評論《星鏈的目標不是5G》裡計算過,星鏈計劃提供的寬頻服務比現有的固定寬頻服務好一些,最高600兆頻寬,預計包月費用80美金,比現有的寬頻貴一些。雖然有難度,但如果佈局合理同時控制成本的話,星鏈是可以盈利的。
而AST之所以能上市,是因為在歐洲得到了沃達豐的支援,在美國據說和AT&T的協議也即將簽署,他們聲稱透過和AST的合作,運營商的4G、5G網路將不會有盲區。和馬斯克的Starlink業務模式不同,AST不是自己來提供服務,而是把技術能力賣給運營商,幫運營商做到更好的覆蓋,這是比Starlink聰明的做法,但真的能做到嗎?
從目前獲取的資訊來看,AST讓衛星和手機直接連通的方式就是加強衛星的功率。難怪美國另外兩大運營商對AST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他們從太空發射5G訊號會對自己的網路形成干擾。這些反對的聲音也會進一步延緩AST佈局衛星網路的速度。難道AST號稱的核心技術就是能大大增加衛星的功率嗎?而且即使功率增加,室內覆蓋也應該是完不成的任務,不然不需要發射衛星,這家公司只要把能實現室內覆蓋的技術賣給現有的行動通訊運營商就能賺大錢。要知道,現有的通訊運營商在室內覆蓋上都仍然頭疼不已呢。
另外還有一家創業公司Lynk Global也在爭奪衛星通訊市場,今年4月完成了透過衛星直接向地球上的手機發送資訊的實驗。看來未來太空密佈小衛星的時點確實要來了。不過我還是要說,越是潮流就越是魚龍混雜,AST迄今還沒有讓我覺得她們不是騙子。像主流通訊運營商這樣的知名大企業和他們合作,也未必能證明他們技術是真的,別忘了我們之前講過的和通用汽車深度合作的氫能源汽車尼古拉公司的例子。
開個玩笑,以前淨是國外投資人做空中概股了,如果真能看懂科技,中國投資人也可以去海外做空這樣的假科技公司。
著名科幻小說家阿瑟·克拉克有句名言:“一切足夠先進的科技都和魔法無異”。但不代表魔法就是科技,也並不是所有先進科技都能實現產業化,都能在市場上取得成功。我們必須要有鑑別科技的能力,還需要能持續監控產業發展,在此基礎上來獲得自己的洞察。如果你也想提升對科技的鑑別能力、分析能力,歡迎參加科技特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