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10月27日文章,原題:現在就稱之為拜登-特朗普關稅吧 美國總統拜登已經取消了前總統特朗普的一些破壞性關稅,但還不夠,這些關稅仍在對經濟造成損害,消費者和製造商仍然在為關稅買單,只有少數公司從中受益。調查機構所做的一項研究發現,從2018年3月到2022年8月,對進口鋼鋁徵收10%的關稅讓美國飲料製造商損失了17億美元。在這17億美元中,約93%被美國和加拿大的國內鋁生產商和冶煉廠透過漲價攫取,只有約1.2億美元迴流到了美國政府手中。
事實上,飲料罐中超過70%的鋁是由回收的廢金屬製成的,這些廢金屬並不受關稅限制。然而,這些關稅仍然增加了飲料製造商的成本,因為它們讓國際鋁價上漲,從而讓美國內鋁價也跟隨上漲——這就是關稅帶來的連鎖結果。
這一系列的原材料漲價,令美國製造商不得不面對生產成本的上漲。為了保住利潤,他們隨即削減了工作崗位,並透過漲價將成本轉嫁給了消費者。美國稅收基金會最近的一份報告估計,取消“232”關稅(編者注:特朗普根據《貿易擴張法》第232條,對進口的鋼鋁徵收的關稅)將使美國的GDP增長約0.02%,並創造約4000個就業崗位。
報告稱,這項估計是非常保守的,部分原因是沒有計算取消“232”關稅後其他國家也對美國取消關稅的影響。事實上,當前美國政府對進口鋼鋁徵收的29億美元關稅收入低於2018年未施行前的50億美元,可見這項稅收對美國的負面影響。稅收基金會表示,關稅會改變貿易流動,為競爭對手開啟大門,從美國公司手中奪取市場份額。
由此可見,特朗普關稅存在時間越長,對美國經濟的傷害越大,拜登政府若遲遲不取消這項關稅,它就越應該被稱為“拜登-特朗普關稅”。(作者是《華爾街日報》編輯部,王鵬傑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