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行業悄然掀起基金經理“定投團”熱潮,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十餘位基金經理帶頭自掏腰包定投自管基金,並在網際網路銷售平臺上曬出投資賬單。在基金經理的帶領下,不少投資者進入了基金公司組建的“定投群”並“跟團”定投。
但此舉也引發一系列爭議,譬如基金公司如此操作的合規性、是否涉嫌誤導投資者等。受訪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的基金經理領頭定投行為已成為一種基金銷售手段,因此要向投資者明確自身的銷售立場,同時宣傳方式要合規,警惕“投教營銷一把抓”。
基金經理定投潮起
近期,基金行業掀起一陣定投風潮,而基金經理領頭定投成為最新熱潮。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至少已10位以上基金經理公開宣佈定投自己管理的產品。
最新案例為大成基金旗下基金經理劉淼。5月初,大成基金劉淼開啟定投計劃,承諾每筆份額至少持有三年。劉淼介紹,基於當前市場已處在“估值相對合理”的個人判斷,他開啟了對大成中證紅利指數基金的隔週定投。
今年最大基金經理“定投團”來則自華夏基金。華夏基金5月25日發起定投團活動,由12名基金經理和基金經理助理帶頭定投,該 “定投團”成員包括周克平、鄭澤鴻、楊宇、屠環宇、孫蒙、王澤實、榮膺、魯亞運、徐猛、呂佳瑋、夏雲龍、袁英傑等。他們每週定投金額在1000-10000元之間;基金經理同步釋出“定投日記”,曬出投資截圖,分享投資理念。
另一位來自建信基金的基金經理陶燦,5月18日宣佈啟動一項名為“圓弧計劃”的定投活動,從4月底開始,為期三個月,每天做定投5000元,定投他自己管理的基金產品。而早在4月,嘉實基金基金經理田光遠便啟動“雙稀”基金定投計劃,每週1500元定投其管理的稀土和稀有金屬主題ETF產品。此外,嘉實基金也在近日釋出了“微笑定投”品牌。
在基金經理帶領下,不少投資者加入定投大軍。來自某第三方平臺的資料顯示,截至5月,今年該平臺上以基金定投入市加倉的投資者已超千萬。另據知情人士,伴隨著4月底以來市場的震盪反彈,已有“跟團”定投的投資者這這波行情中有所收穫。
談及這波“定投團”熱潮興起的原因,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主觀原因是基金公司更喜歡定投客戶,因為該類客戶特徵往往是投資經驗成熟、盈利體驗好、資金申贖穩定、投資心態好;客觀原因是今年市場寬幅震盪,使用者申購量不佳,是推廣定投、吸引長線資金的好時機。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階分析師姚慧博士則分析稱,“我們覺得一來是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盪下跌,5月之後指數出現止跌反彈跡象,但是投資者風險偏好仍處於地位,基金銷售難度增加。”
“其二,”姚慧博士進一步指出,“定投”作為一個非常“古老”的投資策略,在當前持續震盪市場中,它可能是普通投資者的較好選擇;其三,這種跟團定投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視為對基金經理自購政策的響應,即近日中基協釋出《基金管理公司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指引》,其中要求:“基金經理應當將不少於當年績效薪酬的30%購買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並應當優先購買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
記者瞭解到,即使目前部分基金公司尚未啟動基金經理定投團活動,也一直倡導和鼓勵基金經理購買自己管理的基金產品。例如長城基金就表示,除基金經理外,公司也一直鼓勵其他員工購買公司旗下基金產品,尤其遇到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公司內部還下發了全員自購倡議書,今年上半年也同樣作了內部自購的號召。
但長城基金同時強調,公司並未強制要求大家採用何種方式購入。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基金經理採用了定投方式,部分基金經理是根據市場情況分批買入。“同時,員工的自購,是基於自己作為一名投資理念相對成熟的基金投資者,對市場判斷和基金產品、基金經理瞭解的基礎上做出的,公司不加以自購產品上的限制。”長城基金相關人士介紹。
行業或存在爭議
從中國基金報記者業內採訪來看,基金經理一次性或者定投自家基金是“常態”,而此類宣傳模式行業內也有一些公司願意跟隨,存在類似計劃的打算,不過也有一些基金公司表示,內部對此模式存在爭議。
“基金經理定投行為屬於自購,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與持有人長期利益的一致性。”華南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專門建立定投官方微信群可能會過度渲染基金經理參與定投的事項,投資者很有可能會出現因信任基金經理專業性而忽視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是否匹配,盲目跟投的情況,存在一定的誤導性。
而另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參與定投、自購監管沒有禁止性規定,但關鍵宣傳方式要合規。例如:不提到某隻具體基金的說參與定投,僅作為投資者教育,但現在有些激進的情況。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階分析師姚慧認為,眾所周知,擇時是金融產品投資的最大難點之一,“定投”確實是簡化擇時選擇難題,同時幫助投資者克服因情緒導致的不理智買賣衝動的有效投資策略。基金經理現身說法,有助於更多投資者瞭解這種投資方式,是“投資者教育”的有效方式。
姚慧認為,基金經理非獨立的第三方的身份,決定了“基金經理定投團”這種現象只能被定義為基金銷售的一種手段,而不屬於證券基金投資諮詢業務,“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是非常普遍的銷售手段。
因此,姚慧認為,基金經理定投屬於自購,作為“銷售”手段,基金公司作為合法代銷機構,向公眾投資者宣傳推薦,使用基金過往業績,不涉及到基金投資組合具體比例和換倉資訊,應該是在合理範圍之內。但是,這種“定投團”方式非常類似專業人士直播帶貨基金,如果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不能向投資者明確基金經理非“獨立第三方”這一概念,確實非常可能因為投資者信任基金經理的專業性,而存在誤導的嫌疑。
滬上一位公募合規人士也認為,基金經理定投行為屬於自購,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與持有人長期利益的一致性。但專門建立定投官方微信群可能會過度渲染基金經理參與定投的事項,投資者很有可能會出現因信任基金經理專業性而忽視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是否匹配,盲目跟投的情況,存在一定的誤導性,業內需要警惕“投教營銷一把抓”。
對於基金經理帶頭定投的效果,也有提出質疑。“投資者其實需要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親身示範定投只能解決買的問題,相當於做到了買入時點風險的分散,但沒解決資產風險的分散問題,比如需要資產配置,分散到相關性低的基金等,也沒解決賣出時點的問題,投資者要不要跟投?依然沒解決問題,投資者依然焦慮。”華南一位公募人士說道,在買入時進行展示的基金經理能否在賣出時也坦然相告,這也是一個問題。
部分公募業內人士表示,更願意正面的去看待此事,但基金經理親自帶頭定投反映出另外一個問題。上述華南公募人士直言,基金經理關注投資者是好現象,透過親身示範定投的方式,也有助於引導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出發點都是好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位人士強調,基金經理的核心職責是管理好基金產品,為基金業績負責,這也是持有人收益的源泉。但基金業績不等於持有人收益,給投資者提供投資建議應該是投資顧問扮演的角色,由基金經理提供投資建議也有‘王婆賣瓜’之嫌。隨著基金投顧業務試點的展開,買方投顧將扮演這樣的角色,填補長期以來基金經理和投資者之間投資顧問服務的空白。”
震盪市場頻吹“定投風”
引導投資者合理投資
2022年A股市場震盪不休,這次背景下“小額多次”投資的基金定投模式成為各大基金公司營銷重點。不僅基金經理帶頭定投,也有其他的定投宣傳出現在各大朋友圈或理財平臺。
中國基金報記者發現,從目前一些大型基金公司的微信公眾號來看,不少基金公司頻頻推送基金定投的文章,以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為例,從3月份以來推送定投的相關文章超過10次。此外,還有廣發基金推出“木棉定投”、“超級定投家”投顧組合策略等。銀華基金更是推出“玉衡定投”子品牌釋出等,各大基金公司都用種種方式推薦基金定投。
所謂基金定投,是在不做最低點預測的前提下,透過分散每次買入的價格從而攤薄成本,緩釋追漲殺跌的衝動。“這個屬於投資記錄可以克服人性的弱點,在目前市場震盪之際可以讓投資者在市場相對低點分散小額佈局,在在底部積累足夠多的籌碼,爭取市場回暖之際能有較好的回報。”據一位基金公司營銷人士表示,因此各大基金公司都在推廣基金定投。
不過,也有人士建議,基金定投宣傳也要梳理理性投資、長期投資理念。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階分析師姚慧博士就表示,“定投”在當前持續震盪市場中,可能確實是普通投資者的較好選擇。它的優點是不需要考慮擇時,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投資收益被鈍化,因此它也並不是一個普世的投資策略,並不適合所有人,也並不適合所有場景。同時它並不解決基金選擇問題。
“我們認為對於投資者而言,最重要的始終是選擇同自身風險收益偏好及預期持有期限相適應的、歷史業績有保障的基金產品。根據《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基金公司在向投資者銷售基金之前必須瞭解投資人資訊,堅持投資人利益優先和風險匹配原則,根據投資人的風險承擔能力銷售不同風險等級的產品,把合適的基金產品銷售給合適的投資人。” 姚慧進一步表示。
而創金合信基金也表示,在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方面,考慮到資本市場的波動性,基金管理人需要立足長遠,不以短期的營銷為目的,為投資者提供專業、正確的理財觀點,幫助投資者集中系統、持續便利地獲取投資知識,認識投資風險,保持好的心態,樹立理性投資、長期投資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