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仍是數字貿易的發展黃金期。讓人欣喜的是,大量中國微型跨國企業正快速崛起,他們不僅把生意做到多個海外市場,並將成長為未來全球貿易的主力。”德勤中國區副主席林國恩表示。
近日,德勤釋出2021年度《科技賦能亞太數字貿易》報告,將目光聚焦在疫情年裡逆勢上揚的全球數字貿易,並首次勾勒出這場變革中的主角——成長中的中國中小跨境電商。在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政策紅利和數字技術助力下,他們正嘗試關鍵一躍,成長為“微型跨國企業”。
亞太數字貿易迎黃金期
疫情大大加速了消費者和商家的數字化程序,全球買家都開始習慣線上“買買買”,全球貿易的增長不斷重新整理人們的認知。聯合國資料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商品貿易量超過了5.6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跨境電商更是借勢起飛,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中國跨境電商前三季度進出口增長了20%,而去年其規模就已達到1.7萬億元,其中出口佔三分之二,增長40%。
與此同時,全球不同區域的政策構建也出現了此消彼長的結果。一方面是2022年1月1日,惠及人口最多、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以下簡稱RECP)即將生效,將從消除關稅壁壘、建立靈活的原產地規則、促進電子商務、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重視中小企業和技術合作等五大方面促進區域數字貿易。
另一方面是2021年7月1日起,歐盟增值稅改革正式實施,主要改革重點包括統一遠距離銷售應稅註冊門檻、擴大“一站式”合規機制適用範圍、明確電商平臺增值稅納稅義務等。
德勤報告預測,技術紅利疊加政策紅利,亞太數字貿易未來三年將進入黃金期。“線上消費的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逆轉,東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後,Lazada等跨境電商平臺也紛紛來到中國,開展大規模的中國商家招募,希望輸入更多的中國商品以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林國恩說。
80後90後小團隊搶灘大市場
“光一個速溶於水的狗狗環保糞便袋,我們就賣爆了6個國家: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美國……”“我們在Tiktok上粉絲過億,矩陣有幾百個賬號,產品除了歐美日之外還近銷到了東南亞……”說這些話的,並不是傳統跨國大企業的CEO,而是80後、90後外貿人。白手起家的他們正在打造一個“微型跨國企業”。
家在深圳的丁超2019年才入行,但一入行他就趕上兩個風口,一是疫情年的線上消費需求爆發;二是全球的綠色低碳消費風潮湧起。他的公司深圳戈銳科技靠著一款環保型寵物糞便袋和一款用魔芋根莖做成的環保洗碗布,在一年內打入歐美6個國家,陸續推出的十幾種環保家居產品絕大部分都是自主品牌,成為典型的“微型跨國企業”。
“我們團隊不過12人,就2個80後聯合創始人加10個90後運營小朋友,倒退十年看,用這麼少的人做如此大的海外市場,老外貿人恐怕連想都不敢想。”丁超感慨。
只做年輕人生意的95後阿祝,團隊也不到20人:3個創始人主要研究爆款,10餘名員工進行影片創作和獨立網站運營。他們透過開通百個影片號吸引了全球1億多粉絲,再把粉絲注意力引流到自建的多區域外貿獨立站,把服裝、寵物用品、家居等類目的中國貨以100美元左右的單價賣到歐美日多個市場。
德勤報告對亞太地區600多家跨境電商企業的調研顯示,85%的跨境電商都是規模不到100人的小微型企業,少到甚至只有一兩個人,卻能把生意做到平均3個以上的海外市場。3C、家居、美妝、服飾等,是他們出口全球的熱銷尖貨;歐美市場是如今他們帶貨的主流市場,東南亞則被業內公認將成為發展最快的明日市場。
中小企業期待“關鍵一躍”
“中國的出口商品越來越得到國際市場認可,中國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越來越具有韌性,因此無論在疫情當中還是疫情過後,甚至在全球經濟恢復的時候,都呈現出無可比擬的競爭力。”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預計,中國外貿以兩位數增長將會持續一年到一年半。
記者注意到,12月14日,浙江大學和螞蟻研究院聯合推出了“RCEP區域數字貿易跨境支付服務指數”,指數顯示,儘管經歷了中美貿易戰和全球疫情,2018年一季度至今,RECP地區的跨境金融服務仍然顯示出強大的韌性,總指數4年內上漲近2倍,年化增長率達18.55%。其中,以支付筆數為標準衡量的支付活躍度,遠遠領先於賣家的增長數以及交易金額的增長。“這說明中小賣家在增加,訂單逐漸呈現碎片化、小單化特徵。”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院長賁聖林表示,伴隨明年1月1日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RCEP的生效,中國的微型跨國企業還將迎來更大的風口。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袁璐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