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粽子經濟風雲再起,大品牌跨界扎堆,新國標下賣粽子真是好生意?

由 伯國平 釋出於 財經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每次到了端午節除了大家心心念唸的放假之外,最受關注的無疑是端午節的美食了,無論給地習俗如何是菖蒲還是鹹鴨蛋,粽子肯定是最重要的,又到了端午節,各大品牌的粽子再次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我們到底該怎麼看當前的粽子經濟的興起呢?在這個大品牌跨界扎堆的時候,賣粽子真是一個好生意嗎?

一、粽子經濟風雲再起

據新京報的報道,相比於去年,今年的端午節早了近半個月,很多粽子生產廠商早早便忙碌了起來。據瞭解,全聚德早在今年3月便開始為端午節備貨了。

生產粽子已有20多年曆史的杭州知名食品品牌“知味觀”,也表示早在4月中下旬就已經開始生產粽子。“必須趕在銷售高峰之前就有充足的備貨量。”知味觀總經理助理唐增祿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在招股書中,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嘉興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鄭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桃李麵包股份有限公司等均被五芳齋視為主要競爭對手。而從生產端來看,近年來,很多餐飲企業、零食品牌紛紛進入粽子市場,尤其是奈雪的茶、喜茶、文和友等網紅品牌也入局了。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5月20日,奈雪的茶推出端午粽子禮盒,產品已在奈雪的茶天貓旗艦店、微信小程式上市。

跨界的有何止上面所說的這些品牌,根據中國經營報的報道,在粽子這條賽道上,有不少跨界品牌在口味創新方面下足了功夫。星巴克今年推出了“竹影檸香星冰粽”“黑巧榛榛星冰粽”“芝芝鹹蛋黃星冰粽”“大溪地香草冷萃風味星冰粽”“禪韻桃桃星冰粽”五種新品,融合了星巴克的飲品及甜品風味,同時推出相關禮袋,吸引消費者購買。

百事可樂聯名真真老老推出“百事皆可粽”,採用可樂浸泡的糯米,包裹可樂爆漿流心。不少消費者打趣:“甜黨和鹹黨都沉默了。”,根據相關媒體報道,大董做了大董烤鴨粽,桂滿隴做了江南梅乾菜扣肉烏米粽、荔浦芋泥燕麥烏米粽、金貴陳皮洗沙烏米粽,貴州當地品牌“劉姨媽”做了辣子雞粽、引子鮮肉粽,元祖食品做了藤椒牛肉粽,唐餅家做了茶樹菇老鴨粽,谷牧春做了新疆酸奶粽。

不過,國家也適時推出了新國標,市場監管總局26日釋出《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根據這一強制性國家標準,粽子、月餅的包裝層數最多不能超過三層,包裝材料不得使用貴金屬和紅木材料。

二、賣粽子真是好生意嗎?

每年到端午時節,伴隨著粽葉飄香,粽子也成為眾多家庭日常餐桌上的必備,不過一般情況下,粽子大部分都是甜鹹二黨,甜口的多是豆沙、紅棗,鹹口的多為鹹肉、蛋黃,但是今年的粽子江湖卻顯得與眾不同,我們到底該怎麼看當前粽子江湖的大規模競爭?粽子是怎麼回事?

首先,粽子多元化已經成為了當前市場發展的大勢所趨。這些年,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對於我們最傳統的食物粽子有了更多的需求,根據去年新民晚報的一則報道,在五芳齋推出的傳統粽子禮盒銷量中,Z世代的購買量只佔了6%,但是五芳齋與王者榮耀出的聯名款粽子禮盒,Z世代的購買量一下子提升到了25%。

面對著年輕消費者越來越個性化、多元化、創新化的需求,當前的各大市場上生產者已經開始全面推動市場的佈局,對於當前的市場生產者來說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還只是追求那些傳統的口味粽子無疑難以被當前的消費者所認同,所以大多數企業都開始不斷地討好消費者,甚至不惜從消費者的口味中去發明所謂的新品粽子。

我們看到今年如此多品類的粽子,就是在當前市場的發展過程中不斷適應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需求所必然的一個產物,也是市場不斷推動消費轉型的過程。

其次,粽子也成為今年各大品牌跨界求生的抓手。如果說,粽子口味眾多是不少廠商為了進一步討好消費者,擁抱消費者新需求的產物的話,而大量的跨界品牌出現,其實也是當前經濟環境發展的必然結果。今年的市場由於疫情的影響,不少知名的餐飲消費企業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而本身就類似於預製菜,又有相當長的保質期,還不會受到場地限制的粽子無疑成為了不少品牌青睞的品類,所以我們看到眾多的餐飲品牌可能很多都和粽子沒有太大關聯度的品牌都在不惜代價打造屬於自己的粽子產品,目的是透過粽子這個品類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透過粽子經濟來給自己的業務提供一定的市場收益,從而彌補受到疫情所帶來的收益不足的影響。

而且對於各大餐飲品牌來說,粽子也的確是少數利潤水平足夠高的單品,五芳齋招股書顯示:“粽子行業毛利率整體處於較高水平。從上市公司三全食品和桃李麵包披露的資料來看,自2012年以來,粽子行業平均毛利率水平在 40%上下波動,整體波動在合理範圍之內。”對於餐飲企業而言,如果粽子能做好的話,只要能夠藉助這個優勢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給自己的企業帶來不錯的收益,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粽子無疑是少數能被市場普遍看重的市場品類。

第三,新國標下賣粽子真是好生意嗎?不得不說,在去年五芳齋衝刺上市的時候我們就在討論粽子的市場邏輯,說實在雖然粽子利潤水平不低,而且本身也有足夠的市場銷量,但是賣粽子真不一定是一個好生意:

一是粽子的消費時間段有些過於狹窄。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粽子是一種消費時間段非常狹窄的當季商品,除了江浙等少數地區有長期吃粽子的習慣之外,大部分的地方吃粽子都只是端午節這短期內的一種消費需求,甚至很多家庭買粽子也就是端午節的一種象徵而已,真正的消費量相當低。

二是粽子的消費門檻極低。很多家庭如果有老人的話,或多或少都有包粽子的手藝,對於粽子來說,其實是一個門檻極低的市場,市場幾乎沒有護城河,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各大品牌來說進入粽子賽道進來分一杯羹,進入容易做好太難,如果想做好還想賺錢無疑是更難的一件事。

三是粽子禮盒的逐漸理性化讓賺錢也不容易。原先粽子雖然本身不貴,但是很多粽子被包裝成為禮盒之後往往能賣上高價,所以粽子禮盒往往比粽子更賺錢,但是在新國標的情況下,粽子禮盒想賺錢變得越來越難,在精簡包裝的情況下,粽子的利潤空間還被進一步壓縮。

因此,對於當前的市場來說,各家憧憬透過粽子來賺錢甚至來獲得更多的收益無疑是相對困難的事情,雖然大家都想著透過粽子賺錢,不過目前來看可能遠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