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權益市場大時代,但近期風向似乎有所改變,股票核心資產出現了一定的震盪,導致追求資產安全性的需求大幅上升。於是,“固收+”被越來越多投資人追捧,但實際上對於習慣於買權益基金的投資者,2021年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策略或許是“加固收”。
“加固收”是資產配置齒輪轉動的結果
2020年疫情暴發至今,中國經濟經歷“衰退-復甦-過熱”三個階段,大類資產表現同美林時鐘較為契合,債券、股票、商品先後階段性佔優,但值得注意的是高估值股票的下跌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上升中還夾雜著市場對於“滯脹”的擔憂,資產配置來到選擇的十字路口。
2021年全球經濟共振復甦中中美的經濟週期節奏存在差異。2020年11月社融資料出現拐點,中國經濟正在從“過熱”走向“滯脹”預期,是否轉向“滯脹”的核心在通脹能否持續走高。歐美經濟體則由於疫情控制滯後及刺激政策,經濟週期依然處在復甦向過熱的轉變。
在考慮資產配置時,選擇大有不同。首先,大宗商品走向分化,原油銅、鋁、鉛等全球定價品種或好於中國定價品種;其次,A股相對於海外權益市場更早面臨估值壓力,控制回撤成為組合決勝的關鍵,加固收或許是降低波動的有效手段;最後,債券市場從2020年下半年以來一直處於弱勢,利率債自高點回調幅度已接近歷次熊市水平,隨著經濟週期跨過“過熱”,距離債券市場 “柳暗花明”的時刻或越來越近,下半年資產配置齒輪或將逐漸轉向“加固收”。
“固收+”概念爆火,成為債市配置新力量
2018年《資管新規》對居民資產配置產生深刻影響,剛性兌付被打破,銀行理財產品謀求轉型,也讓大家認識到“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於是,“固收+”迎面春風,為債市增添配置新力量,或利好於利率債及高等級信用債。
一方面,債券是資產配置的穩壓器,自2002年以來債券型基金指數、中債綜合財富總值指數年度收益率均值為6.12%、4.14%,最小值僅為-3.01%、-0.80%;另一方面,“+”的是收益也是風險。首先,債券低利率常態下,股票、可轉債、定增、打新等成為增厚收益的主要來源;其次,“固收+”策略的多資產配置可以適分散風險,但“+”的品種具備自身的風險特性,所以不代表能完全抵消風險。
“外部力量”不容忽視
近期,富時羅素公司宣佈2021年10月份將把中國國債納入分36個月逐步納入其全球政府債券指數,完成納入後權重將提高至5.25%。此前,中國債券已先後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和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這也意味著中長期中國債市吸引更多國際資金介入,其背後的根源可能是:一、中國債券收益率在全球並不差;二、人民幣匯率中長期前景積極;三、境內市場具備深度和廣度,可容納大規模的資本流入。
(文章來源: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