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朱寧
股東減持在A股較為常見,一則簡單的減持本不會引起市場關注,然而,昨晚和仁科技一則減持公告中的減持理由,卻讓市場感覺到些許尷尬。
2月16日晚間,和仁科技公告顯示,該公司控股股東計劃減持公司合計3%股份,按照當前股價,這3%股份對應市值僅為1.04億元。其控股股東給出的減持原因是,為了支付通策醫療1億元預付款。
2月17日,和仁科技報跌4.70%,報12.57元每股。
協議終止原因不明
事件回溯至2022年5月16日,通策醫療、和仁科技同時公告稱,和仁科技控股股東杭州磐源投資有限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楊一兵、楊波與通策醫療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通策醫療擬以支付現金方式受讓和仁科技7879.53萬股股份,交易金額為7.69億元。如交易完成,通策醫療將持有和仁科技29.75%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通策醫療董事長呂建明將成為和仁科技實際控制人。
公告顯示,通策醫療之所以想要併購和仁科技,主要是看中了其在醫療數字化領域的技術儲備。通策醫療方面表示,本次交易能夠增強公司醫療資訊化產業領域的綜合實力與原有醫院的發展產生協同效應。整合後,有利於提升在專科醫院領域的技術、科研及醫療資訊數字化能力,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及競爭優勢,符合公司的戰略規劃和發展需要。
然而,與高調宣佈收購時截然不同的是,兩家上市公司在今年2月14日晚間釋出的公告中,均未提及協議終止的具體原因,僅簡短的表示各方一致同意終止股份轉讓協議,各方無需對協議終止承擔任何違約責任。通策醫療此前已支付1億元預付款,而這筆錢目前需要原路退回。
兩次賣殼均引起監管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和仁科技表示,本次收購協議終止不會對公司正常經營狀況產生影響,不存在損害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此外,和仁科技還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將繼續籌劃在合適的時機引入戰略股東。
實際上,近年來,在註冊制改革逐步推進的大背景下,殼資源的價值迴歸基本面,有行業龍頭也想借此契機尋求產業整合的機會;也有企業想將自身賣個“好價錢”,和仁科技就是如此。
在與通策醫療簽署轉讓協議之前,和仁科技也曾擬將29.96%的股權轉讓給國資科學城信科集團,之後由於監管問題宣告終止。
值得注意的是,和仁科技兩次賣殼均引起了監管關注。這一次,深交所重點質疑了股權交易過程中,兩家公司業務的協同性和收購標的公司的主要考慮、本次交易現金流支出是否會對通策醫療的生產經營等產生影響、交易對方股份質押是否對本次股份轉讓構成實質障礙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