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外知名投資機構公佈的二季度持倉顯示,一些外資確實縮減了中概股的持倉,但也有一些機構仍然看好中國資產的長期投資機會。
中概股近期表現欠佳
近期,網路安全審查辦法的頒佈給部分赴美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按下了暫停鍵。受一系列國內政策的影響,在美上市中概股過去一個月呈下跌態勢。
此外,8月17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Gary Gensler在社交平臺上釋出影片稱,他已要求SEC人員暫停處理中國公司透過VIE架構在美國上市。這是SEC方面首次明確作出“暫停”的表述。
一些華爾街知名機構也在大幅度縮減中概股倉位。
貝萊德二季度已大幅拋售阿里巴巴7403萬股美股,較上季度減持幅度高達88.3%,其在貝萊德投資組合中的佔比從上季度的0.56%驟降至0.06%。
同樣,大幅減持阿里巴巴的還有瑞銀集團。瑞銀集團一季度時合計持有1767萬股阿里巴巴,但其最新披露的二季度持倉報告中,瑞銀持倉僅剩572萬股,減持幅度高達67.61%。
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出售了價值約7700萬美元百度股票和4640萬美元唯品會股票,清倉了騰訊音樂。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自7月初以來,MSCI明晟中國A股在岸指數累計下跌3.2%,相比之下,更廣泛的MSCI明晟中國指數則下跌12%。騰訊、阿里巴巴、美團等境外上市中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股價的走勢對後一個指數有很大影響。
多機構反向增持
事實上,海外資管巨頭在二季度對中概股的態度是兩級分化的。除了上述列出的一些減持,也有一些機構增持了部分公司或細分賽道。
高盛集團最新發布的持倉報告顯示,中概股持倉從一季度末的4.4%增至4.7%,二季度該公司大幅增持587.5萬股阿里巴巴美股股票,從上季度末的2463萬股增至3050萬股。在其他中概股方面,蔚來、拼多多、百勝中國與百度分別獲得8%、21%、6%和85%的增持。
高瓴二級市場團隊在二季度繼續加大了對中概股的投資力度,持有89家公司,其中,新進和增持了7家中概股,從持有市值來看,中概股仍佔主力位置。二季度,高瓴減持拼多多ADR 332萬股,還增持了唯品會、名創優品、怪獸充電、愛彼迎、Boss直聘等。
橋水基金的持倉顯示,中概股約佔8%,其中阿里巴巴、京東、蔚來和百度等中概股未發生大變動,並對拼多多增倉約1%,理想汽車增倉241%,嗶哩嗶哩增倉22%。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里歐表示,美國和中國的制度和市場都存在機遇和風險,可能會相互競爭,實現多元化。中概股應該被視為投資組合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應觀察趨勢,不要誤解和過度關注這些擺動。
先鋒領航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王黔認為,近期國家多項監管政策的出臺是符合中國戰略發展方向的。“以前中國一直在三個政策目標之間做平衡:第一是短期經濟增長,第二是嚴控風險,第三是促進經濟轉型。因為今年實現經濟增長目標沒有問題,所以更多的重點放在控風險和促轉型上面”。
在控風險方面,王黔表示,現在不僅僅要控制經濟金融風險,還有更寬泛的社會穩定風險。“在需要促進社會公平和共同富裕的情況下,出臺一系列對於教育、房地產、反壟斷的監管政策是很正常的。另外,國家安全風險、資料風險、高科技方面需要自給自足等問題在中美摩擦、科技競爭的背景下更加凸顯”。
在促轉型方面,王黔認為,很多政策都是促進經濟轉型的,比如綠色發展、減排、實現低碳經濟、創新產業升級、人口政策、提高生育率等。
增長模式不會改變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最近表示,雖然中國的一系列新規瞄準了金融科技、線上服務和教培等行業,但中國政府對於高階製造業和可再生能源等行業則繼續提供支援。分析師指出,滿足中國民眾需求的國內品牌以及創新藥物和生物技術公司,預計也能受益於政策支援。
王黔認為,投資者對於中國市場看重的是長期的經濟增長與資本市場的發展。“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隨著經濟持續增長和直接融資比例在金融系統中提高,還會繼續增長。中國市場是全球投資組合中的重要一份子,起到非常重要的分散化作用。由於中國經濟很大一部分由內需驅動,造成中國經濟週期還有政策週期和全球經濟並不完全同步,關聯性較低,好處就是可以實現分散化。所以,風險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這是我們投資新興市場必然要承擔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但是,我們著眼於長期戰略投資”。
富達國際亞洲股票投資總監繆子美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乍一看,鑑於監管措施的嚴厲性,市場波動是可以理解的。教育在中國已被廣泛稱為“三座大山”之一(其餘兩座為住房和醫療保健)。近年來,其不斷攀升的成本一直是新父母的負擔。因此,教育、房地產和醫療保健類股在近期的拋售中首當其衝。對於長期價值投資者來說,有時候不分青紅皂白的拋售反而創造了逢低買入的好機會,特別是那些增長軌跡保持不變的公司。我們認為,近期監管的首要目標是促進可持續增長和社會平等。儘管一些行業面臨政策阻力,但中國仍有望在未來十年實現體面的GDP增長。而隨著收入差距縮小,中國中產階層應會繼續增長,其購買力也會提高。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盧伯樂告訴記者,中國金融資產風險溢價上升,但應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投資趨勢和增長模式。“我們對中國監管近期加強控制風險的正面解讀是,這些行動是對創新以及缺乏監管框架下蓬勃發展行業一種遲來的回應。儘管這些舉措實際上會給中國股市帶來永久性的‘風險溢價’,但這些風險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增長模式,也不會改變更廣泛地投資中國金融資產的大趨勢”。
荷寶中國首席投資官魯捷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A股市場仍是當前投資中國的首選之地。近期來自中國政府的監管並非針對整個私營部門,重點是在與社會平等、國家安全、資料隱私密切相關的行業。因此,整體而言,A股市場面臨的監管不確定性較小,不會對其在中國的投資策略產生大的影響。
“當前,可再生能源、科技硬體、高階製造等諸多板塊享有政策紅利。在中國新時代建設程序中,國家注重結構性改革,重視經濟發展質量而非數量。因此,我們認為那些具有結構性增長和改革趨勢的領域蘊藏最佳投資機遇。在選取投資組合時,我們重點關注以下四大領域:消費升級、工業升級、科技與創新、結構性改革。”魯捷說。
記者 李曦子
編輯 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