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再戰IPO,差的不只是錢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經汽車 (ID:caijingqiche),作者:郭懷毅、郭宇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A股科創板上市申請折戟後,威馬汽車這次轉戰了港交所。6月1日,在港交所最新一批IPO名單中,威馬汽車赫然在列。


威馬再戰IPO,差的不只是錢


招股書顯示,威馬汽車的聯絡保薦人為海通國際、招銀國際和中銀國際。重點財務資料方面,威馬汽車2020年收入為26.72億元人民幣,2021年達到47.73億元,同比增長77.5%。但在收入增長的同時,威馬的虧損也在連年擴大,從2019年到2021年,威馬的虧損分別為41.4億元、50.8億元和82.58億元。


從2018年9月首款純電SUV威馬EX5上市以來,威馬目前已經推出了EX5、EX6、W6和E5共4款車型。但截至2022年4月底,威馬的累計銷量只有98000輛,尚不足10萬輛。相比之下,小鵬汽車2021年一年的銷量就達到98155輛,比威馬的歷史累計銷量還多。


對於上市後募集資金所得,威馬錶示將用於研發汽車開發平臺及下一代智慧電動汽車;擴大銷售及服務網路;將用於製造相關;償還銀團貸款及用作一般公司用途及營運資金。目前,威馬的5款車型均由同一平臺打造。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9月威馬曾申報登陸科創板。但隨著科創板IPO政策的收緊,威馬登陸科創板的計劃再無音信。


此次遞交港交所招股書是否也意味著威馬方面放棄登陸科創板?對此,財經汽車(ID:caijignqiche)致電威馬汽車,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覆。


威馬的坎坷融資路


在港交所披露威馬招股書的同時,威馬還完成了Pre IPO輪融資,金額約6億美元,但未披露投資機構。


目前,威馬已經累計完成了12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高達350億元人民幣,這也是目前所有造車新勢力中,IPO前融資的最高金額。


企查查資訊顯示,2016年8月,威馬完成了首輪融資,投資機構為躍馬資本,融資金額10億美元。此後,威馬開啟漫漫融資路。其中,2020年9月,威馬宣佈在D輪融資中獲得了100億元,創下造車新勢力史上最大單輪融資紀錄。當時,外界紛紛認為這將會是威馬IPO前的最後一筆融資。


然而時隔一年,2021年10月和12月,威馬宣佈完成D+輪融資,金額3億美元。領投方則是信德集團和電訊盈科,而這兩家公司的背後分別有澳門賭王何鴻燊家族和香港富豪李嘉誠家族的身影。此時,外界普遍認為威馬有意放棄科創板,轉而登陸港股。


但創紀錄的融資金額並沒有讓威馬的上市之路變成坦途。


2020年9月威馬曾申報登陸科創板。但隨著科創板IPO政策的收緊,威馬登陸科創板的計劃再無音信。有業內人士認為,威馬汽車科創板不順利,或因其硬科技屬性不足,若要提高科技含量,後續的研發支撐還需要很多資金。但是,造車新勢力前期燒錢的虧損局面又是不利條件。


據媒體報道,有威馬內部人士透露,威馬資金已經十分緊張,目前也已經鎖緊了大部分財政支出,砍掉了很多研發費用、營銷費用以及固定支出。“公司沒錢了,總部大樓還欠著幾千萬的物業費。”有威馬員工曾向媒體表示。


雖然威馬汽車2021年總收益達63.64億,同比增長77.5%,但淨虧損進一步擴大也是事實。目前,威馬汽車尚未盈利,2019年淨虧損41.45億元,2021年淨虧損擴大到82.06億元。


在研發費用方面,威馬也顯得”緊巴巴”。威馬招股書披露,2019年到2021年,威馬的研發費用分別為人民幣8.928億元、9.921億元及9.812億元。而小鵬汽車僅2021年的研發投入就達到41.1億元,相比之下,威馬不免相形見絀。


於此同時,威馬也陷入專利糾紛。2019年,吉利汽車以專利權屬問題起訴威馬,吉利索賠金額高達21億元。威馬招股書中也披露,威馬汽車作為被告與吉利集團存在若干正在進行的訴訟,吉利集團指稱威馬汽車侵犯其商業秘密,申索賠償約人民幣21億元及其產生的相關訴訟費用。


從首發到落後,威馬怎麼了?


和“蔚小理”相比,威馬入場造車的時間並不算晚。2015年,威馬汽車成立。同年成立的還有理想汽車和零跑汽車。此前的2014年,蔚來汽車、小鵬汽車以及哪吒汽車成立。


在銷量上,威馬汽車也曾輝煌過。2019年,威馬汽車以1.69萬輛的銷量成績成為造車新勢力中的亞軍,其首款車型EX5還成為了當年純電細分市場單一車型銷量冠軍。


不過現在的威馬汽車,顯然已經掉隊。儘管沈暉曾公開否認過這一觀點:“新能源賽道是一個長期的賽道,打個比喻,就像是踢足球,現在上半場頭15分鐘都沒有打完,誰勝誰負還不知道。”


但銷量排名的下滑速度卻是肉眼可見的。2020年,威馬汽車的銷量排在造車新勢力榜單的第四位,截至2021年底,其當年銷量為29043輛,這樣的資料和同期的“蔚小理”相比,只是他們的三分之一(蔚來汽車交付9142輛,理想汽車交付90491輛,小鵬汽車交付98155輛)


於此同時,也有媒體稱威馬汽車銷量資料摻有水分。據《AI財經社》報道,威馬自2020年開始,所公佈的銷量便包括了對經銷商的交付量,“在疫情期間,威馬將新車大量交付給經銷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壓在倉庫裡”。


同時期成立的零跑汽車和哪吒汽車,其銷量排名也跑到了威馬的前面。不過在中博聯智庫特聘專家、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看來,這主要是因為最近兩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在下沉,“這就讓微型電動車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熱點,這也讓零跑和哪吒的市場表現比較好。”


值得注意的是,威馬的5款車型均由同一平臺打造。目前,威馬已經推出了4款車型,涵蓋轎車和SUV,同時其計劃於今年下半年推出旗艦級轎車M7,這難免不讓人質疑其產品力不足。不過這也和有限的研發費用分不開。


“要想回歸新勢力的第一梯隊,威馬需要加快產品的更新迭代速度,特別是要在智慧網聯領域發力,因為現在這是市場的熱點。”張翔對財經汽車(ID:caijignqiche)表示。


威馬再戰IPO,差的不只是錢

威馬汽車已上市4款車型和待上市1款車型資訊  圖源:威馬招股書


這頭,威馬在面臨更新技術的壓力;另一頭,消費者也開始質疑起威馬汽車的安全性,“自燃”和“鎖電”甚囂塵上。


“鎖電”是指電池容量限制導致續航里程縮短,通常由廠商透過調整電池管理系統(BatterManagement System,BMS)實現,該系統負責“掌管”車輛動力電池的電壓、充放電上限以及速率。


2021年以來,超過500名威馬車主發現自己的車輛在保養後續航降低,質疑威馬在未告知使用者的情況下限制電池容量,導致續航里程“腰斬”——原續航里程400公里的威馬EX5,在保養後續航里程僅剩200公里左右。


威馬汽車此前回應財經汽車(ID:caijignqiche)稱,續航下降是冬季氣溫降低所致,並非威馬刻意“鎖電”。截至2022年3月中旬,威馬汽車已經邀約了247名使用者進店檢測,“但受制於每個使用者的時間和檢測意願不一致,目前完成檢測的車輛有38臺,均未檢測出問題。”


不過部分維權的威馬車主並不認同這一說法,有的車主向財經汽車(ID:caijignqiche)表示,自己在夏天駕駛,續航也照樣減少。


對於威馬為什麼“鎖電”?維權的車主們認為,2021年5月有多輛威馬汽車在正常使用場景下發生自燃,而廠商為了降低產品安全風險、規避大規模召回,因此選擇了“鎖電”。


近兩年,威馬汽車遭遇的自燃事件不在少數。財經汽車(ID:caijignqiche)發現,2020年10月,有3輛威馬EX5發生自燃;2021年12月,4天內又有3輛威馬EX5發生自燃。而2020年的自燃事件還直接導致威馬召回了1282輛汽車產品,召回原因正是動力電池的缺陷問題。2022年前4個月,威馬也發生了3次自燃事件,均發生在氣候溫暖的海南省。


內憂外患下,威馬需要IPO為其輸血,但眼下的困境,恐不是一個IPO能解決的。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經汽車 (ID:caijingqiche),作者:郭懷毅、郭宇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172 字。

轉載請註明: 威馬再戰IPO,差的不只是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