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賬戶爭奪亂象:賬戶被開通,銀行甩鍋用人單位?專家:涉嫌違法!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夏子軒

未經本人授權,個人養老金賬戶為什麼會被私自開立?去年11月開始,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城市啟動實施,各大銀行紛紛上線個人養老金業務。提供賬戶開立、資金繳納、產品認購等服務。由於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具有唯一性,各大銀行均在爭搶客戶,推出開戶領紅包、入金領紅包等營銷活動,搶佔市場份額。

個人養老金賬戶爭奪白熱化,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自己並沒有諮詢或開透過相關業務,卻收到成功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的資訊。時代週報記者梳理發現,包括興業銀行、郵儲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傢俱有個人養老金業務開辦資質的銀行,都有出現客戶不知情卻已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的情況。

關於上述現象,銀行方面核實後給出了不同的解釋。興業銀行工作人員回覆客戶稱,上述情況是銀行與用人單位簽署合作協議,由用人單位統一授權,批次為員工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郵儲銀行工作人員表示,使用者收到成功開立賬戶的簡訊通知,實則是群發信息錯誤。建設銀行工作人員解釋稱,使用者被通知成功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是勞務公司與銀行簽署外包開戶協議,並提供個人資訊。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階諮詢顧問蘇筱芮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銀行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開立賬戶,實際上是銀行在身份認證等工作中存在漏洞的典型表現。

未經授權被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

2022年12月14日,王芬(化名)收到興業銀行簡訊通知,稱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已開立成功。王芬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她從未點選過任何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連結,也沒有諮詢過相關業務,後來詢問銀行才知道自己是被用人單位統一授權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

廣州某股份制商業銀行工作人員告訴時代週報記者,若用人單位透過興業銀行代發工資,即可以與銀行簽訂個人養老金委託開戶協議,批次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

“用人單位批次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要提供營業執照影印件,開戶申請表,開戶資訊資料,用人單位負責人身份證,被代理人身份證影印件,所有資料要加蓋公章。”上述工作人員表示,被代理人經簡訊通知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後,需要到櫃檯辦理身份確認,進行密碼設定、存入一定金額才算啟用個人養老金賬戶。

王芬認為,每個人只能開立一個養老金賬戶,用人單位沒有權利擅自為其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而且線上無法啟用或者登出個人養老金賬戶,需要親自跑一趟銀行,對本人造成極大不便。

2023年3月5日,陳佳(化名)也收到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簡訊通知。簡訊顯示,陳佳已在郵儲銀行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並繳存個人養老金。為保證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需及時登入“手機銀行-個人養老金專區”下載稅延憑證,作為抵稅憑據。

陳佳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她手機沒有郵儲銀行APP,所持的郵儲銀行卡不能非櫃面交易,此前未到櫃檯辦理過個人養老金相關業務,個人養老金賬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開立。

對此,郵儲銀行工作人員解釋稱,經過櫃檯查詢驗證,實際上陳佳並沒有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收到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的原因是簡訊群發錯誤。得知情況後,陳佳選擇當場銷卡,避免再次收到郵儲銀行突然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簡訊。

除上述兩位使用者外,據媒體報道,建設銀行透過跟某勞務公司簽署了外包開戶的協議,在未經馬先生的同意,私自為其開立了個人養老金賬戶,賬戶繫結的手機號也非馬先生本人。而馬先生也多次強調,自己從未在該勞務公司任職。

蘇筱芮表示,從現有個人養老金被私自開立的案例來看,一類是客戶手機號碼正確,並且客戶未經任何確認流程便收到了養老金賬戶開立簡訊通知,此類多存在於代發客戶群體中,需要進一步關注銀行機構與用人單位之間是否存在批次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的情形發生。另一類是手機號並非銀行客戶自有,而是留存營銷人員等其他手機號碼,反映出銀行的合作推廣渠道為了所謂的業績不惜對客戶資訊進行造假,另一方面也體現出銀行的內部風控形同虛設。

3月15日,時代週報記者就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流程、批次開立賬戶模式、如何改進代理開戶等相關問題聯絡建設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截至發稿,未收到相應回覆。

個人養老金賬戶爭奪亂象:賬戶被開通,銀行甩鍋用人單位?專家:涉嫌違法!

圖片來源:圖蟲

未確認代理關係 私開賬戶違規

“除代發工資的用人單位外,平時與銀行有合作關係的公司也可以批次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深圳某國有大行對公客戶經理向時代週報記者補充道,平時客戶關係維護好,讓客戶幫忙也不難。從前有代金券活動,他會一個一個為公司員工開立賬戶,現在優惠活動少,只要公司提供員工銀行卡號、身份證資訊,並在影印件上寫一句“本人同意代開”,就能實現批次開立。

僅憑一張寫有“本人同意代開”的紙張能否準確表達員工的意願,上述客戶經理表示,若每一張開戶資訊都要核實“本人同意代開”是否為員工親自簽署,實際操作會很麻煩,某種程度上這屬於用人單位的信用風險管理問題。如果用人單位未經員工同意就向銀行提供開戶資訊,那麼員工需要親自到櫃檯登出賬戶,一旦繳費啟用賬戶,除非滿年齡退休、出國移民或喪失勞動能力,否則賬戶將無法登出。

“銀行私自開立賬戶是違反法律法規的,屬於越權代理操作與違法使用客戶身份的行為,有涉嫌違法犯罪的風險。”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根據《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代理開立資金賬戶的,商業銀行應當要求代理人提供代理人、被代理人有效身份證件的影印件、合法的授權委託書等。商業銀行對代理人身份資訊的核驗應比照本人申請開立資金賬戶進行,並聯系被代理人進行核實。無法確認代理關係的,商業銀行不得辦理該資金賬戶開立業務。

另據第二十六條規定,商業銀行發現資金賬戶為假名或虛假代理開戶的,應當對該資金賬戶予以臨時止付,重新進行身份識別,並在徵得被冒用人或被代理人同意後予以銷戶。

在蘇筱芮看來,在養老金賬戶開戶業務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必須透過嚴厲手段對此類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擾亂養老金賬戶拓客的行為予以制止,剎住這股“不正之風”。監管層面看,需要強化對銀行機構在養老金賬戶開戶環節的專項管理,對於違規機構採取公開批評、開具罰單等形式對外通報,而從機構層面看,建議重新梳理個人養老金開戶的認證流程,例如可以考慮在正式為客戶開立養老金賬戶之前,向客戶透過電話、簡訊、線上影片等方式,核實確認客戶自身的申請意願。

銀行要“拉客”更要“留客”

自2022年11月試點以來,個人養老金業務成為了各家銀行的必爭之地。人社部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個人養老金參加人數1954萬人,繳費人數613萬人,總繳費金額142億元。

銀行為贏得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爭奪戰”,推出諸多福利激勵活動,例如微信立減金、現金紅包、話費券、京東E卡等福利。甚至有不少銀行工作人員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願意自掏腰包給客戶發紅包,只為求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

“由於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具有唯一性,每個人僅可選擇一家銀行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導致個人養老金賬戶開立爭奪非常激烈。無論是個人開戶還是對公批次開戶都有KPI指標。此外,各家銀行在發放福利上越來越卷,需要花更多心思獲客。”前述客戶經理表示。

柏文喜表示,客戶需要理性對待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開立,要根據個人需要以及個人的收入、資金狀況綜合考量。於銀行而言,爭奪個人養老金賬戶,除獲客外更應注意作好資金運用以實現其增值保值和可持續發展。

蘇筱芮認為,對於銀行而言,入局個人養老金業務不僅僅是獲客,更應當關注服務型別和服務質量,這將影響到後續的使用者體驗和使用者留存。目前,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開立處於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即便開戶後也可以更換服務銀行,透過強行侵權等不當方式“獲客”不但會損害銀行口碑,還會造成銀行客戶的流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070 字。

轉載請註明: 個人養老金賬戶爭奪亂象:賬戶被開通,銀行甩鍋用人單位?專家:涉嫌違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