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廖蒙)2022年下半年以來,央行縮量操作逆回購,讓7月公開市場操作備受關注。
據央行官網訊息,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7月15日央行開展1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均與此前持平,分別為2.85%、2.10%。因7月15日有1000億元MLF到期和3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到期,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將時間線再拉長一點,7月11日至7月15日的一週裡,央行共計進行了150億元逆回購操作和1000億元MLF操作。而本週有150億元逆回購和1000億元MLF到期,本週整體零投放零回籠。
7月4日以來,央行將7天期逆回購規模自此前常規化的100億元縮量至30億元,市場對於央行降槓桿、縮量MLF操作已有預期。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央行本月MLF依舊延續了此前三個月的平價等量操作。
對於央行連續平價等量操作MLF的原因,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出,4月以來,在央行全面降準、上繳結存利潤、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持續發力、財政支出加快等多因素影響下,市場資金利率持續大幅低於政策利率中樞。市場流動性一直處於較為充裕的狀態,無需MLF加量補水。
溫彬表示,鑑於資金面持續寬鬆和央行縮量投放逆回購,市場此前預期此次會小幅縮量續做MLF,進一步引導資金利率向政策利率迴歸。但考慮到作為中長期的流動性投放工具,MLF縮量會比逆回購縮量釋放更強的緊縮訊號。在當前經濟復甦基礎仍不穩固、疫情仍在點狀出現、房地產區域性風險事件發生等環境下,MLF等量續做,有助於呵護經濟修復程序和穩定市場預期。
“近期公佈的金融資料顯示,M2同比與社融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國內貨幣供應量基本適度,企業與居民的信貸需求穩步回暖。同時,近期海外市場波動劇烈,央行政策短期轉向觀望。”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補充道。
另一方面,央行每月15日公佈的MLF操作規模及利率,與每月20日公佈的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密切相關。本月LPR如何走?周茂華認為,本月LPR報價參考基準大機率繼續維持穩定。一方面本月MLF政策利率保持不變,實體融資需求回暖,結構最佳化,央行短期在利率調整方面轉趨觀望;另一方面,複雜內外經濟環境下,部分銀行面臨的息差壓力較大。
溫彬對此持有同樣觀點。在溫彬看來,銀行淨息差承壓,短期內LPR報價再次下調的機率不大。3月以來,各城市自主下調房貸利率動作不斷。5月5年期LPR報價下調15個基點,幅度超出預期,已在較大程度上透支了銀行負債端改善帶來的業績空間。在當前信貸供需關係有所改善的環境下,出於穩定淨息差考量,銀行LPR報價再次下調的動力不強。
而在7月13日舉行的上半年金融統計資料情況新聞釋出會上,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也提到,銀行間市場存款類機構7天回購加權平均利率DR007,目前在1.6%左右,低於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流動性保持在較合理充裕還略微偏多的水平上。
未來央行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物價形勢等基本面情況,合理搭配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為鞏固經濟恢復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從趨勢看,央行降準降息仍在工具箱內,LPR利率仍有下調空間,主要是下半年國內經濟穩增長、穩就業仍不小。政策需要加大實體經濟薄弱環節、製造業、重點專案等重點新興領域支援,促進消費、投資加快恢復,加快供需恢復平衡。如果後續經濟資料顯示,消費、投資復甦進度不理想,可能進一步觸發央行動用降準、降息工具。”周茂華表示。
溫彬則認為,總體來看,在國內結構性通脹和經濟弱復甦的背景下,預計貨幣政策不會過於受通脹掣肘,流動性也難大幅收緊。但短期總量層面可能也不適宜大幅寬鬆,後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是主導,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支援實體經濟復甦,但資金利率或逐步向政策利率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