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破罐子破摔已成事實,而且似乎已經知道美元這一次在亞洲不僅要撈,還是大手筆,乾脆妥協,屢屢說要管管,遲遲不敢行動,沒辦法美國不點頭。
稍微有點自主權的韓元也逃不了成為今年亞洲第二慘貨幣的命運,年初至今跌幅超過17%並且逼近1400關口。
不過論到資本外流,韓國流出的一點也不遜色於日本,今年上半年,超過100億美元離開了韓國股市,與此同時上個月,外國債券投資出現一年零八個月以來的首次淨流出。
即便如此,韓國目前也打算硬著頭皮找美國,根據韓國官員說法,尹錫悅
近期去美國打算求拜登,讓韓元和美元再來一次貨幣互換。
上一次是前年3月韓國向美國借了600億美元,不過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到期了,這還沒過多久又得借。
對於貨幣互換這玩意,好處確實很多,不僅能夠降低交易成本,也能又有效應對匯率風險。
但是怎麼可能沒有壞處?舉個例子:韓元與美元貨幣互換100億美元價值,相當於韓國借美國100億美元,同樣美國也借了韓國相當於100億美元的韓幣。
一般來說貨幣互換的期限和利率都是提前商量好的,而且利率一般是指貸款利率,2020年韓國借美國600億美元,當時美國平均貸款利率3.25%,同期韓國的貸款利率2.25%,隨著美聯儲加息利率提高到了5.5%,而韓國貸款利率為3.5%,息差擴大了1%。
意味著倘若現在韓國與美國貨幣互換,到期以後就得多付美國1%的錢,再算上韓國今年損失了270億美元外匯儲備,相當於韓元被美元兩頭割。
那麼韓國有沒有辦法?面對美元升值,韓國沒有辦法,韓元的命已經定了,但是能不能緩解,方法是有的。
這裡面涉及一個事情——今年韓元身處險境除了因美元壓迫外,還有一個就是貿易逆差,8月規模達到近95億美元水平,創下歷史最高。
另外,截至8月韓國已經連續5個月出現逆差,金融危機以後這是頭一回。原因很簡單:出口減少,進口成本增加。
細分之下,主要是半導體相關的電子裝置賣不動了,而其主要的市場在中國,這裡面關鍵是現在我們和韓企合作很謹慎。
這老弟在美國主導的IPEF很活躍,立場也搖擺不定,一般是很聽美國話,一邊又說需要中國市場。
所以,韓國已經連續四個月對中國貿易逆差,這可是建交以後頭一回,疊加上能源進口成本下不來,想不貿易逆差也難。
未來,假如在進口問題上,韓國和美國一起搞事情,無論買石油還是天然氣或者其他能源,屆時成本相低也低不下來,美國若再強迫加入俄石油價格上限,那更玩完。
發力點只能想辦法增加出口,尤其是對中國出口,務實的事情多做一些,貿易能賺錢了,經濟有支撐了,韓元抵禦貶值才有動力,不然一蹶不振必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