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瑞華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華泰)首發申請於2020年12月8日獲上交所上市委員會透過,擬登陸上交所科創板。據中國產業經濟資訊網財經頻道觀察,瑞華泰本身有較大漏洞,尤其是瑞華泰的研發力量趨弱,一直為市場關注。
衝刺科創板卻不重研發
中國產業經濟資訊網財經頻道注意到,瑞華泰所處的PI薄膜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高效能PI薄膜市場基本被幾家海外企業壟斷,瑞華泰在產能規模和產品技術上與海外巨頭仍存較大差距。另外,瑞華泰的研發人員的薪酬大幅低於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其中,在今年上半年,研發人員的薪酬僅為銷售人員的一半。
據瞭解,PI薄膜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及材料特殊性,目前PI薄膜主要供應商仍為海外企業,包括杜邦(Dupont)、日本宇部興產(Ube)、鍾淵化學(Kaneka)、韓國SKCK-OLONPI和中國臺灣地區的達邁科技等,這幾家公司基本壟斷了電子級聚醯亞胺薄膜以上的高效能聚醯亞胺薄膜市場。目前,我國的低端電工級聚醯亞胺薄膜已經基本滿足國內需求,而電子級聚醯亞胺薄膜超過80%依賴進口,更高等級的PI薄膜則仍處於空白領域。
招股書披露,瑞華泰多類產品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水平,是國內行業內的領軍企業,也是國際市場的重要競爭者。然而,瑞華泰在產能規模和產品技術方面與國際巨頭仍存在較大的差距。瑞華泰的電子PI薄膜部分產品的尺寸、穩定性等部分效能指標略低於杜邦等國外巨頭,熱控PI薄膜產品對下游客戶加工條件的適應範圍相比國外巨頭小,柔性顯示用CPI薄膜尚未實現量產銷售。
中國產業經濟資訊網財經頻道還發現,要衝刺科創板的瑞華泰,其研發人員的薪酬卻大幅低於銷售人員和管理人員。去年上半年,公司銷售人員的平均薪酬最好,金額為17.54萬元,其次是管理人員,金額為12.33萬元,排名最後為研發人員,金額為9.85萬元,差不多隻有銷售人員的一半。在高技術門檻的PI膜行業,瑞華泰的研發人員薪酬較低,是銷售驅動還是研發驅動,公司有必要給出解釋。
募資將真正“造富”誰
本次IPO,瑞華泰擬募資4億元用於一個募投專案“嘉興高效能聚醯亞胺薄膜專案”的建設,該專案的實施主體為嘉興瑞華泰薄膜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嘉興瑞華泰)。招股書顯示,嘉興瑞華泰為瑞華泰持股51%的控股子公司,成立於2019年3月19日,註冊資本為50000萬元,目前正在籌建中,定位為瑞華泰提供部分產品的開發、生產經營等。
除瑞華泰外,嘉興瑞華泰還有3名成立時間較短的法人股東,其中深圳合睿智華投資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合睿智華)持股20%,成立於2020年3月18日;深圳市齊明科技開發企業(有限合夥)(下稱齊明科技)持股18%,成立於2019年2月1日;深圳泛景科技開發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泛景科技)持股11%,成立於2019年3月8日。
值得關注的是,合睿智華的股東之一中國合夥人(上海)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合夥人)除了在嘉興瑞華泰間接持股之外,同時還是瑞華泰的間接股東。中國合夥人為寧波達科的執行事務合夥人,持有寧波達科0.1%的股份,而寧波達科持有瑞華泰7.41%股份,故中國合夥人透過寧波達科間接持股瑞華泰。
齊明科技、泛景科技的股東則全部為自然人。招股書顯示,齊明科技的股東構成為李湘娟持股40%、韓苗苗持股40%、馬建忠持股20%,泛景科技的股東構成為劉學麗持股50%、楊笑持股50%。
招股書對上述少數股東沒有進一步的資訊披露,也沒有解釋其選擇非全資子公司而非母公司或全資子公司實施募投專案的原因,以及選擇與非全資公司少數股東進行合作的原因。令人擔憂的是,瑞華泰選擇非全資子公司實施募投專案,並將其未來產生的部分利潤輸入上述神秘股東或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
中國產業經濟資訊網財經頻道將持續關注瑞華泰科創板IPO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