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虎嗅汽車組
作者丨周到
編輯丨張博文
頭圖丨IC photo
“江山靜好,歲月無聲。”這可能是如今許多人最樸素的願望,但形勢的變化並沒有給大家更多的希望,具體到許家印身上恐怕更是如此。
5月18日下午,新浪財經發布訊息,稱恆大汽車將無限期推遲電動汽車的預售。對於該訊息,虎嗅向恆大方面求證,對方稱目前暫無回應。對於此前宣佈即將在6月量產的恆馳5是否能像此前曝出的訊息那樣,如期在5月20日展開預售,恆馳汽車公關部並無回覆。
按照此前的訊息,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曾在3月22日的內部會議上提出要求:“大幹三個月,6月22日一定要量產恆馳5,為恆大汽車的健康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然而不到兩個月後,這款已經有展車到店的新車卻被傳出將無限制推遲預售,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實際上圍繞恆馳5的預售,該公司已經在5月起展開了密集的市場活動。在5月15日“國際家庭日”,恆馳汽車在其官方微博@恆馳 宣佈將在天津和廣州的展示體驗中心舉辦“到店打卡賞車得好禮”的活動。與此同時,在深圳、重慶、成都、海口和紹興等地的恆大樓盤,恆馳都舉辦了以業主為目標群體的恆馳5靜態體驗活動。
當前,恆馳5已經陸續到達其位於廣州、深圳和天津等地的門店,一些汽車媒體已經在疑似恆大汽車的引導下對車輛進行了靜態實拍。而在更早先的4月21日,許家印在大批高管和員工的簇擁下,許家印靜態體驗了新車的造型、內飾以及智慧座艙等功能。在隨後的點評中,他表示這款車:“漂亮、真漂亮。”
但恆馳5與恆大汽車的發展之路,可謂是磕磕絆絆。在2021年8月10日,恆大汽車在港交所釋出公告,稱公司正在接觸幾家潛在獨立第三方投資者探討有關出售公司旗下部分資產。而到了10月13日,《晚點LatePost》就曝出由於拖欠裝置供應商款項,恆大汽車天津工廠的生產線改造工程已經停滯。但在同期,該公司依舊在天津召開了合作伙伴大會,其總裁劉永灼在會上提出“大幹三個月,天津工廠恆馳首車下線”。
不過,這次的“大幹三個月”顯然比許家印的那一次來的靠譜。在12月30日,恆大官宣了恆馳5在天津工廠正式下線。不過這臺車只是掛著“通線除錯車”的銘牌,並不是交付給使用者的量產車。據推測,這款車還只是用作生產驗證的PT車,距離真正交付使用者的商品車還有相當漫長的過程。
對於恆大集團來說,汽車業務扮演著重要作用。許家印曾在2021年10月放話稱,“10年內實現由房地產業向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轉型。”實際上,恆大集團在汽車領域的“撒錢”行為一度引發了行業熱議。
恆大對造車有興趣最早可追溯至2018年。在6月25日,恆大以67.47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從而獲得45%的Smart King公司股份併成為FF第一大股東。彼時,許家印和賈躍亭一度走得很近,但最終卻因為FF的主導權發生了爭執。在當年的10月8日,FF聲稱恆大沒有履約按時支付投資款項,並對後者發起了仲裁。隨後,許家印與恆大被迫出局。
2019年3月,恆大集團以5億元的價格收購泰特機電有限公司70%股份,後者持有荷蘭e-Traction公司的全部股權。這家外國公司擁有全球領先的輪轂電機技術。不過在2021年11月,陷入流動性危機的恆大集團又以2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452.04萬元)的價格將該公司“賤賣”給了英國電機制造商Saietta集團。
在2020年6月,恆大還以3.795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NEVS(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進行全資控股。按照當時的規劃,後者將為恆馳1提供研發支援。不過,當恆大陷入困境後,又選擇將國能汽車的瑞典公司出售。在恆大原本的收購後,國能汽車的瑞典部分轉型為設計與諮詢公司。但這項出售並不影響國能汽車天津工廠的生產資質問題。要知道,對於國能汽車在天津的工廠,恆大起初並不熱衷。實際上有媒體引述內部人士的觀點稱,”相比天津,恆大在上海和廣州基地的投入要大得多,採用更先進的工廠裝置和技術,造價不菲“。
不過,國能汽車的天津工廠在2017年獲得了造車資質,這就讓著急要實現新車量產的恆大汽車動了心。最終,恆馳5在天津工廠用國能的資質上了工信部的公告,並最終在這裡實現量產。
儘管“恆馳5無限期推遲預售”的傳聞還未被最終證實,但筆者推測這類風波的出現與當前汽車供應鏈行業的停工與物流停擺有著直接關係。以中國乃至全球汽車供應鏈巨頭博世為例,其在5月16日的釋出會上就透露,博世中國的各業務板塊目前的整體產能為30-75%之間。而由於該公司的部分2級乃至3級小供應商沒有復工復產,導致其部分業務無法恢復生產。
實際上,受制於恆大汽車的整體研發進度以及供應商情況的變化,恆馳5在產品引數層面已經進行了部分調整。在2021年的上海車展上,恆大汽車宣佈恆馳5將擁有700公里以上的綜合純電續航。但在今年3月13日的工信部車輛產品資訊的目錄中,這款車即使在相對來說最為“虛標”的CLTC工況下,續航里程也僅為602公里,堪稱嚴重縮水。
但即使產品引數縮水,恆大汽車好歹也跌跌撞撞地走在了最終預售與交付的大門前。儘管又一次遭遇劫難,但我們衷心希望許家印和恆大的造車之路能夠繼續走下去,哪怕多走一步。畢竟,中國汽車產業已經不需要又一條壞訊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