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實力那麼強,這些城市的醫療實力為何成短板?| 新京智庫

經濟實力那麼強,這些城市的醫療實力為何成短板?| 新京智庫

大城市作為全國優質醫療衛生資源高度聚集地,長期以來對外地病人有強勁的“吸附”能力。

經濟實力那麼強,這些城市的醫療實力為何成短板?| 新京智庫

深圳。圖/unsplash

文 | 肖隆平

近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釋出《2020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和《2020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深圳和蘇州均各有1家醫院上榜,深圳的醫院還是首次上榜。

不要說與其他一線城市沒法比,即便是武漢(5家)、杭州(5家)、成都(4家)、重慶(4家)、南京(4家)、西安(3家)、天津(3家)、長沙(3家)和瀋陽(3家)的數量,也多於深圳、蘇州兩市。

深圳、蘇州的經濟實力在全國靠前,醫療實力卻相對滯後。這是為何呢?

1 深圳蘇州的醫療水平到底如何?

那深圳、蘇州的醫療水平到底怎麼樣?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資料顯示,2020年末深圳市(不含深汕特別合作區,下同)擁有醫療衛生機構4686家(不含544家非獨立社群健康服務中心),比上年增加227家。其中,醫院144家;全市床位62904張,其中醫院病床57642張;全市擁有衛生工作人員130324人,增加4.2%。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26萬人,註冊護士4.62萬人。

經濟實力那麼強,這些城市的醫療實力為何成短板?| 新京智庫

城市衛生事業從業人員。資料來源:各城市2020年統計公報,各地衛健委等相關公開報道。圖/新京智庫製圖

蘇州市統計局釋出的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末蘇州市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836家,其中醫院234家、衛生院91家、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站)534家。擁有衛生機構床位數7.47萬張,其中醫院病床6.36萬張、衛生院0.83萬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9.53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72萬人、註冊護士4.2萬人。

這兩組資料還看不出差距,但比較一下就一目瞭然。

先從省內看,深圳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資料顯示,深圳市2020年常住人口為1756.01萬人,也就是說深圳市每千人擁有的床位數是3.58。廣州的這一數值是4.98,廣東省的平均值是4.48。換句話說,僅就千人床位數而言,深圳的醫療資源水平還不到廣東省的平均水平。

經濟實力那麼強,這些城市的醫療實力為何成短板?| 新京智庫

城市千人床位數。資料來源:各城市2020年統計公報,各地衛健委等相關公開報道。圖/新京智庫製圖

更全方位的比較依然如此。根據廣州市、深圳市統計局釋出的統計公報資料來看,深圳擁有的醫療衛生機構要比廣州多57個,但醫院的數量大約是廣州的一半,醫院病床是廣州的一半多,執業(助理)醫師大約是廣州的三分之二,註冊護士是廣州的一半多。

蘇州與南京比較,與深圳與廣州比較,結果相似。都是醫療衛生機構前者要多於後者,但其他指標均是前者不及後者水平。

以每千人擁有的床位數來看,蘇州每千人擁有的床位數是5.86(比深圳還多點),但南京的這一數值是6.75,江蘇省的平均水平是6.31。換句話說,蘇州的千人床位數這一醫療資源在江蘇省內也是遠不如省會南京,也未達到全省平均水平。

放眼全國,深圳、蘇州的醫療資源和水平在主要城市中也是稍遜一籌。僅就醫院數量而言,深圳、蘇州在前述所提及的14個城市中,位居倒數第一、第二。如果就執業(助理)醫師而言,深圳在14個城市中排名第9,強於武漢和西安等城市;蘇州排名第12,略強於瀋陽和長沙。

由於天津市未公開醫院病床數,在剩下的13個城市中,蘇州和深圳的排名分別是倒數第五、第一。

眾所周知,三甲醫院不光是醫療水平的體現,還是一個地區醫療綜合實力的體現。僅三甲醫院數量而言,蘇州在14個城市排名倒數第一,深圳倒數第四(由於部分城市衛健委未公佈三甲醫院數量,本文根據公開資料梳理,可能存在偏差)。

經濟實力那麼強,這些城市的醫療實力為何成短板?| 新京智庫

城市醫院數量。資料來源:各城市2020年統計公報,各地衛健委等相關公開報道。圖/新京智庫製圖

綜上所述,深圳和蘇州的醫療資源和實力水平確實與其經濟地位不相匹配。

存在類似現象的還有佛山、南通和東莞等經濟強市。這三個城市的經濟地位在全國已經很靠前,但醫療整體實力卻與其經濟地位不相匹配。其中佛山、東莞的醫院數只有130家左右,三甲醫院均是個位數。南通的三甲醫院數量不如佛山、東莞。

2 同城化方便民眾跨城就醫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先以蘇州為例。蘇州緊鄰上海,從崑山南站坐高鐵到上海虹橋站最短的時間僅15分鐘。這比廊坊到北京南的時間還短(大約21分鐘)。前兩者間的通勤高鐵一天超百趟。

上海地鐵11號線更是成為我國第一條跨省地鐵線路。東,起始於上海浦東新區的迪士尼站,支線西至江蘇省(蘇州)崑山市的花橋站。

上海與蘇州頻繁的人員來往,不止今天才有。其實早就有淵源,這也是滬蘇經濟高度協同的一個體現。

經濟實力那麼強,這些城市的醫療實力為何成短板?| 新京智庫

蘇州。圖/unsplash

但醫療實力的發展卻與經濟發展的輻射效應相反,上海的醫療資源和實力越強,對周邊病人就醫的吸引力就越強烈。而在目前我國的醫療發展階段來說,病人數量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體現一家醫院的實力和水平。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張錄法撰寫的論文介紹,上海等大城市作為全國優質醫療衛生資源高度聚集地,長期以來對外地病人有強勁的“吸附”能力。

為了方便居民到上海就醫,江蘇、浙江均有出臺相關政策。蘇州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周文蓉表示,蘇州在2018年全面實現參保人員住院異地、就醫直接劃卡結算。

到2019年年底,江蘇省內的7721.8萬參保人員均可在上海直接刷醫保卡看病。浙江還先行一步,於2019年6月實現全省11個地級市的參保人員在上海刷浙江醫保卡就可以實現看病就醫。而且可以刷醫保卡的醫院數量也在逐漸增加。

與蘇州相似,佛山、東莞的情況也一樣。廣佛推進同城化,聯手打造“超級城市”,廣佛地鐵(一期工程)於2010年11月將廣州荔灣和佛山禪城區連通,這大大方便了佛山人到廣州看病就醫。

3 先天條件不足的深圳醫療事業

深圳的醫療水平不強,還有其獨特的歷史原因。

深圳建市時間短,1979年11月才被設立為地級市。而且與許多中心城市不同,早年深圳的醫院可以依靠的高校資源幾乎沒有。

深圳第一所大學深圳開放大學,原是深圳廣播電視大學,醫學並非其強項。第二所大學即深圳大學,雖然創建於1983年,但直至2008年12月才開設臨床醫學專業,於當年設立醫學院。而依附於深圳大學的第一所附屬醫院,即深圳大學總醫院現在還只是三級綜合醫院。

深圳的第三所大學,即南方科技大學直至2018年才正式立項建設醫學院。至於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等高校,2012年以後才成立。其中有些高校至今也沒開設醫學相關專業。

由原寶安縣衛生院逐漸發展起來的深圳市第一人民醫院,雖然在1994年即成為了三甲醫院,但其醫療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在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釋出的“華南區綜合實力排行榜(2020)”中,深圳市第一人民醫院排名第13。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排第17名。

因而,去省城廣州看病,也就成了深圳一些疑難雜症、重症病人的必然選擇。深圳市衛健委的資料顯示,2020年全市醫療機構完成診療9001.80萬人次,其中醫院6901.10萬人次。

作為全市常住人口僅比深圳多100萬人的廣州,在診療量下降22.88%的前提下,2020年廣州市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為1.26億人次,其中醫院0.79億人次(廣州市衛健委資料)。

除此之外,深圳與香港隔河相望,在深圳的香港人數量也不少。回港看病也是在深香港人的首選,因為香港人在香港公立醫院看病基本免費。

對於深圳市的醫療資源現狀,深圳市衛健委主任羅樂宣也曾公開承認,深圳醫療服務的“病根”在於醫療資源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資源不均衡,特別是優質醫療資源不足。

4 努力追趕著的經濟強市

儘管深圳的醫療實力不強是現實,但其在醫療事業建設上的投入頗為可觀。

在深圳40週年紀念時,深圳市衛健委主任羅樂宣接受專訪的報道顯示,深圳十年來累計投入1100億元推動145個衛生專案建設,新增6家市屬醫院,7家區屬醫院。醫療衛生機構從2597家增加至4406家(2018年),2020年進而增加到4686家。千人病床數由2.2提高至3.7(2018年)。

今年3月,羅樂宣在“2021年全市衛生健康工作會議”上宣佈,到2025年,深圳將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醫療中心城市。其中,爭取全市有3家醫院進入全國百強。

蘇州也在努力改變現狀。11月20日,蘇州市吳江區舉行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吳江合作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吳江合作醫院簽約揭牌儀式。這是吳江區搶抓一體化戰略機遇,主動對接、持續引進上海優質醫療資源的一個具體行動。

滬蘇正在建設長三角一體化遠端醫療會診平臺,該平臺將覆蓋蘇州九院、江蘇盛澤醫院、吳江區兒童醫院等所有區級醫院,可以對接上海仁濟、華山、瑞金等30餘家三甲醫院優質資源,目前已成功開展疑難病例會診上百例。

為了對本市衛生資源進行補短補缺,早在2018年2月,蘇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就下發過《蘇州市醫療衛生資源補缺補短“123”方案》。即遷建市疾控中心,新建二個三級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和太湖新城醫院),提升三個水平(提升蘇大附屬醫院區域服務能力水平,提升市屬醫院專科特色水平,提升公共衛生和基層衛生機構配置標準與發展水平)。

2020年9月,蘇州市舉行“十四五”衛生健康規劃啟動會議宣佈,除了計劃編制《蘇州市“十四五”衛生健康規劃》,還將編制《蘇州市“十四五”醫療衛生資源補短補缺專項規劃》。

2020年10月27日,總投資近80億元的蘇州市太湖新城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立醫院康復醫療中心、市立醫院8號樓重建、市轉化醫學中心、吳中人民醫院新院區六個專案集中開工。

新京智庫研究員 | 肖隆平

編輯 | 張笑緣

校對 | 劉越

聯絡我們:

郵箱 [email protected]

微信 ucass2020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918 字。

轉載請註明: 經濟實力那麼強,這些城市的醫療實力為何成短板?| 新京智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