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鋪天蓋地的電力漲價,電力板塊這走法直接是見光死的味道。假期一致看好的燃氣,也是節後兩個交易日連續的集體大跌,說實話,短線生態還是太惡劣,今天漲停,明天跌停繼續上演;一半紅一半綠,低於預期,市場還需要觀察。
與此同時,誰漲了呢?
資源類(受益漲價),金融類(受益張坤),軍工類(感覺是打醬油),最關鍵的是,ST暴漲。
ST股午後掀漲停潮,板塊內近40股封板,ST榮華、ST凱樂、ST瀚葉、ST德豪、*ST環球、*ST新光等多股連續漲停。
我看有分析說資金圍堵ST是源於量化資金堵死了所有的主線,於是破罐子破摔矮子裡面拔將軍——所謂量化買不了ST所以散戶都買了ST。
我認識的散戶有一個算一個,幾乎沒人買ST,歷次ST的上漲,也都不是散戶推動的。說實話,歷次ST上漲倒是都有同一個目標就是——割散戶韭菜。
你就看吧,這麼一個時間點——馬上就到三季報開始了,這個時候拉ST股?你說他們能憋著什麼好屁?
ST股不說十成十,九成以上都是業績稀爛的垃圾,這樣的品種,講講故事,趁著三季報公佈前拉一波,到底是為了啥?畢竟業績一出來就難了,所以到底是什麼資金在買ST,以及推動ST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我覺得不言自明。這個位置千萬不要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去站崗!
壓制市場的核心因素,也不是量化資金,量化只能放大市場風格,不會左右市場方向。
其實市場面臨的問題還是我們在節前講的。
整體來看,全球正在面對一場能源危機。9月以來,歐美天然氣、動力煤等價格紛紛飆漲至歷史新高。截至上週五,IPE天然氣、動力煤價格分別漲至213便士/色姆、230美元/噸,創下歷史新高。
受此推動,美國及歐洲多國電力價格,紛紛刷新歷史記錄。能源及電力價格的飆漲,使美歐居民生活成本激增,部分企業更是被迫停產。全球經濟一體化下,歐美能源危機,透過能源品價格上漲等渠道,向全球加速蔓延。比如,巴西、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因為受到歐美帶動下的全球天然氣和動力煤價格飆漲的衝擊,國內電力缺口不斷擴大、電價大漲。
國內在週末也開始大講浮動電價。同時,歐美部分企業的停產,也導致了全球相關產品的供需缺口拉大,近期蔓延的化肥危機正是如此。
歷史上全球曾爆發過多次能源危機,持續時長及影響不一。能源可分為天然氣、煤炭等一次能源,以及電力等二次能源。1973-1990年爆發的3次石油危機,是典型的一次能源危機。危機持續時長在5~30個月,美國等經濟發展受明顯拖累。如果將此次能源危機類別為前三次石油危機類似的情況,那麼全球經濟復甦都要受到影響。
這也是國內一個重要的壓力。
另一方面,從國內來看,PPI和CPI的剪刀差仍然在擴大,9月份PMI資料跌破榮枯線。滯漲的特徵明顯。原材料的漲價難以傳導向終端,進而對實體產業構成了極大地影響。也會從基本面反映到股價上。
所以這兩個因素下,我們認為市場很難走出大的單邊上漲行情。但是反觀歷次能源危機中,低估必選消費的業績都相當堅挺。這也是我們這幾周反覆提示大家關注消費的原因。總的來說,還是好事多磨,耐心等待,但逢低要做好優質品種的低吸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