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麗娟
編輯?|?吳婷婷
來源?|獨角金融
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為起點,2020年,中國證券公司同資本市場一起邁過了“而立之年”。
這一年,市場發生了不少大事,對券商行業影響頗大,比如新《證券法》的施行、註冊制改革、金融開放取消券商外資持股比例、金融控股公司管理辦法的釋出等等,“打造航母級證券公司”也成為行業高頻詞。
而隨著“航母級券商”概念的提出以及監管的鼓勵,券業又推起一波併購整合熱議。
1
2020年那些“有緣無份”的券商
2020年,也有券商發起股權收購邀約,試圖併購整合其他券商,但最終“有緣無分”,未能成行。
2020年9月20日,
國聯證券(601456.SH)與國金證券(600109.SH)
雙雙釋出停牌公告稱,國聯證券擬受讓長沙湧金持有的國金證券約7.82%的股份,並向國金證券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國金證券。
若兩家上市券商合併,市值將達到930億元。此外,國金證券無論業績還是規模遠高於國聯證券,被部分業內人士稱為“蛇吞象”式併購(
如按照雙方披露的2020半年報資料,國金總資產幾乎是國聯兩倍,國金的營收、淨利潤是國聯的3倍還多
)。一時間,這樁近千億元規模合併訊息一度佔據“熱搜榜”。
2020年9月25日,證監會表示已關注到國聯、國金合併中可能涉內幕交易情況,並且根據相關規定要求公司自查,提交內幕資訊知情人名單,啟動了核查程式。
輿論聲音、監管介入等多重因素影響下,2020年10月12日,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雙方稱,未能就合併方案中的部分核心條款達成一致,終止吸收合併事宜。
2020年首個券商併購案,就這樣中途“夭折”。
不過,國金、國聯的重組終止公告中提到,“公告披露之日起1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也有接近“金蓮”的資深券業人士表示,
二者的故事並未結束,而且整合是行業趨勢。
此外,還有一對券商2019年就意欲“牽手”,連15億“彩禮”都付了,卻在2020年官宣“分手”。
2019年11月16日,
太平洋證券(601099.SH)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嘉裕投資與華創陽安(600155.SH)
子公司華創證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將其持有的5.87%股份轉讓給華創證券,交易作價22億元。如若完成上述股權轉讓,嘉裕投資在太平洋證券的持股將從10.92%下降至5.05%,華創證券則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同時,華創陽安也明確表示了其取得太平洋證券實際控制權的意向。
數日後,雙方便火速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及表決權委託協議。收購價格是5.5元/股,而方案發布當日太平洋證券的股價只有3.04元/股,溢價率高達81%。
然而這場收購併不被內部人士看好,
遭到了華創陽安三名董事的投票反對
,三者認為標的公司存在經營業績不佳,歷史遺留問題複雜等類似問題。
事實上,彼時,太平洋證券確實爭議頗多,多次因違規受到處罰,經營業績也持續下滑。2016至2018年,太平洋證券淨利潤連續3年下滑。2018年,太平洋證券的營業收入為3.93億元,全年虧損13.22億元,因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違約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就高達9.59億元。
2020年6月3日晚間,華創陽安釋出公告稱,華創證券已與嘉裕投資簽訂終止交易協議。
對於沒能“在一起”的原因,華創陽安僅稱“鑑於交易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經雙方友好協商一致,擬終止本次交易。
從最初的情投意合,重金謀求“聯姻”,不到一年便鬧得不歡而散。
2
行業併購潮下緋聞不斷的券商們
根據方正證券(601901.SH)研究所2020年6月份的統計,
2010年以來,行業累計發生42件併購事件,交易規模突破700億元。
此前,曾出現4次券商併購潮。回顧整個證券行業發展歷程,四次大規模的業內整合幫助行業實現優勝劣汰,幾家券商抓住機會透過併購快速實現擴張,其中
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等頭部券商借助多次成功併購奠定了行業龍頭的地位,而包括華創、天風等幾家中小券商也透過全國佈局,快速提升了資本實力。
2020年,雖然幾家券商合併計劃告吹,但整個2020年券業不乏併購傳聞,給市場留下許多遐想空間。
2020年年初開始,
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證券(601066.SH)便不斷傳出合併傳聞,兩家公司均曾釋出公告闢謠。
作為本土券商中的兩位“高富帥”,如此重磅級的訊息自然備受矚目。其中,4月14日下午兩點,“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證券合併,5500億航母要來”的傳言更是攪動A股市場,中信建投觸及漲停、中信證券漲超5%,券商股尾盤明顯異動。
當日晚間,當事人雙雙同時釋出澄清公告。
隨後,多家券商陸續傳出“緋聞”,包括
國泰君安(601211.SH)與海通證券(600837.SH)、紅塔證券與太平洋證券、國元證券(000728.SZ)與華安證券(600909.SH)、五礦證券與東海證券(832970.OC)、第一創業(002797.SZ)與首創證券
等。
3
併購大潮還會捲土重來嗎
?
2020年沒有券商合併專案落地,有些合併訊息未被證實,但業內聲音普遍認為,證券行業的整合預期被推向高潮,併購重組已是大勢所趨。
華安證券一位資深人士表示:“國內券商行業已經進入到併購大浪潮之中,是一個不可逆的行業趨勢,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券商行業的整和有利於應對不斷開放的金融市場格局。不過,併購過程中,程序可能不及預期,併購後也可能面臨較大的整合風險與融合難度。
需要頂層設計,才有可能進行併購。去年併購潮放緩,不會改變行業趨勢,節奏放緩只是不想二級市場炒作,或者相關細節沒有做好。而作為投資者,沒有必要一味盯著這這類訊息,一般都不會賺錢。”
行業併購也有利於公司綜合實力提升,中信證券就是透過多次併購成長為龍頭券商,其最近一次併購在2019年10月,中信證券以134.6億元完成對廣州證券100%股份的收購,此前已成功併購了萬通證券、華夏證券、金通證券和里昂證券。
西部證券(002673.SZ)分析師張馳曾在報告中提出,“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駕齊驅,打造航母級券商已迫在眉睫。主要基於:一是
金融業開放節奏不斷加快
,競爭綜合實力決定能否引入更多海外長線資金。二是
券商“走出去”是為企業國際化打基礎,是戰略亦是趨勢
。三是
行業格局分散、同質化供給過剩或將加快供給側改革及整合
。
研報還指出,2018年以來,中信證券透過收購廣州證券強化在華南地區的佈局,中金公司收購中投證券彌補經紀業務的短板,天風證券則收購恆泰證券增厚公司資本,行業整合步伐已然加快。內資券商整合傳聞或並非“無中生有”,更似“空穴來風”,故當順勢而為,把握產業整合趨勢下的“護城河”提升機遇。
你覺得未來哪些券商可能會被整合?歡迎一起討論!
版權宣告:本文為獨角金融原創作品,轉載或引用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及作者!未經允許擅自轉載或引用本文內容,獨角金融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