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淺水水下采油樹系統開發專案在渤海海域錦州31-1氣田點火成功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圖
中新網天津7月18日電 (王在御 王君妍)記者17日從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獲悉,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淺水水下采油樹系統開發專案在渤海海域錦州31-1氣田點火成功,深埋於地下2000多米的天然氣氣龍透過水下采油樹系統穩定輸送到平臺火炬臂,單井試採氣量達31萬方/天,可供1500個家庭使用1年。
渤海油田是中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是中國北方地區對外開放的海上門戶和環渤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漁業、航運和油氣開發產業發達,海區多功能重疊。
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淺水水下采油樹系統開發專案在渤海海域錦州31-1氣田點火成功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圖
自2019年起,中國海油就著手開展淺水水下生產系統技術攻關,探索渤海油田新的開發模式,計劃透過水下生產系統來代替海面上的導管架平臺,從而實現在不影響航運等用海需求的情況下有效開發油氣資源。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鑽完井)喻貴民介紹,目前渤海有十餘個油氣區塊的儲量動用受到限制,淺水水下采油樹的成功研發應用,可釋放超過油氣儲量,將為渤海油田上產4000萬噸油當量貢獻十分重要的力量。
水下采油樹是水下生產系統不可或缺的核心裝置之一,它連線了來自地層深處的油氣和外部的油氣運輸管道,可以控制油氣的開採速度、實時監測和調整生產情況,就像是油氣田井口的智慧“水龍頭”。長期以來,全球僅有少數幾家歐美公司掌握水下采油樹的設計製造。
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淺水水下采油樹系統開發專案在渤海海域錦州31-1氣田點火成功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圖
自主研發中國首個淺水水下采油樹面臨著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的高難度挑戰。為此,中國海油組建了聯合攻關團隊,歷時三年,攻克了淺水水下生產系統技術難題,國產化率達到88%。
該水下采油樹總成長寬為3.3米,在高度上僅2.65米,整體重量24.8噸,相較於常規水下采油樹高度降低近25%,重量降低35%,具備緊湊型、輕量化特點,同時還專門設計了“全包裹”型外部的防護裝置,可有效避免漁網拖掛和船舶拋錨下砸等安全風險,更加適合淺水使用。整體設計理念在國際上處於領先水平,整套系統可以在海底正常執行15年。
中海油研究總院總經理米立軍表示,中國首套國產化淺水水下采油樹系統的成功自主研發,解決了渤海油氣開發的難題,還可為國內外其他海域同類型油氣田的開發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對於提高能源自給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完)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