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基於全球經濟復甦、產業供需格局以及市場對宏觀經濟向好的強烈預期,境外鐵礦石現貨指數大幅上行,帶動國內鐵礦石港口現貨和期貨價格走高。不過,在近日多部委、相關行業協會嚴查炒作和哄抬價格下,火熱的鐵礦石明顯降溫。
對於後市,多位專家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家在鋼鐵限產、加強鐵資源供給保障方面的決心和力度空前,未來鐵礦石供需結構將趨於寬鬆,價格中樞大機率將下移。同時,鋼鐵期現市場更應思考如何標本兼治,加強原料供應保障和建立更完善的定價機制,從根本上擺脫對境外進口礦石和境外指數的依賴。
多因素帶動價格上漲
鐵礦石作為基建設施的重要原材料,供需波動長期以來受宏觀經濟和政策雙重影響。近期,在全球經濟復甦、產業供需和市場預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境外鐵礦石指數、國內港口現貨價格大幅上漲,帶動國內期貨價格波動。例如“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多地銀行下調房貸利率,對基建、房地產等行業形成利好,加之具有對宏觀經濟向好、需求復甦的預判,從而提振了鐵礦石、鋼材價格。與此同時,近日美國公佈的宏觀經濟資料也顯示出經濟復甦態勢,美國1月份CPI同比增幅達7.5%,為近40年最高值,國際通脹超預期也對國際原油、金屬、礦產等價格起到一定支撐作用。
基於上述背景,相關鐵礦石指數、衍生品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Wind資訊資料顯示,2月10日,普氏指數已漲至153.75美元/噸,從去年11月份以來累計漲幅高達49%;新加坡鐵礦石掉期也從去年11月初的100.26美元/噸漲至目前的149.8美元/噸,漲幅49%。同期對比來看,國內鐵礦石期貨由628元/噸漲至833.5元/噸,漲幅為33%,低於國外指數、衍生品價格和國內港口價格。再從絕對價格看,2月11日,國內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較新加坡交易所鐵礦石掉期同期合約的價格低262元/噸,較國內港口價格(青島港超特粉)低25元/噸。無論是絕對價格還是漲幅,國內期貨均低於境外指數、衍生品和國內港口價格,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價格過快上漲的作用。
2月11日,大商所釋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的通知》,提示各市場主體理性合規交易,不得編造、散佈虛假資訊,不得擾亂市場交易秩序。大商所將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並上調部分鐵礦石合約的交易手續費率。
供需結構趨於寬鬆
近日,工信部等三部委釋出了《關於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堅決遏制鋼鐵冶煉專案盲目建設,健全防範產能過剩長效機制,加大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海通期貨邱怡宏認為,該政策將對鋼鐵供應予以限制,堅定大方向不改,逐步縮減鐵礦需求。
方正中期期貨鐵礦石研究員梁海寬告訴記者,國內1月份宏觀資料超預期,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導開始顯現,一度提振受國內需求影響較大的工業品板塊估值,鐵礦石價格隨之反彈。“但當前長流程鋼廠利潤空間已經被壓縮至低位水平,盤面利潤會進一步回落,鐵礦石價格上行動能明顯不足。”
徽商期貨黑色金屬分析師張璽向記者表示,今年國際主流礦山利潤空間可觀,供應價格彈性較低,發運可能仍有增量。而在我國執行“雙碳”政策下,鋼廠限產將為常態,全年鐵礦石供需結構將趨於寬鬆,價格缺乏大幅上漲動能,預計2022年鐵礦石價格中樞將有所下移。
截至2月11日夜盤,鐵礦石2205合約報收於770元/噸,跌幅達7.62%。2月11日、2月12日新加坡交易所掉期主力合約分別下跌3.05%和1.87%。多位專家告訴記者,短期的部分利好因素已被市場所消化和體現在近期鐵礦石上漲的行情中。在國家多措並舉、確保鋼鐵逐步減產和大宗商品保供穩價的大局下,進口鐵礦石需求將觸頂回落。
“在鐵礦石價格高位下,交易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應謹慎交易,切勿盲目追漲追跌,謹防交易風險。”相關專家建言。
應加快完善定價機制
相關專家認為,近年來進口鐵礦石價格易漲難跌的深層原因,是長期以來定價機制的不完善,以及鐵礦石貿易結構的不平衡。我國鋼鐵企業集中度較低,相比於四大礦山的集中格局,天然處於議價權的弱勢方。
要進一步完善鐵礦石定價機制,既要在豐富鐵元素供給方面綜合施策,如支援國產礦開發,加大鋼鐵再生原料在電爐鍊鋼中的應用等,以此減少對進口鐵礦石的依賴;也需要期現市場合力,鋼鐵企業充分認識到期貨市場對於改變落後定價機制的重要意義,更深度參與期貨市場,利用期貨價格指導貿易定價,形成更具深度和廣度的市場生態,進一步發揮期貨功能、透過期貨市場建立新的定價機制,逐步打破境外指數對鐵礦石定價的壟斷。
近兩年,工信部等表態,要發揮鐵礦石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研究建立更加公開、公正、透明的鐵礦石定價體系”並“鼓勵冶煉企業及加工企業進行期貨套期保值交易”。
記者從大商所瞭解到,2021年有萬餘家單位客戶參與了鐵礦石期貨交易,單位客戶持倉佔比達60%,同比上年提高了近11個百分點。同時,還有20家鋼鐵產業鏈企業參與了“2021年大商所企業風險管理計劃”,在利用衍生品工具管理風險上趟出了新路。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