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研報“唱多”,上市公司直接“打臉”!監管談話來了

由 濮陽南煙 釋出於 財經

“唱多”研報反遭上市公司“打臉”,監管的警示函也隨即跟進。

6月17日,上海證監局公佈兩份行政監管措施公告顯示,因釋出研報存在分析結論的合理依據不夠充分、研究報告發布前的質量控制存在不足的情形,上海證券被出具警示函,副所長及分析師本人也被要求前往上海證監局接受監管談話。

今年1月,上海證券研究所釋出名為《原料自主可控,引領POCT檢測發展》的研報。在“投資建議”中,預計安旭生物2021年至2023年將實現歸母淨利潤7.26億元、29.88億元、16.55億元,同比增長11.9%/311.5%/-44.6%。

對此,安旭生物釋出澄清說明公告稱,未接受過上海證券相關人員任何形式的訪談調研等活動,也從未向外界提供過尚未披露的相關業績資料及公司經營資料。報告僅為上海證券研究所意見,不代表其公司立場。

券商+分析師均遭監管

來看此次行政監管措施的具體情況——

證監會指出,上海證券釋出的證券研究報告《原料自主可控,引領POCT檢測發展》存在分析結論的合理依據不夠充分、研究報告發布前的質量控制存在不足的情形。

根據《釋出證券研究報告暫行規定》,製作證券研究報告應當合規、客觀、專業、審慎。署名的證券分析師應當對證券研究報告的內容和觀點負責,保證資訊來源合法合規,研究方法專業審慎,分析結論具有合理依據。

另外,證券公司、證券投資諮詢機構應當建立證券研究報告發布審閱機制,明確審閱流程,安排專門人員,做好證券研究報告發布前的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

《釋出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範》也要求,研報的質量稽核應當嚴格按照公司規定的標準進行認真審查,涵蓋資訊處理、分析邏輯、研究結論等內容,重點關注研究方法和研究結論的專業性和審慎性。

基於此,上海證監局決定對上海證券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並要求上海證券引以為戒,認真查詢和整改問題,持續完善內部控制,並在30日內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此外,對於上海證券研究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長邵某,上海證監局認為其對公司研究報告發布前的質量控制存在不足負有責任;對分析師黃某,對研究報告分析結論的合理依據不夠充分負有責任。上海證監局決定對二人均採取監管談話措施,要求其前往上海證監局接受監管談話。

預測2022盈利大漲311%

是什麼樣的研報,被監管認為“分析結論的合理依據不夠充分”、“質量控制存在不足”?

1月11日,上海證券研究所釋出安旭生物個股研報,題為《原料自主可控,引領POCT檢測發展》,報告全文長達40頁。

上海證券在報告中表示,持續看好市場廣闊的POCT檢測賽道。安旭生物屬於優質賽道內具有高度原料自供能力、品類豐富的核心POCT試劑提供商,在海外疫情催化,以及獨家自測筆銷售帶動下業績有望顯著增厚。公司未來亦可藉助大量的盈利現金進行產品研發、渠道擴建和產能提升,前景廣闊。

在“投資建議”中,上海證券給出推薦“買入”評級,並預計安旭生物2021年至2023年將實現歸母淨利潤7.26億元、29.88億元、16.55億元,同比增長11.9%/311.5%/-44.6%,對應PE估值為15.08倍/3.67倍/6.62倍(以1月7日收盤價計算)。

此外,上海證券採用分部估值的方式,對安旭生物給出252億元的“預計合理市值”。其中,對新冠檢測產品假設給予7倍PE,對應197億元市值;對非新冠檢測產品給出40倍PE,對應55億元市值。而按照研報釋出當日收盤價計算,安旭生物總市值為157.75億元,二者差異較大。

上市公司“打臉”:從未接受調研

從股價表現來看,在上海證券釋出該篇研報前後,安旭生物正處於股價大漲的期間。1月11日研報釋出當日,安旭生物收穫“20CM”漲停,而這已是安旭生物連續收穫的第四日漲停。

1月11日深夜,安旭生物釋出2021年年度業績預增暨澄清說明公告。在公佈業績預增之外,安旭生物同時釋出了關於證券研究報告的澄清說明。

安旭生物稱,其關注到上海證券研究所發表的《安旭生物(688075)深度報告:原料自主可控,引領POCT檢測發展》對公司2022年-2023年業績進行了盈利預測,為避免對投資者造成誤導、維護公司合法權益,作如下說明:

1.公司未接受過上海證券相關人員任何形式的訪談調研等活動,也從未向外界提供過尚未披露的相關業績資料及公司經營資料。

2.報告僅為上海證券研究所意見,不代表公司立場。截至目前,公司未做過任何2022-2023年的業績預測。鑑於境外疫情發展及控制情況、檢測方法的選擇、境外市場推廣力度、客戶認可程度、市場競爭程度、其他國家疫情防控政策等多種影響因素,公司無法預測2022-2023年的業績情況。

此外,安旭生物還表示,其公司股票已在最近連續4個交易日觸及20%漲停板,股價連續上漲積累了較多的獲利調整風險。特別提醒廣大投資者,公司流通股數量為1406.244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數的22.93%,存在易被炒作的風險。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避免跟風炒作,理性決策,審慎投資。

屢現公司“打臉”唱多研報

券商研報“抬轎”,上市公司實現市值管理,這曾經是資本市場野蠻生長時期的慣常操作。而近年來,上市公司“怒懟”券商“唱多”研報的情況時有發生。

2021年8月,中信建投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呂娟在朋友圈釋出《自有品牌、動力工具和跨境電商,三個維度均表現出色》的研報,預測巨星科技2021-2023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可高達25.74%、27.45%和23.34%,對應PE預測為21.37、16.77和13.60倍。而後董秘卻在該朋友圈下直言:“業績預測太激進了,公司做不到啊。”此後,中信建投刪除了該研報。

5月26日,中信證券釋出研報稱,萊特光電是國內OLED終端材料的領軍企業,有望憑藉新產品和新客戶的驗證突破迎來業績收穫期。預計公司2022年-2024年淨利潤為2.15億元/4.06億元/5.48億元,對應EPS預測為0.53元/1.01元/1.36元。

此後,萊特光電透過公告高調澄清:關注到近期部分證券公司釋出的研究報告中對公司未來的營業收入、利潤水平、股價等指標進行了預測。公司對此提示,上述指標預測為證券公司單方面預測,萊特光電未就上述指標預測進行確認,相關資訊以公司公告為準。

5月31日,安信證券釋出名為《聚焦“快充協議+電源管理”賽道,深化構築數模混合IC設計能力》的研報。其中預測英集芯2022年-2024年收入分別為10.88億元、15.26億元、21.4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54億元、3.6億元、5.08億元,首次覆蓋予以“買入-A”投資評級。

6月2日,英集芯在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稱,關注到近期部分證券公司釋出的研究報告中對公司的業績預測。英集芯提示,部分研究報告對公司業績預測僅代表分析師個人觀點,為其單方面預測,不代表公司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