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何明俊
一篇個股點評文章,將任澤平重新拉回公眾視野。
4月13日0時01分,“網紅經濟學家”任澤平透過“澤平宏觀”微信公眾號釋出一篇名為《龍蟠科技:“隱形冠軍”民族品牌發力新能源》的個股點評文章。
文章發出後,投資者疑問鋪天蓋地,甚至有投資者調侃,“任博士被套急眼了”。
任澤平專注宏觀經濟研究,上次點評個股還要追溯到2020年12月15日的《特斯拉的秘密:科技綜合體崛起》,距今已有484天。
文章引發質疑之餘,這名經濟學家近期還遇到轉型難題。
今年2月,中證協下發《關於加強行業機構首席經濟學家自律管理的通知》,要求券商、基金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應當為公司正式員工,公司要承擔首席經濟學家管理的主體責任。
此前,“編外”身份的爭議在於不受監管約束,但當這條路徑被堵上,任澤平等“編外”首席也不得不尋求新的出路。
據媒體報道,任澤平3月已不再擔任東吳證券特邀首席經濟學家,未來東吳證券和任澤平將在投資者教育、區域經濟研究等方面繼續加強合作。此時,距離任澤平2021年3月22日官宣加盟東吳證券尚不足1年。
時代週報記者向一位接近任澤平的人士瞭解其轉型情況,但該人士向記者轉發了任澤平確認離職的新聞,並表示“已不清楚具體情況”。
誰人不知任澤平
高強度的更新頻率、偶爾雷人的見解,任澤平在新浪微博上擁有將361.7萬粉絲,是經濟學家中的頂流。
而真正令任澤平出圈的,是誇張的1500萬年薪。
2017年12月4日,恆大集團聘請任澤平擔任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副總裁級)兼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主要負責宏觀經濟分析、市場發展方向及行業發展動向研究,為集團戰略決策提供相關分析報告,薪資核定為1250000元/月。
這份為任澤平定薪的檔案在網路中流傳,金融圈“打工皇帝”的封號加身。1500萬元的年薪,將經濟學家的身價推至前所未有高度,任澤平迅速成為全民關注的網紅經濟學家。
但外界對他的評價兩極分化。有人認為,任澤平真材實料,是A股中為數不多有實力的經濟學家;也有人認為,任澤平釋出文章標題大多帶有誘導性和誇大成分,與內容邏輯性關聯不強。
事實上,科班出身的任澤平不缺實力。
任澤平出生於1979年,山東棗莊人,高考第一志願選填青島大學。任澤平學業十分努力,2007年博士畢業後入職國信證券擔任宏觀分析師,2009年11月離職後加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2011年、2012年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量化績效考核,任澤平分別取得第4名和第6名的成績。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經歷,令任澤平的研究水平日益加深。研究中心人才濟濟,任澤平不是特別出彩的那一個。
江湖不缺一個研究學者,但缺一個呼風喚雨的網紅經濟學家。
2014年,任澤平離開舒適圈,入職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擔任首席宏觀分析師。
當年9月,任澤平釋出《論對熊市的最後一戰》,稱牛市將至,並直言“5000點不是夢”。2015年6月,上證指數突破5000點。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雖是任澤平,但首席經濟學家卻是林採宜。兩人面對客戶群體不同,時常出現結論相反的研究成果。2015年底,在“最具影響力經濟學家”評選活動中任澤平與林採宜的矛盾激化。
2016年6月,任澤平離開國泰君安,入職方正證券,擔任首席經濟學家和首席研究所所長。有訊息稱,方正證券董事長親自用高薪將任澤平納入旗下。任澤平成為“首席經濟學家”,但一年後依然選擇離開。
2017年11月,任澤平表示“因個人職業規劃原因,轉型做智庫和實業研究”,宣佈從方正證券離職。12月4日,任澤平加入恆大集團,金融圈“打工皇帝”就此誕生。1500萬年薪讓任澤平火出圈外。
轉型知識付費
在方正證券時期,任澤平曾嘗試透過書籍出版將知識變現。
2016年7月,任澤平出版《大勢研判:經濟、政策與資本市場》,“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資本市場具有較高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大滿貫冠軍分析師”等頭銜被印在書籍封面上。
2017年9月,任澤平出版《房地產週期》。2018年,任澤平出版《新週期》時,頭銜變為“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恆大研究院院長”、“被譽為中國金融市場上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同時不忘“推薦”自家公眾賬號。
此後,任澤平幾乎保持每年一本書的出版節奏。但有流量光賣書,知識變現的速度還不夠快。傳統的知識變現渠道是出版書籍,而網際網路時代的知識變現渠道是知識付費。
2022年4月13日晚,任澤平在“澤平宏觀”上直播賣課。《澤平宏觀年度VIP會員》定價2980元,包含各種課程、研究報告、音訊等。
該商品詳情頁顯示,任澤平不但為VIP會員解讀《國富論》等經典書籍,還提供股市、房地產、宏觀經濟乃至職業選擇等專項課程,並附贈研究報告、每月財經熱點解讀。
目前,“澤平宏觀企業店”顯示該課程已有275人買過,按定價2980元計算,收益約81.92萬元。
此外,企業店還提供《澤平宏觀嚐鮮版課程》,定價9元,2240人買過,收益約2萬元。直播間還同步銷售任澤平新書《金融模式》,定價79元,企業店顯示已有551人買過,收益約43529元。綜合來看,澤平宏觀企業店獲得收益約88萬餘元。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澤平宏觀”公眾號由海澤載物資訊科技(天津)有限公司運營。天眼查資料顯示,海澤載物資訊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00萬元,法定代表人劉倩持股99%,任曉莉持股1%。此外,劉倩曾與任澤平於2018年共同經營霍爾果斯夢馬科技有限公司,任澤平持股99%,劉倩持股1%,但該公司已登出。
任澤平並非第一個踏足知識付費的經濟學家。
前華鑫股份首席經濟學家葉檀便是先例。2015年,葉檀上線“葉檀財經”微信公眾號,2016年成為10萬+常客。
2021年,葉檀開始“薦股”,齊翔騰達被其譽為下一個“化工茅”,但隨後該股跌幅不斷。除此之外,葉檀還提供《葉檀投資實戰課》、《火星研報》等財經知識付費內容,價格最低為129元。
自2017年開始,帶有“首席”、“教授”、“專家”等身份的各路人士齊齊湧入知識付費賽道,羅振宇、吳曉波在這一時期成為領軍者。藉由打造個人IP,將線下的商業課程搬至線上來賣,線上化的課程可以提高客單價,且無需印刷、製作週期短,加上虛擬產品一旦下單不支援退貨。
但這樣的商業模式也存在缺陷。續費率是知識付費轉變為“印鈔機”的關鍵指標。有業內人士表示,課程完播率能夠達到30%已是行業頂尖水平,一般情況下能夠完整學完整套課程的人並不多。
2019年下半年開始,知識付費降溫,知名頭部企業上市頻頻受阻。度過了第一輪“韭菜”衝動式消費後,知識付費的消費已趨向理性。
目前,任澤平的“澤平宏觀企業店”除開設VIP會員體系外,還有《股市:抓住大牛市,尋找10倍大牛股》、《基金:如何挑選長期靠譜的投資人》以及《資產配置:實現財富自由的大智慧》三項課程可供選擇,定價均899元。
其中,《股市》有4人購買、《基金》有1人購買,《資產配置》有532人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