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爾新材遭監管追問:股價與基本面是否匹配

開爾新材的股價終於在監管問詢下暫時“啞火”。3月17日早間,開爾新材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股價漲幅情況與基本面是否匹配。當天,開爾新材股價下跌9.83%,收於10.91元。而在此前的13個交易日內,公司股價累計漲幅高達132.69%。

股價狂飆,主業滑坡

開爾新材主營產品包括內立面裝飾搪瓷材料、工業保護搪瓷材料及琺琅板綠色建築幕牆材料。此輪行情啟動前,公司股價長期在5元左右徘徊。

當建材遇上“碳中和”,“板凳球員”立馬變主力。2月26日至3月16日期間,公司股價從5.43元暴漲至12.1元。截至3月16日收市,公司市盈率達到106.96倍,而其所在建材行業的平均市盈率僅為13倍左右。

狂飆突進的股價“何枝可依”?三季報顯示,開爾新材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為3.11億元,同比下滑29.07%;歸母淨利潤6469.29萬元,增長9.87%。細究可見,其中出售立昂技術股票所得投資收益、所持立昂技術股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分別佔到當期淨利潤的32%、41%,公司扣非後淨利潤實則出現了64.56%的下滑。

透過現象看本質,監管更關心“去雕飾”後公司主業的“原貌”。對此,關注函要求開爾新材剔除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對淨利潤的影響,說明去年前三季度主營業務產生的營業利潤金額及同比變動情況;並結合行業趨勢、疫情影響等因素,說明上半年生產經營環境與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不利變化。

“公司股價漲幅情況與基本面是否匹配?”深交所進一步發問,要求公司結合股票漲幅、市盈率與行業相關指數的偏離情況等,向投資者提示股價異動風險。

與此同時,公司是否存在對股票交易產生較大影響的未公開重大資訊、市場傳聞、熱點概念等,亦引發監管問詢。此前,開爾新材曾於3月3日的異動公告中表示,公司未有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

迷戀“財技”,遭到關注

“公司是否存在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的情形?”“未來6個月內是否存在減持計劃?”股價異動下,股東有沒有“異動”,無疑成了監管關注的重點。關注函要求開爾新材核查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持股5%以上股東、董監高及其直系親屬近一個月買賣公司股票的情況。

而就在去年底,公司實控人邢翰學、董秘許哲遠、財務總監馬麗芬因為秀“財技”而受到監管處罰。

2020年12月,開爾新材收到浙江證監局下發的警示函。當年3月,公司披露了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對2019年第一季度、半年度、前三季度財務報表進行了追溯重述,導致相應當期歸母淨利潤分別調減3420.40萬元、3453.28萬元、3630.64萬元,調減金額分別佔更正後淨利潤絕對值的370.08%、95.92%、61.66%。

浙江證監局認定上述3名時任高管對該違規事項承擔主要責任,決定對其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同樣的“財技”已在開爾新材身上多次顯現。深交所去年9月下發的一封監管函,揭開了公司另一起利用會計差錯更正來“調節”財報的手法。據公告,公司在投資設立開爾文化和杭州義通之初,未將其納入合併報表範圍。但在2018年年報編制過程中,公司又將其納入了合併報表範圍,並對2017 年年報,及2018年各季報、半年報都進行了追溯重述。

反覆“塗改”、左右騰挪的背後,是開爾新材一度面臨暫停上市的危機。因2017年、2018年度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淨利潤為虧損,公司曾多次提示股票存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除了“財技”驚人之外,開爾新材還善用回購加減持的“組合拳”。2019年12月18日,公司實控人邢翰學提議進行第二期回購方案,擬以公司自有資金回購不低於5000萬元且不超過1億元公司股份。而就在該年初,公司已耗資8913.34萬元累計回購4.2%的公司股份。

但是,就在此次回購方案丟擲的5天前,邢翰學剛完成了自己的減持計劃,合計減持公司股份1386.8萬股,套現超1.25億元。

對此,深交所火速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再次進行回購的原因、合理性及存在的風險,並說明是否存在利用回購股份操縱公司股價,或者向公司董監高、控股股東、實控人等進行利益輸送的情形。

截至2020年12月18日,開爾新材第二期回購方案已實施完畢。其間,邢翰學及其一致行動人、副總劉永珍分別減持了3.82%、0.2%的公司股份。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60 字。

轉載請註明: 開爾新材遭監管追問:股價與基本面是否匹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