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做產品定價的目的,就是在商品成本和使用者價值之間,尋找整體利益最大化的那個價格點。那麼要如何給產品定價呢?這是每個產品經理都需要去面對的問題,也是本文作者想要探討的,一起來看看吧。
對於產品應該如何定價,我相信是每個產品經理在後期都會遇到的問題。以前做產品定價的時候,似乎稀裡糊塗的就定了,也沒有太多的方法和邏輯。
最近,我在研究應該如何科學的給產品進行定價,所以看了《無價》這本書,也看了劉潤老師的文章和課程。
看完之後,我對於如何定價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所以今天給你分享下我對定價的理解,也就是定價的邏輯。
首先我們先明確下兩個概念:
- 商品成本:商品成本不僅是指一個產品的物料成本,還包括產品的研發成本、營銷成本、倉儲運輸成本、售前售後等成本,這些成本均攤到每個產品後,這個總和就是商品的成本。
- 使用者價值:使用者價值是指使用者為了解決他的問題或需求,而願意支付的成本。
定價的目的,就是在商品成本和使用者價值之間,尋找整體利益最大化的那個價格點。
在尋找這個價格點的過程中,第一個明確的是價格的下限,也是商品成本+社會工資的那個點。社會工資是劉潤老師講的一個觀點,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搜索下。
理想的定價狀態,是明確使用者的價值,得出使用者願意為之付費的最高點。然後結合不同使用者價值的最高點和不同的使用者基數,從中選擇整理利益最大化的那個價格點。
不過,通常這個點是很難獲得的,甚至使用者自己也不知道這個點到底是多少?
這時,對於定價者來說就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路,是試驗出使用者價值,對應的最高價格點是什麼?
說到這裡突然想到,13年/14年那會,老羅說手機堅持不降價,可是後來老羅卻食了言, T1手機全線降價僅千元。
降價一方面是因為產品上市已經有一段時間,另一方面我覺得可能是,大部分使用者對這個價格不認可,認為這個手機的價格,遠高於它能提供的價值。
這個手機的定價,挺像一場大型的社會實驗,就是實驗那款手機,對使用者的價值有多大。
看老羅的這例子,我們知道,試驗出一個產品對使用者的價值有多大?或者使用者願意花多少錢去買它,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甚至要為此付出極其大的成本。
於是,很多定價者就選擇了另外一條路,那就尋找價值錨點。
價值錨點就是基於別人已經實驗出來的結果,去確定使用者價值。也就是你的目標使用者已經購買的對標產品,或間接對標產品。
因為使用者願意花錢買的這個產品,也就是說,這個產品的能力和價格,是被使用者接受的,這個產品給使用者的價值,是大於這個產品的價格的。
競品的能力和價格,就是價值錨點。這個錨點,是使用者用錢投票投出來的,同時這個價值錨點也會反向量化使用者的價值。
基於這個錨點,我們就可以知道什麼樣的能力或者需求,對於使用者的量化價值是多大,這也就是我們做使用者分析、競品分析的一個重要價值。
得出使用者的價值錨點後,我們就可以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定價了。俗話說同等價格看質量,同等質量看價格,這就是就基於價值錨點的基本定價邏輯。
對於定價者,除了定價,還有一點在產品設計之初就要考慮。那就是自己如何成為,使用者新的價值錨點呢?以及是把這個價值錨點,定高還是定低呢?
如果在同等能力下,你把價格定低,那麼你就是把價值錨點拉低了。這樣的話,你就具備了一定的價格競爭力,從而吃掉了對手的一些蛋糕。
當競爭對手發現新的價值錨點出現後,他就會繼續調低價格,成為新的價值錨點。
當市場上玩家,都在玩定低價值錨點,這個遊戲的時候。總有一天大家就會把價值錨點,降到社會工資的位置,這時市場就成了大家說的紅海市場,掙的都是辛苦錢,也就是社會工資。
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提高使用者的價值錨點,也就是提高價格。當然,價格不是你隨便提的,因為當你的價格,超過現有的價值錨點後,使用者就不會買你產品了。
所以,想要提高價值錨點,就一定要能給使用者提供更高的價值,或者是差異化的價值。
什麼叫更高的價值呢?
例如,競品讓使用者吃饅頭能吃飽,那我就在饅頭裡加點餡,讓使用者不僅能吃飽還能吃的更好。
當用戶在吃好這個維度上,找不到對應的價值錨點時,那高於現在的價格,低於使用者消費水平的價格,就能被使用者接受,且成為新的價值錨點。
什麼叫差異化價值呢?差異化價值就是,大家都在用饅頭解決使用者餓的需求時,我給使用者遞上了一碗水,不僅讓使用者吃飽了,還能讓他不噎得慌,或者還說解決了他渴的需求。
我讓他吃的舒服,或者說讓他不渴,就是我的差異化價值。同樣在吃的舒服+解決渴的需求上,使用者找不到價值錨點,所以高於現在的價格,低於使用者消費水平的價格,就能被使用者接受,且成為新的價值錨點。
還有很多東西能提高價值錨點,或者在相同價值錨點下,能讓使用者選擇你而不是競品。
例如,品牌和口碑。那為什麼品牌和口碑能提高價值錨點,或者在相同的價值錨點下,選擇你而不是選擇競品呢?
原因是,品牌和口碑降低了使用者的選擇成本。有品牌和口碑的企業,一定意義上來講,都是靠譜的企業。
因為他們如果不靠譜,做的產品與價值錨點不匹配,或者產品不夠實惠好用,那麼使用者就不會買它的產品,他們也就不會成為品牌或有好的口碑的企業。
正是因為他們有品牌和口碑,所以他的產品也是靠譜的。使用者選擇它的產品也就更放心,不用去貨比三家,也不用擔心出現的過渡宣傳,或者沒有後續保障的問題,就這樣降低了使用者的選擇成本。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最後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是在規劃產品的時候,就給產品定價?還是在產品研發完畢後,再給產品定價呢?
#專欄作家#賈明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硬體產品經理手冊》作者;個人公眾號:賈明華;6年智慧硬體行業老兵,熱衷於分享智慧硬體產品相關知識和經驗,涉及機器人、智慧商業、網通、物聯網等多個行業。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