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昊宇:RCEP,中日韓“以經促政”新抓手

1月1日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開創多個“最大”:首先是規模最大,涵蓋了全球30%的人口、29%的經濟總量以及27%的貿易總量;其次是最具包容性,15個成員國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各異;三是最具發展潛力,域內15國經濟年均增速達到5.2%,超過世界上其他主要自貿區,也高於全球經濟3.3%的平均增速。

項昊宇:RCEP,中日韓“以經促政”新抓手

引人關注的是,RCEP將中國、日本和韓國三大經濟體首次納入同一自貿框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2020年,中、日、韓分列全球第二、第三和第十大經濟體,三國經濟總量遠超歐元區,與北美自貿區旗鼓相當,已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經濟中心。在RCEP內部,中日韓三國經濟總量佔比超過82%,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長期以來,儘管中日韓三國經貿關係緊密,利益高度融合,但由於歷史恩怨和現實矛盾,中日、韓日政治關係動盪起伏,使東北亞的政治安全和經濟貿易呈現二元割裂格局,嚴重製約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序。RCEP的生效,填補了東北亞的多邊自貿區空白,也為中日韓深化合作提供了新機遇。著眼後疫情時代,中日韓三國可抓住機遇,攜手深化RCEP框架下的互利合作。

第一,三國可把握時機,擴大貿易投資便利化。2021年中日韓貿易逆勢增長,中日、中韓雙邊貿易額均有望創歷史新高,凸顯出三國經濟的相互依賴程度。RCEP生效後,中日韓可充分挖掘其制度紅利,用好關稅減免措施和投資便利化安排,促進商品和要素流通,使之更好地服務本國經濟復甦增長需要。

第二,三國可順勢而為,推動中日韓合作提質升級。中日韓自貿區建設歷經多年談判,目前仍缺“臨門一腳”,三國可以RCEP生效為契機,加快談判程序,以RCEP為起點打造更高水平的自貿區,以高規格高標準的“小多邊”自貿安排,為RCEP這一“大多邊”框架發揮壓艙石的作用。

第三,三國可攜手合作,推動東亞產業鏈更具韌性和活力。新冠肺炎疫情給地區產業鏈、供應鏈帶來較大沖擊。在RCEP合作中,中日韓需要維護東盟的中心地位,著眼整個地區的長期繁榮和可持續發展,攜手推進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調整重組,使東亞生產網路更加契合數字經濟時代的需要。中方已經倡議中日韓共同深化在東盟的第三方投資合作,繼續推動設立中日韓共同投資基金,探討設立中日韓東盟投資合作平臺,這需要得到日韓的積極配合。此外,三國還可積極探討各自對外合作倡議的對接,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日本的“高質量基礎設施夥伴關係計劃”和韓國的“新南方政策”可在RCEP框架內實現“共商、共建、共享”。

尤為重要的是,三國需更新思維,使RCEP發揮新時期的“以經促政”作用。在東亞合作程序中,日本曾經扮演“領頭雁”角色,以“雁行模式”帶動了東亞經濟的騰飛。隨著中國經濟崛起,日本國內一些人對於有中國參與的RCEP心態複雜,熱衷於炒作所謂RCEP的主導權問題,聲稱要防止中國形成“獨大”地位,鼓譟拉他國“入局”來“牽制中國”。這種將區域經濟合作“政治化”“安全化”的做法,無助於區域經濟的復甦增長。

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演變的今天,中國在區域經濟中的地位影響是積極有益的。在擁有巨大消費市場的中國加入後,RCEP只會給框架內其他國家帶來更大商機。日本《朝日新聞》刊文指出,RCEP生效後,日本出口工業產業的關稅將最終降低91.5%,對華出口商品的零關稅比例將由8%增至86%,輸韓商品零關稅比例將由19%增至92%。日本的汽車零部件和清酒等中高檔消費品有望擴大對華出口,從而對日本國內相關產業形成有力提振。日本政府測算,RCEP將給日本帶來15萬億日元的經濟增量,將日本GDP提高2.7個百分點,同時增加57萬個工作崗位。

RCEP儘管還不是最高水平的區域自貿安排,但體現了包容多元的亞太地區特點。在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思潮甚囂塵上的當下,RCEP所展現的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精神尤為珍貴。國家間需摒棄地區秩序主導權之爭的陳舊思維,攜手為後疫情時代的地區繁榮發展作出貢獻,這是作為地區大國應盡的責任,也是“以經促政”、改善和發展三邊政治關係的抓手。(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73 字。

轉載請註明: 項昊宇:RCEP,中日韓“以經促政”新抓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