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增長70%仍“不及預期”,連吃兩個跌停的小熊電器冤不冤?

1月25日到27日,賣小家電的小熊電器股價連續下跌,3天跌去近20%。

小熊電器在2019年中旬上市,憑藉網際網路思維、創新思維逐漸成為了家電行業的一顆新星。2020年上半年,小熊漲幅超250%,之後就開始了震盪下跌之路。1月25日晚,公司釋出了2020年度的業績預告,營收淨利均保持增長,結果還是不及大家的預期,股價在26日、27日連續觸及跌停。

增速不夠高就連吃跌停,小熊到底冤不冤?大家為啥會對它有這麼高的預期呢? 

利潤增長70%仍“不及預期”,連吃兩個跌停的小熊電器冤不冤?

一、“不及預期”

我們先來梳理一下這兩天小熊股價跌停事件始末。

1月25日晚,小熊釋出了2020年度業績預告。預告披露,2020年公司歸屬淨利潤預計達到4-4.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70%。同時公司營業收入增速在30%-40%之間,銷售費用率同比有所下降,毛利率相對穩定。 

利潤增長70%仍“不及預期”,連吃兩個跌停的小熊電器冤不冤?

如果不是長期關注小熊電器,看到這份業績預告你可能會覺得挺好:利潤最高增了70%,收入最高40%,不僅賺的錢多了而且利潤率還提高了,這還能不及預期?這不得計提一個漲停?

其實要想理解大家的“預期”在哪,我們要回頭看看小熊前三個季度的業績。2020年小熊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各種小家電大賣。根據同花順iFinD資料,小熊一季報、中報、三季報披露的歸屬淨利潤同比增速為83.7%、98.9%、92.1%。所以說大家對年報的預期主要放在了第四季度,如果最後一季能保持這種增速那麼年利潤增速有可能超過100%。

結果預告一出,年利潤增長率只有50%-70%,說明四季度業績很差,把前三季度增長的部分都拉下來了,於是慘遭跌停。就像小明是個好學生,每次都能考98分,但這次期末考試只考了85分,雖然也不算低,但是還是受到了批評。 

利潤增長70%仍“不及預期”,連吃兩個跌停的小熊電器冤不冤?

有意思的是,1月27日也就是小熊釋出業績預告跌停後的第一天,公司取消了之前釋出的預告,又出了一個更新版,裡面的資料並沒有發生變化,於是小熊的股價又跌停了……還受到了大家的調侃:

小熊:什麼?我發的業績預告明明是正增長咋還跌停?不行,估計大家沒好好看,我再發一遍。

大家:什麼?預告更新了,是不是之前資料寫錯了?沒寫錯,那還強調一遍幹啥?繼續給他跌停!

小熊:……

二、從生命週期理論說起

那為什麼大家會對小熊有這麼高的預期,業績有點下滑就紛紛撤退呢?簡單來說,大家看中的是小熊的成長性,投資的就是這隻成長股的快速成長階段,當業績增速放緩或許就意味著這種成長性的消退,企業開始進入緩慢發展的成熟期。

這其實要從企業的生命週期理論說起。這個東西我們之前曾多次提起過,企業的發展會經歷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業要實現持續的發展就要在成熟期找到新的發展曲線實現二次成長。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投資偏好,有些人做投資就想抓住企業的成長期,這個時期內企業價值增長最快,獲得高收益也就越快。​

利潤增長70%仍“不及預期”,連吃兩個跌停的小熊電器冤不冤?

小熊雖然2006年就成立了,但之前一直沒有什麼起色,直到近年來才有了突破性發展。所以公司現在正處於快速成長期,算是個成長型企業,很多人就是奔著這種成長性來的。而如今小熊的業績增速放緩,很可能意味著這一高速成長階段的結束,進入緩速發展的成熟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從進攻轉變成防禦。

那麼這時候考驗的,就是企業的護城河,成熟期企業的護城河都是從成長期一步步積累出來的。那麼想要找到小熊的護城河我們先要去看看,它是靠什麼成長起來的,這些能不能成為小熊的防禦盾牌。

我們可以簡單總結出4點:

1.產品價效比高:小熊的小家電基本都比較實惠,價效比做得很好

2.宣傳創意好:主打年輕化,“賣萌”,在宣傳營銷上抓住消費者

3.產品品類豐富:做創意小家電,豐富SKU,產品品類拓得很寬

4.行業紅利:小家電行業在快速發展,企業吃到行業紅利

對於第一點,當小家電行業充分競爭時,產品趨向同質化,各大商家開始打價格戰,這時候小熊的價效比優勢就會逐漸消失。第二點,創意營銷能起到的作用比較有限,許多消費者會有嚐鮮式消費,但可持續性較差,而且主要問題是,這些宣傳創意容易被模仿,其他家電企業也能做出來。

第三點,小熊可以靠著豐富小家電品類吸引消費者,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真正實用的品類較少,還是剛才說的,大家很多是衝著新產品嚐鮮式消費。小熊現在很多產品已經被吐槽不實用,靠豐富品類拉攏顧客的路子不太好走了。而且小家電沒有什麼技術門檻,小熊能做出來的很快就會被模仿,像美的、海爾,以及那些雜牌小家電都是小熊的強大敵人。

最後一點,小家電的行業紅利並不是可持續的,行業增速目前已經在逐漸放緩。這屬於外部因素,也不可能作為企業的護城河。

所以說,小熊在成長期使用的進攻套路放在防禦上並不好使:一方面要面對大品牌產品模仿、價格競爭等降維打擊,一方面還要處理自家產品頻發的質量問題。所以當小熊不再高速增長時,很多投資者就選擇了撤退。

三、“深度創新”才是核心競爭力

人民日報在點評“佛山製造”的活力與韌性時曾評價過小熊電器,認為“強烈的創新意識”才是小熊的核心競爭力。

的確,價格戰不能一直打下去、行業紅利無法一直存在、只靠營銷手段也不是長久之計,唯有不斷在產品上做深入的技術創新,而不是浮於表面的簡單功能調整,才能讓這些沒有規模優勢的小家電企業在強者如林的家電市場中活得更好。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098 字。

轉載請註明: 利潤增長70%仍“不及預期”,連吃兩個跌停的小熊電器冤不冤?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