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0年公募基金年報披露完畢,我們終於可以完整看到每一隻基金在去年底的所有持倉。畢竟年報所覆蓋的股票數量遠遠超過季報的重倉股,也帶來了更強烈的“共振感”。
為了更好地追尋公募基金的持倉軌跡,我們研究了近十年(2011~2020年)的公募基金年報幾萬條持股資料,總結出公募基金四大持倉核心,找到了公募基金真正的底倉,也為“抱團學”添磚加瓦。
持倉核心一:5只個股成為絕對抱團核心
對比過去十年,公募基金對於單一股票的持有市值,在2020年底首次突破了千億大關。這一突破,就是兩家公司。這兩位絕對核心是誰?
貴州茅臺和五糧液。與此同時,公募基金對於中國平安、美的集團、寧德時代的“抱團”程度也創下歷史新高。
機構對於白酒股的抱團,在不同的市場行情下也有不同的聲音。當重倉白酒的基金公司被調侃成為“世界知名酒莊”,股價調整的時候一批基金經理被稱讚“滴酒不沾”,但實際上,去年136家基金公司旗下2143只基金或多或少都買入了貴州茅臺,持有茅臺的基金總數首次突破2000只;緊隨其後的還有五糧液。
在保險、券商、銀行各類巨型金融上市公司當中,公募基金偏好程度最持久的當屬中國平安。即便是2010年之後,基金對於金融股的抱團宣告瓦解,對消費股、科技股的抱團輪番興起,但對中國平安始終不離不棄,並且十分突出。
可以數一數,從2011~2020年這十年的年報資料裡,中國平安依然是霸佔公募基金第一大重倉股次數最多的一隻股票,共計6次。而且從2015年起,公募基金還透過港股通購買了中國平安H股,2020年持有平安H股的基金也有66只。
提到美的集團就不免聯想到格力電器。這兩家公司在白色家電銷售端爭奪激烈,二級市場上也是機構的投資首選,可謂行業龍頭。但觀察近十年公募基金的持倉偏好,一直在家電領域是第一大重倉的格力電器,從2016年開始逐漸被美的集團迎頭趕上;尤其是剛剛過去的2020年,機構大幅加倉美的集團的同時,拋售了混改之後的格力電器股票。2020年報顯示,基金持倉美的集團市值為808億元,而持有格力電器市值為237億元,後者甚至低於海爾智家的267億元。
相對於貴州茅臺、五糧液、中國平安、美的集團的“老資格”,寧德時代可謂重倉新貴。寧德時代於2018年6月登陸A股,當年便有328只基金建倉,在電源裝置上市公司中,基金持倉市值僅次於隆基股份和金風科技。乘著新能源車大發展的東風,寧德時代順勢狂飆,最近兩年持倉基金數量翻倍增長,並在2020年底暫時成為公募基金選擇的“電池第一股”。
持倉核心二:持倉市值超過100億的新進抱團股
如果將100億作為基金抱團市值的分水嶺,同時將過去十年基金年報的持倉資料對比,我們可以找出公募基金2020年的新進抱團股,一共68只。這些股票,不論上市時間是近是遠,均在2020年底第一次被公募基金合計持倉超過100億元。
排名第一的並非A股上市公司,而是在港股上市的騰訊。年報披露,共有74家基金公司旗下452只基金持有騰訊合計1.45億股,持倉市值686億元。
除此之外,基金對於美團、華潤啤酒、香港交易所、小米集團、舜宇光學科技這5只港股的持倉市值也在去年底首次超過100億元。
如果按照行業來區分(按照申萬二級行業分類),這68只新進抱團股主要來自半導體、化學制品、計算及應用、醫療服務和飲料製造這幾大行業。幾乎把2020年的“網紅股”、明星基金經理持倉個股、知名機構大舉定增個股包括其中。
持倉核心三:尋找近十年公募基金的30只百億底倉
上述68只新進抱團股中,也許有些只是曇花一現:在今年或未來幾年時間裡,說不定就會被公募基金拋棄。如果我們要研究公募基金中長期真正的“底倉”,那些持倉市值連續多年高居不下的股票,一定不能錯過。我們依然以100億市值作為分水嶺,從2020年追溯至2011年年報,看看這10年裡誰最受公募基金真金白銀的歡迎。
難道會有股票在這10年時間裡,公募基金年末持倉市值始終超過100億嗎?答案竟然是肯定的!除了一開始提到的中國平安之外,還有一隻銀行股——興業銀行,也是貫穿牛熊之後依然被公募基金重倉持有。雖然最近2~4年裡,招商銀行、寧波銀行、平安銀行、郵儲銀行也都被基金持倉超過100億市值,但長久性不能與興業銀行相比。
除了10年期之外,最近四年、最近三年和最近兩年也都有上市公司被公募基金連續持倉市值超過100億元,共計30只;其他時間則出現了“斷代”。
首先來看最近四年持倉超過100億市值的個股,一共有7只。除了貴州茅臺、美的集團和格力電器之外,隆基股份、海康威視、萬科A和保利地產也都在其中。
不過,要算最近三年連續持倉超過100億市值的個股,則再次出現明顯“斷代”(上述7只不再納入),只有恆瑞醫藥和中信證券符合條件。
數量較多的是最近兩年連續持倉市值超過100億元的個股,一共21只。這21只也體現了近兩年公募基金的投資思路和市場風向,有酒有藥,有科技有新能源。
持倉核心四:那些“被拋棄”的重倉股
當然,機構的底倉也並不是永恆的。有留就有走,一些曾經眾所周知的重倉股,在近幾年的投資偏好當中,已經逐漸被機構減持。也許要抄機構的作業就是這樣,當你還沒察覺時,資金就已經聚集;市場一片沸騰,也許已經到達頂峰,接下來的事情,可能大家今年春節之後也都經歷了。
我們依然以100億市值為尺度,來看看近十年時間裡,哪些股票持倉市值下跌至50億以下。統計之後發現,一共有15只。
近期傳出大新聞的歐菲光正在其中。2017年是機構持倉歐菲光的頂峰,490只基金合計持有112.96億元,隨後三年被基金連續減持,2020年底164只基金合計持倉市值僅為10.72億元。
同樣還有大華股份,2013年、2017年基金持倉均超過100億,但是2018年被大幅拋售,2019年有所回升,去年又開始下降。2020年底基金合計持倉44.05億元。
不過最慘的可能還要數天士力、中國神華和碧水源,2020年底基金持倉市值均不足10億元,天士力更是僅為3.03億。
相關報道:
掌管2000億!四大頂流基金經理“隱形重倉股”來了
傅鵬博、劉彥春、李曉星、趙詣等知名基金經理“隱形重倉股”曝光
800億頂流基金經理隱形重倉股大曝光!更有袁芳等明星基金經理最新研判來了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