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張正陽、施蘭茶:印度為何屢對小米下狠手?

由 万俟傲白 釋出於 財經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張正陽、施蘭茶】

當地時間4月27日,隸屬印度財政部的執法局釋出公告,以“小米科技印度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匯款”為由,扣押小米公司賬戶內555.1億盧比(約合人民幣47.9億)的存款。

執法局公告稱,2015年至今,小米(印度)以“匯出專利費用”為由,匯出555.1億盧比外匯至三個不相干的外國實體。據此,執法局根據1999年頒佈的印度《外匯管理法》,扣押小米(印度)公司銀行賬戶內等額財款。

在中印關係仍在低位徘徊,而莫迪政府近年又頻繁對華經貿示強的背景下,這一事件迅速引發多方高度關注。

4月30日,小米(印度)在其官方推特發文稱,“小米(印度)支付的這些版稅用於旗下印度版產品的技術和智慧財產權費用,小米(印度)支付此類版稅是合法的商業安排”,並表示將積極配合印度政府,早日解決誤會。隨後,小米(印度)選擇在南部卡納塔克邦高等法院對印度執法局的決定提出質疑。

5月5日,有媒體報道在聽取了小米律師的意見後,一名法官擱置了執法局的決定,後續報道稱法官Hemant Chandangoudar針對印度監管機構查封小米資產釋出了“暫停指令”,前提是小米得在日常經營活動範圍內使用該賬戶,法院將於5月12日對該事項開展聽證會。

令據路透社7日披露的一份法庭檔案顯示,小米(印度)稱, 該公司前總經理馬努·庫馬爾·賈因和首席財務官薩米爾·拉奧及其家人在接受印度執法機構詢問時,曾遭到“身體暴力和脅迫威脅”。

相關新聞報道

目前,事件仍在持續發酵中。

印財政部為何再次發難

就公告內容來看,莫迪政府此輪針對小米制裁的核心問題是認定其匯出版權費用的行為違法。

其實,在國際貿易中,匯出版權費實屬正常操作。小米(印度)公司在印本土生產銷售的商品中含有印度境外其他公司提供的授權技術,因此小米(印度)公司在當地銷售產品時,就需要以專利授權費的形式,向技術提供方上繳一部分利潤。

然而,在跨國貿易實踐中,這種做法一方面是跨國公司經營所需的必要操作,但另一方面,這在特殊情況下也是跨國公司進行合理避稅、實現財務安排的重要手法。

這種手法在業內被稱為“內部轉移定價”,即跨國公司透過在海外其他具有稅收優惠的地區,指定或設定一家技術公司為當地企業提供技術支援,再將當地企業所得收入一部分以版稅形式向該技術公司轉移。透過這種手法,部分收入稅款就轉移到海外其它地區繳納,再利用海外地區優惠稅收條件,最大程度將利潤留在跨國公司手中。

此次印度財政部公告稱,小米(印度)在匯款時向銀行提供了誤導性資訊,指出儘管小米(印度)向三個外國實體繳納大筆版稅,但卻從未收到任何實質性服務,純粹是以此為由將資產向海外轉移。印度官方認為小米公司透過非法運作轉移收入,以規避繳納所得稅,因此決定扣押小米(印度)公司資產,以迫使其補繳印方所認定的稅款。

不難看出,小米事件的核心癥結其實是稅務問題。

誰是誰非,真相還需進一步調查

事件發生後,小米(印度)公司很快澄清,宣告其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合情合理,且對相關金融機構陳述完全準確,並嚴正抗議印當局扣押資產。

小米(印度)表示,其支付的版稅完全用於旗下印度版產品授權技術和智慧財產權費用,完全是合理的商業安排。這一表態抓住了事件的關鍵,即匯出外匯具有合理性,並沒有發生假冒匯款,向銀行提交的相關材料即“同期資料報告”也完全詳實準確。

作為港股上市公司,小米公司接受嚴格正規的內外審計,出現謊報合作方、假冒版權費從而進行非法匯款的可能性較低。同時,作為一個長期投資印度市場的科技企業,小米公司應當也會在構成收入的各個環節中——包括產權和專利領域——較為精確地呈現價格。同時這也表明,即使小米可能存在專利費用過高的問題,這也需要印度官方拿出相應資料舉證支援。


在國際貿易中,各國政府針對跨國企業內部轉移定價問題都會採取一定措施,有時也會在依據充足、證據充分的情況下對“稅收分配不合理行為”進行執法監管。

2014年,中國政府依據中美《雙邊預約稅收定價協議》,判定微軟美國公司與微軟中國公司之間存在著不合理的內部轉移定價現象,使微軟美國公司得以截留大量利潤,嚴重違反協議中對中美雙方的稅率期望,據此要求美國政府向微軟退稅,並向中國政府繳納相應額度的稅款。最後,微軟最終補繳稅款。

這可謂是早有正面典範。

反觀此次印度財政部給出的理由,並非小米(印度)公司匯出金額過大或專利費用設定過高,而是直接判定小米(印度)公司向“未接收其服務”的境外實體進行了非法匯款,而這樣的制裁顯然需要更為過硬的證據。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2年1月5日,印度財政部就在一份宣告中表示已向小米科技印度私人有限公司(Xiaomi Technology India Pvt.)發出三份通知,向其追繳65.3億盧比(約合8800萬美元)稅款。

印度財政部當時給出的說法是,小米(印度)向高通和小米移動軟體公司匯付特許權使用費和許可費,而這些費用未計入其進口商品的交易價值中。宣告還稱,小米及其合同製造商也未將進口的MI品牌手機及其零部件的特許權使用費計入該產品的應評稅價值。

既然印度財政部聲稱小米“不計價值”就能奏效,那為什麼又要“假冒匯款”呢?可見,事實可能並非印度財政部描述的那樣簡單。

印度為何如此著急收稅

儘管此次事件真相如何還未可知,但就目前公佈的資訊來看,印度財政部在技術細節不明、具體罪狀不詳的情況下就直接凍結資產,不免顯得有些操之過急。

就算是“內部轉移定價”,蘋果、三星這樣的跨國巨頭在全球貿易中透過內部運作,轉移大量利潤的行為早已是公開的秘密。然而,如果審視此次事件裡印財政部的表態,就不難發現,其並未有將針對小米(印度)的行為推廣至整個行業,並進行大範圍專項整治的意思。

在跨國查稅的問題上,愛爾蘭沒有放過蘋果這條大魚,而印度政府始終瞄著小米打,這背後的政治意圖可謂昭然若揭。

印度政府此番為何火急火燎向中方企業找補稅款?恐怕可以從三個角度來解釋。

首先,印度國內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復甦依賴大量財政投入,政府資金承壓。

一方面,龐大基建需求刺激財政預算連年擴張,赤字風險加劇。

莫迪在2019年再次以席捲之勢贏得大選後,提出“用五年時間將印度打造成五萬億美元經濟體”的號召。這一計劃背後的關鍵部分在於,莫迪政府許諾未來將投資10萬億盧比用於建設、翻新基礎設施。此後,印中央政府預算資金便連年走高。

而事實上,考慮到印領土面積和基礎設施現狀,10萬億盧比顯得杯水車薪。2021年,印度鐵路建設預算達到1.17億盧比,但修建里程不足整體目標的10%。這樣算來,就算再追加10萬億盧比,莫迪也難以在任期內按時完成全國鐵路電氣化的目標。

資料圖來源:路透社

2021年8月15日,莫迪再推100萬億盧比的超級基建計劃,目標直指數字化管理平臺與基礎設施網路。大餅畫成這樣,預算必然超額,2022-23財年印度財政赤字預計將達到6.4%。面對激增的財政壓力,莫迪政府自然將目光投向稅收領域,因此大力稽查倒追往期稅款的行為並不奇怪。

另一方面,經濟復甦勢頭減弱且帶動性有限,急需財政加碼。

雖然面臨新冠疫情疊加俄烏衝突的壓力,印度出口仍大幅增長、稅收佔比達到歷史最高,已初步呈現全面復甦的態勢。然而,2021-22財年三季度印度經濟復甦勢頭減弱。

南亞研究小組的宋子揚、施蘭茶曾撰文分析指出,此輪印度經濟復甦以補償性增長為主,並且嚴重依賴外部需求和財政政策刺激。如今,恢復性增長的動力正在減弱,而財政投入的邊際效益遞減,同時發達國家也正在退出寬鬆政策,甚至大機率將加息。這表明,印度維持增長勢頭難度較高,只能依賴政府財政發力,而這恰恰需要更多“創收”手段作為支撐。


其次,稅制改革統一央地稅收減少復稅收入,需要加強稽查以彰顯成效。

2017年,莫迪推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GST稅制改革,首先在全國範圍內統一了稅種。這一舉措雖擴大了稅收的抵扣範圍,增強了企業的產品成本優勢,有利於印度經濟發展,但稅制改革取消了許多重複稅種,也降低了平均稅率,導致政府財稅收入降低,因此國內對於這一改革成效也長期存疑。

這使得印度中央政府承受巨大壓力,一方面期望透過降低稅率刺激經濟以增加稅基,另一方面透過加強稅務增繳彌補短期財政收入缺失,同時彰顯改革對於國家稅收產生的正面影響。

再次,民族主義裹挾“自力更生”政策,使全印上下樂見中資企業遭受打壓。

2020年5月12日,莫迪在全國電視講話中宣佈推出總金額20萬億盧比的經濟刺激計劃。他表示,其核心目的是藉助疫情影響推動對華產業鏈脫鉤,透過大力改革發展本土產業,讓印度成為“自力更生”的經濟強國。

然而,隨著產品質量與工業水平的硬性差距照進現實,印度本土產品遲遲難以獲得市場青睞,這一“自力更生”政策迅速被不滿的民族主義情緒裹挾,異化為政治干預與地方保護。

2020年6月中印再次發生邊境衝突後,雙邊關係進入冷戰以來的最低谷。此後,莫迪政府以維護國家資訊保安之名,行經濟民族主義之實,開始瘋狂打壓在印中資網際網路企業,陸續封禁TikTok等一批知名社交媒體應用。印度本土社交媒體吃下中資企業市場份額,使用者規模不斷擴大、屢創新高,開始進入發展快車道。

在這種狀況下,嚐到甜頭的莫迪政府自然可能將目光投向中資企業盤踞的手機行業。根據第三方統計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資料,2020年,在印度政府持續高壓和印度手機市場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小米在印銷量依然保持增長,以26%的市場份額佔據市場第一,這使其更易淪為莫迪政府打壓的物件。

2021年以來,莫迪政府多次突擊審查小米稅務,並屢屢威脅進一步制裁。同時這場查稅風暴還波及其它在印中資手機企業,這表明莫迪政府意圖強力遏制中資企業在印手機市場份額。

資料圖來源:印媒

然而,事不遂人願,Canalys報告顯示,2022年一季度小米在市場增長率暴跌24%的情況下,依然佔據市場頭名,更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政府打壓小米所爭取到的市場空缺被另一家中資手機企業realme迅速填補,後者以40%的增長率躍升至市場份額第三名,成為當季最大黑馬。

儘管市場一次次證明,經濟民族主義干預絕非正道,而產品競爭力才是獲得市場青睞的根本原因,但莫迪政府仍在繼續大肆炮製渲染對華示強。可以說,當前全印上下都瀰漫著詛咒中資企業失敗、本土產品取而代之的情結。在這種背景下,打壓小米無疑是烈火添柴,既能增強莫迪政府經濟民族主義強人的形象,也迎合著印度對於“自力更生”的想象。

結語

總體來看,這次小米事件只是近年來莫迪政府謀求經濟“自立更生”、對華產業打壓與脫鉤等一系列強勢舉措的縮影,此中不難窺見印財政部門手段不斷更新、態度日益強硬,在印中企受印度對華心態的影響不斷加大。

而印度各地對稅法的理解本就不一,業務標準更是朝令夕改,在普遍性違法、選擇性執法的模式下,印當局發現所謂“經營違法”的情況並非難事。

現在看來,只要印度仍在自尊與自卑、強力與無力的矛盾中反覆掙扎,仍在民族主義的敘事中沉浸,印度政府每次擾動市場,中資企業恐怕都要遭受波折,甚至首當其衝。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