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提前實現碳排放強度下降目標

由 公羊易綠 釋出於 財經

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釋出《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釋出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主要內容。

白皮書顯示,2012年以來,中國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基本形成了多輪驅動的能源穩定供應體系,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清潔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3.4%,比2012年提高8.9個百分點,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能源的綠色發展對碳排放強度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2019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降低48.1%,提前實現了2015年提出的碳排放強度下降40%至45%的目標。

低碳發展“路線圖”浮出水面

當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同時也是最大的能源消費國。要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能源供應保障不僅要跟得上、能滿足,而且要提品質、增效果,特別是當前全球能源低碳轉型步伐加快,做好能源安全保障面臨著新挑戰。

今年9月份,我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佈: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12月份,我國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進一步宣佈: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12億千瓦以上。

在新的目標下,我國目前低碳發展實現的途徑具體有哪些?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要加快構建多元安全的能源供給保障體系,保障能源供需動態平衡,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努力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

在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方面,2019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3%,預計到今年年底,這一比重將達到15.8%。章建華透露,“十四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創新發展方式,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推動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成為能源消費增量的主體,更大幅度提高畫質潔能源消費比重。“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2030年要達25%左右,這個壓力還是很大的,意味著我們接下來能源增量70%以上以非化石能源為主。”

同時,還要實施惠民利民工程。章建華指出,將繼續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提升城鄉電氣化水平,顯著提高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用能水平。

此外,我國還將繼續深化能源改革。推進電力、油氣領域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能源市場體系,深化能源領域“放管服”改革,最佳化能源領域營商環境,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

新能源消納成為一道必答題

隨著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十四五”期間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如何解決大規模新能源消納成為一道必答題。

“‘十四五’期間將面臨消納和接入兩個問題並存,要解決消納問題,首先要加快構建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型電力系統,也就是新一代電力系統。”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朱明說。

針對新一代電力系統,朱明解釋,一是要加快構建智慧化的電力排程交易和執行的機制,推動柔性直流輸電、局域智慧電網和微電網等技術的應用,加快跨省份、跨區域的電力通道的建設,發揮大電網綜合平衡的能力。二是大力推動傳統的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還要加快抽水蓄能、調風氣電等靈活的電源建設,以及各類儲能規模化的示範,提高系統的靈活性。三是著力釋放需求響應潛力,提高使用者側的智慧化水平和高載能負荷靈活性,促進源荷雙向的智慧互動。

在完善和落實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上,要強化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推動將消納保障機制納入到相關法律,並上升為法定義務。

總體電力供應能力有保障

近期,湖南、江西、浙江等多地區採取了限制用電措施,引發外界關注。監測顯示,受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及低溫寒流的疊加影響,導致我國部分地區電力需求超出預期,出現短期高速增長。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表示,近期,針對這幾個省份出現的電力缺口,湖南、江西政府相關部門提前做了一些預判,在預判的基礎上及時採取了有序用電的措施,按照制定的預案,有計劃地壓減了一部分工商業企業的用電,確保電力供需平衡、確保居民用電需要。浙江不存在電力供應不足的問題,省內個別地方是為了促進節能減排,採取了限制電力消費的措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能源局將繼續指導各地供電企業共同做好能源保障工作,將提高發電能力,最佳化執行方式。進一步多渠道增加電煤供應,同時將會協調解決供應問題,針對一些確實存在短期電力供應缺口的地區,將科學合理地進行排程,確保居民生活用電不受影響。

章建華表示,“我國現在總體電力供應能力是有保障的,電力不足情況是個別地方出現的,有一些偶然性因素。從整體來說,我們的能源供應,包括電力供應不會出現大的問題”。(王軼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