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一降再降,OPEC+成員進行了6個月以來的首次面對面會晤。不僅將目前的減產協議再延長,沙特還“自砍百萬桶”,大幅減產打擊空頭。雖然油價得到短暫提振,但全球衰退擔憂壓頂抑制石油需求,而另一邊阿聯酋則正在積極尋求提高產量,現在市場都在關注誰來拯救油價。
艱難協議
北京時間週一凌晨,在經過長達7個小時的艱難談判後,OPEC+達成協議將減產延長至2024年。目前,OPEC+在實施減產366萬桶/日的措施,減產部分佔全球需求的3.6%,其中包括去年同意的200萬桶/日的減產,以及今年4月同意的166萬桶/日的減產。
除了延長現有的366萬桶/日的減產協議外,OPEC+上週日還同意將2024年1月起的總產量目標自目前的目標再降低140萬桶/日,至4046萬桶/日。
與此同時,OPEC+“老大哥”沙特宣佈將在7月進行額外的減產。沙特能源部表示,該國7月石油日產量將從5月的約1000萬桶降至900萬桶,為多年來最大降幅。作為OPEC中唯一有能力自由增產和減產的國家,沙特表示,為了原油市場的穩定,沙特將“採取一切有必要的行動”。
“這是一根來自沙特的棒棒糖。我們總是想增加懸念,我們不希望人們試圖預測我們要做什麼。這個市場需要穩定。”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會後表示。他還表示,7月的額外減產決定可能會延長。
瑞銀大宗商品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表示,對沙特來說,在全球沒有處於經濟衰退的背景下,每天900萬桶是“非常低”的產量水平,因為其最大產出能力接近1200萬桶/日。這是一個明確的訊號,沙特希望實現所謂的“市場穩定”。
與此同時,據媒體報道,沙特內部正面臨油價走低的壓力,預計每桶81美元才能實現收支平衡。沙特經濟顧問私下警告高階決策者,沙特需要在未來五年內提高油價,以便繼續在其他專案上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媒體援引訊息人士的話稱,有關減產的議題遭到了非洲成員國的強烈反對。受到投資、技術等因素的制約,奈及利亞和安哥拉等國家長期以來一直無法完成生產配額,對OPEC+提出的削減基準的方案非常不滿,因為新的目標可能會造成實際產能損失。據報道,談判一度因部分非洲代表離場而陷入僵局。
修復油價
OPEC+原油產量約佔世界原油產量的40%,這意味著其政策決定往往會對油價產生重大影響。康楷資料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楊敬昊認為,減產的直接原因還是在於油價近期出現了破位下行的不利於產油國的情況,OPEC+成員國為了維持油價宣佈決定減產。
上個月,由於美國債務違約的潛在風險,原油需求前景受到打擊。5月30日,紐約原油期貨價格下跌4.42%,跌破每桶70美元整數關口,收於每桶69.46美元;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跌幅則為4.43%,收於每桶73.54美元。此次受減產協議影響,紐約原油週一高開,紐約和布倫特油價都一度漲超3%。
有分析師表示,OPEC+的決定發出了一個明確的訊號,即該組織願意支撐價格,並試圖挫敗投機者。“這向市場發出了一個明確的訊號,即OPEC+願意設定並捍衛價格底線。”智庫Energy Aspects聯合創始人Amrita Sen稱。
不過接下來,油價向上的彈性也有制約。海通期貨能化負責人楊安表示,今年能源市場價格持續回落,還出現了夏季淡季天然氣市場可能出現短暫負氣價的聲音,歐洲近期資料顯示經濟衰退風險增加,需求端面臨的壓力逐漸增大,這意味著油價上行驅動逐漸轉弱。
“考慮到當前美國高通脹和高利率對宏觀經濟增長的持續擠壓,原油需求端面臨持續性壓力,油價短期衝高後仍面臨下行壓力,布油上方重要阻力在80美元/桶附近。” 楊安表示。
楊敬昊還提到,值得引起注意的另一個事實是,在3月中下旬銀行業危機當中被瑞銀對摺收購的瑞士信貸最大股東恰巧也是此輪宣佈減產規模最大的OPEC成員國——沙烏地阿拉伯。“即使我們不做因果關係的結論,但至少這背後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須對原油市場接下來的判斷時引起重視。”
通脹傳導
除了油價,OPEC+的決定還關係著通脹走向。楊敬昊表示,後市來看,相比需求修復,更須擔心另一種可能性是,原油減產造成能源價格上漲,推升商品通脹水平,對發達經濟體的控通脹、穩價格目標形成阻礙,迫使其更長時間地維持高利率狀態以控制通脹,屆時可能才是此輪減產影響後效的真正體現。特別是如果屆時面臨高通脹、負增長而陷入滯脹狀態,那麼要想再重啟經濟,困難遠比單純的經濟衰退要更大。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國際大宗商品室主任、研究員王永中也認為,中東國家包括沙特對美國的獨立性在增強,當美國在壓低通脹時,當然希望中東地區增加石油產量,或者至少維持產量不變。但現在沙特和中東依然做出減產決定,會面臨美國的壓力,這對於未來的油價有一定的影響。
眼下,歐美央行的降息路徑更顯得撲朔迷離。當前市場已經開始押注美國將於2023年開啟降息,而歐元區尚未有加息終止路徑的共識。王永中直言,中東地區不願意為歐美通脹“買單”後,美聯儲的加息週期預計將會進一步放長,以一種緩慢的節奏,達到金融系統和通脹的平衡。
楊敬昊則提到,還有一種相對較小機率的情況是,全球經濟此時呈現明顯的需求復甦,對原油市場進一步加劇供需失衡,導致油價進一步上行,但以目前各主要發達經濟體所面臨“高通脹、高利率、高負債、低增長”的宏觀經濟狀況而言,需求短期內難言強勁復甦。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趙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