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萬里
10月10日,“安防老二”大華股份放量跌停,股價創下近3年新低。截至收盤,該公司股價為11.57元,總市值為350.9億元。
從2022年初以來,大華股份累計跌幅為50.15%,10個月總市值蒸發超368億元,股價和市值腰斬。
股價波動是市場信心的反應,大華股份在二級市場表現不佳,核心原因在於投資邏輯動搖:競爭壓力增加、全球安防市場景氣度下降、海外業務不確定性加大。
大華股份還能變回白馬嗎?
“安防老二”形成記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大華股份創始人傅利泉考入了浙江電子工業學校,並選擇了熱門的無線電專業。
畢業後,他被分配到杭州通達電子裝置廠,沒過幾年,就晉升為技術科科長。
進入九十年代後,傅利泉放棄鐵飯碗,下海創業。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日後的搭檔朱江明(零跑汽車創始人 ),並共同創辦了杭州大華電子有限公司(大華股份的前身)。
1999年,傅利泉開發了一款高穩定性的嵌入式硬碟錄影機,從此進入安防領域。短短3年,銷售額便突破5億元。
賺到第一桶金後,傅利泉和妻子沒有選擇落袋為安,反而進行了一場豪賭。援引商媒體資料,這對夫妻不僅賣掉了5處房產和2個停車位,甚至還借了3000萬資金,用於投資和擴大經營規模。
成功了,就能逆襲;失敗了,難以翻身。
幸運的是,傅利泉對賭了,並在2008年將大華股份推上了資本市場。
一組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大華股份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為28%,僅次於海康威視的36%;同年,大華股份在全球市場份額為14.7%,位居第二。
在巔峰時期,大華股份的總市值一度超過852億元。但好景不長,自2017年股價見頂後,該公司便再未突破新高,總市值也未能創造新高。
A股的投資規律之一是重視企業的盈利變動。
從業績看,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大華股份分別實現歸屬淨利潤25.29億、31.88億、39.03億、33.78億、 15.20 億,分別同比增長6.34%、26.04%、22.42%、-13.44%,-7.51%。
盈利能力方面,從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大華股份的毛利率上演“過山車”走勢,分別為37.16%、41.12%、42.70%、38.91%、37.51%。
過去五個年份,大華股份有兩次淨利負增長,一次個位數增長,而在業績增速放緩或下降時期,股價往往下跌機率較大。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年初至10月10日,大華股份漲跌幅分別為-51.67%、79.7%、0.73%、19.95%、-50.15%。
從表面看,是業績資料變動,從更深層次看,得從公司經營說起。
面臨的兩大挑戰截至2022年上半年,大華股份兩大經營業務分別為智慧物聯產品及方案、創新業務,分別佔營收比例為83.75%、11.97%。
大華股份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競爭壓力增加、全球安防市場景氣度下降。
據瞭解,在安防賽道上,現在存在著四類新玩家,一是傳統安防企業(如海康威視、大華股份);二是AI獨角獸(如曠視科技、商湯科技);三是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它們提出了“城市大腦、WeCity、AI生態企業”等名詞);四是傳統家電廠商(如TCL、創維)。
隨著越來越多的參與者進入,安防市場的市場份額搶奪可能會變得更加激烈。
此外,自2019年開始,全球安防市場進入下降通道,有機構預測2022年會跌破2900億美元、2023年會跌至2805億美元,預計直到2024年會重新回正。也就是說,今年和明年,全球安防市場可能會步入一段低谷期間。
在此背景下,如何開啟第二增長曲線,是安防企業需要思考的方向。
目前,大華股份正在大力發展創新業務,旗下擁有移動機器人、樂橙家用、汽車電子、智慧安檢、智慧儲存、智慧消防等業務。不過,目前創新業務佔營收比重不到12%,大部分業績仍依賴傳統業務。
第二個挑戰來自海外。
公開資料顯示,大華股份於2019年被美國商務部列入所謂“清單”。
美方以一些理由壓制中國安防企業發展,投資者也擔憂大華股份的海外業務受影響。
從資料看,2021年,大華股份41.08%的收入來自境外;2022年上半年,48.21%的收入來自境外。不難發現,該公司四成以上收入來自海外,佔比較高。
隨著大華股份腰斬,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