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脹壓力下,我國物價走勢如何?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題:全球通脹壓力下,我國物價走勢如何?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安蓓

  近期,全球通脹壓力上升。與之相比,我國物價總體執行在合理區間,但部分民生商品和日用消費品價格有所上漲。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全球通脹壓力持續將對我國物價走勢產生哪些影響?我國能否保持物價平穩執行?

  國內物價能否保持平穩執行?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5%,漲幅雖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但仍低於宏觀調控預期目標,消費市場供需基本平穩。

  近期,全球不少地方物價水平明顯上行,如10月份美國CPI漲幅創近31年新高、歐元區追平歷史最高水平,部分經濟體已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通脹現象。

  “本輪全球通脹根源是以美國為代表的主要發達經濟體實施的寬鬆財政貨幣政策,以及疫情防控失序等引發的供應鏈紊亂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立坤說。

  此外,全球能源供需失衡矛盾進一步加劇。歐洲天然氣價格一度暴漲10倍,原油價格攀升至每桶80美元以上,進一步推高全球通脹水平。

  我國積極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執行;同時,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科學把握政策力度、節奏和重點,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確保重要民生商品和基礎能源供應充足、價格平穩,成為全球物價的重要“穩定器”。

  業內人士分析,寬鬆政策、供給瓶頸等影響可能持續,預計全球通脹壓力還將維持一段時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此前也警告,全球通脹上行風險加劇,通脹前景存在巨大不確定性。

  “通脹風險偏向上行,會給我國物價執行帶來一定輸入性壓力,但當前我國總供求基本平衡,貨幣供應量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物價總體平穩執行具有堅實基礎。”王立坤說。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室主任郭麗巖分析,隨著跨週期宏觀調控各項舉措精準到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持續釋放,經濟工作協調性進一步增強,國民經濟供需迴圈、產業迴圈、市場迴圈進一步暢通,穩定物價總水平的基礎將更加牢靠。

  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能不能保持基本穩定?

  豬肉24.18元一公斤、活鯽魚20.33元一公斤、青椒7.21元一公斤、菜花7.29元一公斤……據農業農村部監測,11月12日至19日全國多數農產品批發價格環比小幅上漲。

  業內人士分析,主要受汛情、季節性消費因素影響,加之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壓力傳導至部分日用消費品,物價漲幅有所擴大,但從長期來看,我國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保供穩價底氣足。

全球通脹壓力下,我國物價走勢如何?

11月18日,遼寧大連一家生鮮超市的售貨人員為顧客切分肉品。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物價走勢主要受供求影響。從當前供給基本面看,糧食、蔬菜、豬肉等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價格不存在大幅上漲基礎。

  “地裡有貨”——夏糧和早稻均實現增產,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國在田蔬菜面積1.03億畝,同比增加400萬畝;新生仔豬數量每月保持在3000萬頭以上,預計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上市肥豬量還會明顯增長。

  “庫中有貨”——當前糧食庫存總量處於歷史高位,小麥庫存可以滿足一年以上的消費需求;36個大中城市主城區及市場易波動地區成品糧油庫存保障能力達15天以上;各級凍豬肉儲備能夠滿足城區常住人口10天左右的消費量。

  “從運輸配送看,儘管當前已經進入冬季,部分地區出現降雪天氣,區域性地區疫情散發,但我國產銷銜接、道路運輸、終端配送都十分暢通,不用擔心因運送不暢導致供應不穩、價格上漲等問題。”郭麗巖說。

  記者瞭解到,隨著各項保供穩價措施落實到位,以及秋冬蔬菜茬口轉換逐步完成,加之近期天氣晴好、氣溫回升,葉類菜上市加快,蔬菜價格已出現回落,其中前期漲幅較大的鮮嫩蔬菜價格降幅明顯。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會不會向其他日用消費品傳導?

  與“菜籃子”價格溫和上漲不同,工業生產者價格持續走高。10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13.5%。今年以來我國PPI漲幅持續擴大。

  “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性影響以及國內煤炭、金屬等部分行業供給偏緊,PPI漲幅有所擴大。”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說。

  受此影響,家裝等多個行業近期出現價格上漲,顯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壓力正向部分終端消費品傳導。業內人士普遍預計,10月PPI同比漲幅很可能已達到年內最高值。

  針對前期煤炭價格大幅上漲問題,有關部門正大力推進煤炭等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全國煤炭產量和市場供應量持續增加,電廠和港口存煤加快提升,動力煤期現貨價格大幅回落。

  截至目前,鄭商所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價格、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現貨平倉價、晉陝蒙主產區煤礦坑口價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

  受煤炭價格大幅下降帶動,近期鋼材、鋁、玻璃、紙漿、甲醇及煤化工產品等價格也大幅回落,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明顯緩解。

全球通脹壓力下,我國物價走勢如何?

  這是11月23日在位於鄂爾多斯市的淮河能源西部煤電集團色連二礦罕臺川集裝站拍攝的正在裝煤的列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強化供需雙向調節,組織多批次國家儲備投放;加強市場監管,遏制過度投機炒作;做好預期管理,研究和適時出臺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後的接續政策……我國有豐富的政策工具應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並已取得部分成效和經驗,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向其他日用消費品傳導。

  雖然還有部分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價格仍在高位執行,但因產業鏈條長、市場競爭激烈,傳導影響逐步衰減,終端消費品價格變化較為有限。“從近期漲價的一些消費品看,大多數企業自行消化了部分漲價壓力,終端產品漲價幅度並不大,不必過度擔心原材料價格傳導影響。”郭麗巖說。

  展望今年後期和明年,我國居民消費領域商品和服務供給充裕,尤其是糧油、肉蛋奶、新鮮蔬果等重要民生商品,以及煤炭等基礎能源供應總量充足,能夠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生活需要,物價水平總體將繼續保持平穩執行態勢。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60 字。

轉載請註明: 全球通脹壓力下,我國物價走勢如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