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淨值急降 新上任基金經理“躺槍”!“菜鳥” vs “老法師”誰更抗跌?
截至3月24日收盤,滬指收報3367點,較牛年首日盤中最高3731點下跌幅度接近10%。指數下滑,個股的調整更為明顯,就連以穩健著稱的基金也坐不住了,部分產品淨值回撤幅度超過20%。
牛年以來,基民的興奮急速降溫,賬戶上並不厚重的浮盈以最快的速度轉變為浮虧!為什麼我要相信買股不如買基金?為什麼我要相信散戶不如機構?各種鬱悶、糾結、後悔的情緒充斥在部分基民心頭。甚至有基民將心中的鬱悶發洩到基金經理頭上,春節前網紅基金經理被基民們捧得有多高,春節後他們就被基民們拋棄得有多慘。尤其是一些新上任不久的基金經理,更是因為掌管的產品業績不佳,被基民們掛上了“太嫩”“沒經驗”“水平低”的頭銜。
不過,基金經理“新手”真的如此不堪,“老法師”就一定靠譜嗎?最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了去年四季度以來上任、此前無公募基金管理經驗且為權益方向的基金經理新手們旗下產品的市場表現,並且將他們的表現與老基金經理進行了對比。可以發現,這些新基金經理可能是無辜“躺槍”了。而從春節前後的業績對比來看,理性而獨立的投資理念或許才是贏得長期收益的重要保障。
121位新手:近4成任職內斬獲正收益
牛年伊始的15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從3700點之上一路下行至3300多點,如此的快速回調令基民很受傷。同春節前一樣,基金仍然狂登熱搜榜單,只是此時基民的態度已經發生了急轉彎,熱議的話題也從“為什麼年輕人愛上買基金”演變為“為什麼買基金受傷的總是年輕人?”。
新基民自嘲自己是被割的新一批韭菜,那麼那些新上手的基金經理戰績又如何呢?
Wind資料顯示,自去年四季度以來, 權益主動管理型基金中共有220只產品迎來121位新掌門人,且此前均沒有公募基金管理經驗,也就是常說的新手。截至3月19日,上述121位新基金經理打理的220只產品的算術平均收益為-2.84%。而就絕對收益來看,共有83只基金產品獲得了正收益,佔比為37.72%。
121位新基金經理任職產品回報前二十名
(截至3月19日,資料來源:Wind)
從基金經理的任職回報率來看,去年10月26日江信瑞福基金迎來了新基金經理高鵬飛。截至3月19日,高鵬飛參與管理的148個交易日內,江信瑞福A、江信瑞福C淨值增長分別為17.64%和17.4%。
相反,大成創業板兩年定開C基金增聘的新任基金經理鄒建於今年1月26日上任。截至3月19日,鄒建的任期回報則是-21.58%,排在了末尾。與上述江信瑞福基金產品相比,首尾相差超過39個百分點。
就江信瑞福基金此前公佈的四季報來看,該基金重點佈局電子、化工、國防軍工、有色金屬等今年風格轉換後的熱門行業,而不是前期的基金抱團股。
此外,表現突出的朱雀企業優選基金去年四季報顯示,有34%的資產配置在了港股。其前十大重倉股中,隆基股份、海大集團、航發動力、順豐控股整體配置較為均衡,並沒有“押寶”單一行業。
“你可以看得出來做得比較好的基金,去年四季報披露的持股都是比較均衡的,整體佈局在新能源汽車、化工、有色金屬等。當市場風險來臨的時候,淨值回撤自然也就比較小,抗風險的能力也會突出一些。另外,做得好的基金大部分都還是享受到了去年四季度A股的牛市氣氛”,滬上某基金公司基金經理指出。
相比之下,大成創業板兩年定開類產品則是重倉了高價機構抱團股,完成了2021年的前期投資佈局,前十大重倉股中不乏寧德時代、愛爾眼科、邁瑞醫療、中國中免等機構扎堆股。
如果從基金產品所屬的基金公司來看,博時基金旗下的產品獲得正收益的最多。博時科技創新、博時研究優選、博時逆向投資、博時科創主題3年封閉和博時睿利事件驅動等五隻基金產品中,新上任的趙易、吳鵬等5位新手業績不錯。工銀瑞信基金旗下的工銀瑞信滬港深精選、工銀瑞信紅利優享、工銀瑞信全球配置旗下上任的新人孔令兵同期也都實現了正回報。此外,江信基金、方正富邦基金、浦銀安盛等基金公司旗下新上任的基金經理也是如此。
如果從基金產品的成立時間上看,新基金經理上任實現正回報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去年四季度成立的,前述的83只獲得正收益的基金產品中,只有10只是2021年以來成立的。
相反,在基金產品的跌幅榜單上,安信基金旗下新基金經理陳衛國、沈明輝和張天麟三位基金經理任期內均未實現正回報。不過,資料顯示,這三位新手上任時間均為今年2月,正巧趕在市場衝擊高點的過程中,業績壓力自然較大。
從基金公司來看,博時基金和華夏基金去年四季度以來新聘權益方向的基金經理最多。其中博時基金新增了趙易、吳鵬、黃繼晨、李喆、林博鴻和齊寧6位新人;華夏基金則是同期增聘了劉文成、馬生華、朱熠、王驪鵬和張千洋五位新面孔。
43位新手單打獨鬥:半數戰勝業績比較基準
從某種程度來看,這些基金經理陣營的新兵們單獨管理基金的表現,更能體現其管理組合的能力,尤其是在本輪調整中更是如此。
Wind資料進一步顯示,去年四季度以來,上述121位新基金經理中,共有43位新手單獨掌管68只產品。截至2021年3月19日,68只產品的算術平均收益為-1.69%。其中,共有26只產品取得了正收益,佔比為38.23%。共有35只戰勝自身的業績比較基準,佔比約為一半。除江信瑞福外,表現最好的是嘉實低價策略,成立於2020年10月19日,自成立以來至今年3月19日的155天內,淨值增長率為17.04%。基金經理欒峰在嘉實基金停留的時間已近13年,公開資料顯示,他2008年7月加入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行業研究員、投資經理,2020年8月起擔任嘉實穩健基金的基金經理,2020年10月起任嘉實低價策略基金的基金經理。
新基金經理單獨掌管基金產品收益前二十名
(截至3月19日,資料來源:Wind)
“能在大家抱團各類核心資產概念股時,仍然不扎堆,而是佈局低市值的股票,體現出了基金經理對風險的預判和控制能力以及對自身投資理念的堅持”,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士評價道。
嘉實低價策略的去年四季報也顯示,前十大重倉股中持有了招商銀行、萬科A、平安銀行、中國平安等今年十分抗跌的熱門股。
同樣是去年四季度成立的易方達港股通紅利、工銀瑞信滬港深精選,自成立日至3月19日,淨值增長率也均超過了12%,基金經理分別為楊添琦、孔令兵。
上述資料進一步顯示,基金經理任職天數只有53天的博時創新驅動,在這期間淨值損失超過17.7%,排在了43位新人單獨掌管的68只產品中的最後一名。
顯然,牛年開始之後的15個交易日,對上述新手們對風險的預判和把握能力來說是最好的“試金石”。資料顯示,3月1日成立的信達價值精選一年持有基金顯然躲過了這次調整。而今年1月12日成立的安信醫藥健康基金的A類和C類產品,在2月18日至3月10日淨值僅下跌了2.42%左右。華泰柏瑞多策略、紅塔紅土穩健回報等17只基金同期跌幅也在10%以內。興業研究精選、興銀消費新趨勢、恆生前海港股通精選等33只基金跌幅在10%~20%,佔比47.82%,接近一半。不過,國投瑞銀醫療保健行業、長城久潤等16只基金的同期跌幅超過了20%。
進一步資料統計顯示,上述取得正收益的26只產品是由19位新基金經理打理,屬於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等18家基金公司。只有寶盈基金旗下有兩位新基金經理陳金偉、姚藝入圍。
新手成績不如老手好?
在很多投資者的印象中,新基金經理肯定不如老的好,背後的原因就是因為老基金經理有著豐富的經驗。
此前,農銀匯理基金旗下兩隻主打醫療類的基金,新上任基金經理短短20多天就遭遇了大幅虧損,引發市場熱議,也被部分基民當作是新基金經理不如老的好的典型例子。
事實果真如此嗎?不妨來看一組資料。如果將前述121位新基金經理管理的220只產品按是否有老基金經理參與管理的標準來區分,那麼新老基金經理共同管理產品的數量達到了151只,新手單獨管理產品的數量為68只。統計結果顯示,截至3月19日,在老基金經理“傳幫帶”的情況下,上述151只產品新基金經理任期回報算術平均收益為-3.36%,而此前43位新手單獨掌管的68只產品的基金經理任職回報的平均收益為-1.69%。
具體來看,上述220只產品中,表現排名最後的6只產品——新華鑫泰、大成創業板兩年定開、大成科技消費等——均是由新老基金經理共同管理的。而排名靠後的31只產品只有博時創新驅動等4只產品是由新手單獨管理。而表現最好的前31位產品中,有11位是由新手單獨管理。
新手與老人,誰的表現更好?上述產品比較的時間很短,很難給出明確的答案,而這也和基金公司過去積累的投研實力、基金經理自身的差異以及市場的表現密切相關。
近幾年來,基金公司品牌價值的作用越發明顯,一線品牌的基金公司在產品銷售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行業頭部效應越來越突出。“基金經理越來越多,投資理念也不盡相同,僅僅是權益投資部分,基金公司就有會多個投資風格的部門,很難再是全域性一盤棋。對於大公司而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很難出現”,前述滬上基金經理指出。
有趣的是,在本次統計中,博時基金旗下的博時創新驅動和博時創業成長兩隻基金都在今年1月29日迎來了新基金經理,但二者表現差異明顯。截至3月19日,前者虧損超過17%,後者則是微幅虧損不超過0.5%。
其實,基金經理的成長路徑基本相同,一般都是:交易員/研究員 - 基金經理助理 - 基金經理。其中基金經理助理是關鍵的一環。當然,有時基金公司也會選擇將行業研究員直接提升為基金經理。
“培養研究員需要3到5年的時間,在3年的時間內研究員對行業個股的瞭解應該是比較深刻的。為什麼有的公司需要5年時間?這是因為研究員還需要從產業鏈等各個角度進行系統的研究,這樣才有助於對個股的理解和把握”,深圳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前述滬上基金經理指出,從工作內容來看,基金經理和研究員的區別在於:研究員只需要理性分析,即嚴格根據自己的調研結果和資料,得出自己的結論。研究員不需要管資金配置,只需要推薦自己挑選的優質股票。基金經理則要構建自己的資金組合,實際操作中盤面感覺也很重要,也就是常說的投資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該投研人士進一步指出:“在擔任研究員期間,一方面需要研究個股,另一方面基金公司也希望他們有一些交易的經驗,因此也會考核他們的模擬盤、模擬組合。這些都是要算到考核業績裡面的。”
事實上,影響一隻基金產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自然也逃不脫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
就時間而言,基金產品成立的時間與新基金經理上任的時間對產品的表現都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基金產品成立於2018年的調整市中,也許會深刻體會到泥沙俱下的無能為力。如果基金產品成立於2019年年初,或許就會感受到牛市的美妙。如果新基金經理時運不佳,一上任就碰上市場急速下跌,就需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壓力。
“基金產品換了新基金經理後都會有不同的風格,必然要調倉換股。調倉需要多長時間呢?有的基金經理速度很快,也許5天內完成。有的基金經理就選擇慢慢調整,不見得是說他覺得市場不好,而是有時候是想維持產品的平穩執行”,前述滬上基金經理坦言。
基金經理的風格都是多樣化的。我們在評價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時,通常會聽到這樣的評價:“大盤價值風”“小盤成長風”“大盤均衡風”等多種術語,而這也正是基金經理自身投資能力圈的展示。在實踐中,基金經理的反覆試錯、分析總結,往往最終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思路與框架。
永恆賽道之下的週期思維
近幾年來,各類關於投資理財的課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且發展勢頭迅猛。“投資就是選擇優質的賽道,選擇核心資產”這樣的觀點很是盛行。
經過連續兩年的大幅上漲後,以“茅股”為代表的基金偏愛的核心資產概念股快速回調,一時間風向急轉。
經濟快速前行,每一代投資者都會有當時的主流投資觀念。
“經濟高速增長和估值較低的時期,那時候投資最火熱的就是金融、地產,隨後鋼鐵、有色、電力、煤炭和水泥組成的週期‘五朵金花也曾綻放’。估值提升之後,投資的著眼點又轉向了消費、成長股等”,前述滬上基金經理人士指出。
隨著時代節奏的更迭,基金經理隊伍也同樣在不斷補充新鮮血液,他們是否又會帶來新的投資思路呢?
一位深圳擁有十多年投資經驗的人士表示:“如果將近兩三年新上任的基金經理放到整個80後基金經理之中,從思維邏輯上面來講,他們其實是一樣的:一是都相信成長,第二個就是相信消費。”
“新基金經理和老基金經理的區別,一個是交易的心理層面,另外一個則是組合管理。對於不同型別的投資行為,新基金經理接受起來還是比較迅速的。從大機率上來講,老的會被淘汰,新的會慢慢進化”,前述資深投研人士進一步指出。
在這位投研人士看來,目前60後、70後的基金經理比例還是比較大,也就是老基金經理,他們的專業背景和從業經歷也是五花八門的。現在80後的基金經理基本上都會讓人覺得是同一個時代出生的:科班出身,理工科再加經濟的學歷,沒有在實業呆過,同時從他們的畢業院校來看也越來越集中。所以這些基金經理在性格上面、價值觀上面所形成的系統性會比較強。這種系統性不一定是對的,但是他們一旦往這個方向走了以後,只能在這個軌道上去進行修正。
前述滬上基金經理則表示:“從長遠上看,這種相似的價值觀會影響未來基金的投資方向,在股票的選擇上抱團程度會越來越高。從大週期來看,改變這些投資賽道的方式是經濟發展節奏和動力發生轉變。而短期發生改變的原因則是賽道上已很難找到便宜的股票。”
最近荒原資產董事長凌鵬分享了他十多年對A股的研究心得和思考。凌鵬回憶15年前自己剛入行時,那個年代最牛的研究員就是週期的研究員,比如有色、煤炭、建築建材。那時候著名的基金經理也都是搞週期、債券、宏觀研究的。
“那時候入行的年輕人跟現在入行的年輕人是一樣的,當你的職業生涯3年、5年全部處在這樣一種氛圍的時候,你會覺得這玩意就是永恆。然而過去十年時間你會發現,消費就是主角,消費就是進攻品。如果今天跟人家講週期也能逆襲,就有點意思了”,凌鵬表示。
在凌鵬看來,當股票處在100倍市盈率的時候,特別是大的股票,特別是進入穩定增長的股票,指望它消耗估值實現,是不存在的。可口可樂為什麼在1998年以後始終沒有相對的收益,在1998~2000年這段時間股價跌掉60%、70%,最核心的原因是在1998年時估值達到48倍市盈率,非常的高。之後可口可樂講的故事都成立,到後面的利潤也是在增長,可是股價就是跌。當估值處在很高的位置上的時候,實際已經處在不利的位置上了。
凌鵬認為,當前A股所處的階段可能跟自己剛入行的時候相信週期行業輪動、投資時鐘是永恆的投資方法是類似的。事實上當一個投資風格已經到極致的時候,就會開始有新的東西出現。如果真的把美股的歷史看完以後,將會發現消費品也不是永恆的賽道。什麼東西是永恆的賽道呢?就是週期。這裡的週期不是指週期品,而是“週期的思維”是永恆的賽道。
“市場沒有哪個賽道是永恆的,A股永遠是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晴雨表。抱團過於集中終會有破滅的那一天。對於投資,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套在當時制勝率較高的投資方法”,某“公轉私”的基金經理表示。
本輪A股短時間的調整,並不能說明什麼,沒有隻漲不跌的A股。投資人更需要一顆堅定的心,而過往的歷史證明,耐心等待終將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