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第十二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在深圳舉辦的“2020·中國地方金融發展論壇”上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釋出。
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 CFCI)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團隊編制,旨在構建適應我國金融中心特點的競爭力評價體系,持續跟蹤研究國內金融中心建設發展狀況,為相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和政策依據,為社會各界提供觀察國內地方金融發展的前沿觀察視窗。首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 CFCI)於2009年釋出,其後每年釋出一次。
本期核心要點:
1、金融中心建設“分層效應”正在顯現。上海、北京、深圳分列全國金融中心前三甲,優勢更加凸顯;廣州、杭州、成都、天津、重慶、南京、武漢、鄭州、蘇州、西安躋身區域金融中心十強,競相創新發展。其他區域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大連、長沙、濟南、青島、廈門、福州、寧波、合肥、瀋陽、無錫、南寧、昆明、南昌、哈爾濱、石家莊、烏魯木齊、長春和溫州。
2、金融中心建設“馬太效應”更加強化。納入指數的31個金融中心的金融業增加值累計達到4.44萬億元,佔全國金融業增加值的比重57.7%,較上一年提高了1.6個百分點。31個金融中心中僅有5箇中心的綜合競爭力得分出現小幅減少,其餘26箇中心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得分增長,得分增長最快仍是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上海、北京、深圳。2019年31個金融中心金融業增加值平均增速為6.9%左右,較上一年回升1.9個百分點,基本回升至上一年增速下滑之前的增長水平。其中,蘇州2019年金融業增加值增速達到了12.8%,高出31個金融中心平均水平5.9個百分點,排名第1。
3、金融中心建設“法市效應”更加突出。無輻射不中心,金融中心的輻射功能主要依靠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31個金融中心集聚的法人商業銀行總資產佔全國的79.6%,法人保險公司總資產規模佔全國的87.2%,法人公募基金管理資產佔全國的91.2%,法人證券公司總資產佔全國的95.8%。其中,法人商業銀行和法人證券公司總資產規模全國佔比分別較上年度提高了7.3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在31個金融中心內部,也呈現強者恆強的集聚態勢。2019年,國內新增持牌金融機構絕大部分落戶在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三者金融機構實力得分之和超過其它28個區域金融中心的總和。28個區域金融中心中,鄭州金融機構實力進步表現最明顯,連續兩期排名上升保持第1,本期排名國內第17名。
本期金融市場規模TOP 10分別是上海、深圳、北京、廣州、大連、鄭州、杭州、南京、武漢和蘇州。廣州的金融市場規模排名進步明顯,得益於區域股權交易市場和資本市場利用方面的優異表現,本期排名上升4個名次,首次躋身分項排名前四。由於我國金融市場資源高度集中,過去歷期指數金融市場規模分項排名前五強均為上海、深圳、北京、大連和鄭州這五個擁有全國性交易市場的城市。2019年,廣州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掛牌展示企業數超過了1.75萬家,數量排名全國第1。
國內各金融中心2019年的資本市場利用水平普遍實現大幅提升,31個金融中心年內共新增154家A股上市公司,新增A股市場股票融資5423億元。
除京滬深外,28個區域金融中心中杭州和蘇州表現亮眼。2019年,杭州和蘇州的境內上市公司數分別達到了146家和120家,年度均新增14家A股上市公司。
4、金融中心建設“錢才效應”仍在繼續。無集聚不中心,金融中心必然是資本(錢)和人才(才)的集聚地。納入指數的31個金融中心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分別佔全國51.5%、52.3%,單位金融從業人員佔全國的48.6%。
從主要評估“錢才效應”的金融產業績效看,深圳本期得分增長34.51,在31個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表現出了高增長性,特別是在金融從業人員方面,近年來深圳金融人才流入效應顯著,近三年金融從業人員平均增速超過了10%。
5、金融中心建設“長尾效應”需要重視。受全球經貿環境惡化、國內經濟增速下行等因素影響,金融生態環境不同往期穩健增長態勢,在31個金融中心中有16個城市得分出現了負增長,生活環境、商業環境、國際聯通等長尾慢變數的變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本期金融生態環境得分增長前三分別是廈門、杭州和上海,得分下降前三城市則是青島、哈爾濱和長春。北京和上海的金融生態環境最優,兩者在金融人才環境、商業環境和國際化程度方面,繼續穩固全國前三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31個金融中心的地方風險控制水平整體有所下降。本期31個金融中心中,17個城市在地方風險控制水平方面的得分出現減少,18個城市的地方政府負債率出現上升,27個城市地方政府債務率上升。
6、京滬深全部進入單項十強榜單。本期指數繼續從金融中心專業化、特色化發展的角度,評選出了8個領域的單項十強城市。
——2020年中國金融中心法人金融機構發展十強: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杭州、廣州、南京、成都、福州和重慶。
——2020年度中國金融中心地方金融機構發展十強:深圳、重慶、上海、北京、廣州、杭州、天津、武漢、南京和蘇州
——2020年度中國金融中心資本市場利用十強: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蘇州、廣州、南京、武漢、成都以及寧波。
——2020年度中國金融中心基金業發展水平十強: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天津、廣州、寧波、蘇州、福州和廈門。
——2020年度中國金融中心金融人才集聚能力十強: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重慶、廣州、杭州、成都、鄭州和西安。
——2020年度中國金融中心金融開放發展水平十強: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南京、天津、成都、杭州、青島和蘇州。
——2020年度中國金融中心金融風險管理水平十強:深圳、溫州、蘇州、上海、無錫、北京、廈門、寧波、青島和重慶。
——2020年度中國金融中心金融政策綜合支援十強:深圳、成都、廈門、北京、濟南、廣州、杭州、西安、青島和上海。
7、本期指數走進“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譽的蘇州。作為自古以來繁榮富庶之地,蘇州悠久優良的商業文化氛圍很早就孕育了金融基因,歷史上曾有“存款碼頭”之稱,對近代江浙地區民族工商業發展與振興起到了重要作用。進入新的發展時期,蘇州金融業發展背後擁有堅實的實體經濟、多元的國際平臺和高效的政府服務,自身金融中心發展有望邁上新的臺階。
蘇州自2010年入選第二期CFCI評價榜單以來,金融中心競爭實力長期保持全國28個區域金融中心前十,金融業整體發展水平在國內處於中上游地位。本期蘇州金融中心綜合競爭力在國內28個區域金融中心中排名第9位,排名較上期提升1個名次。其中,金融產業績效、金融機構實力、金融市場規模和金融生態環境四大分項均排名28個區域金融中心前十。
蘇州金融中心發展的最大特點是,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善於圍繞實體經濟需求開展務實創新。蘇州金融產品和政策創新層出不窮,信保貸、關助融、園易融等金融產品和政策創新,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發揮了重要作用,央行數字貨幣、區塊鏈金融、金融科技監管創新等金融科技領域走在全國前列。其中蘇州在全國率先打造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構建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大幅提升企業融資對接效率,地方徵信平臺建設得到央行領導肯定,已作為“蘇州模式”在全國複製推廣。
8、首次發出成立“中國地方金融論壇”倡議
在本次釋出會上,圍繞“新發展格局下地方金融改革創新、開放合作與穩定發展”研討主題,多地的地方金融發展專家代表做了精彩的主題演講。其中,蘇州地方金融局副局長宋繼峰演講“蘇州金融業發展概況及綜合金融服務體系介紹”,原深圳市副市長張鴻義演講“見證深圳金融業開放改革創新發展”,深交所場外市場辦公室主任王曉津演講“技術與資本相融合的海內外實踐”,微眾銀行科技總監江旻演講“數字銀行的‘道術器用’”,深圳金融局副巡視員林居正演講“‘十四五’深圳金融業發展展望”,廣州地方金融局局長邱億通“廣州金融開放與自貿區金融發展”,南京地方金融局局長朱長會演講“南京金融中心建設創新實踐”,大連金融局局長張學貴演講“新發展格局下的大連金融開放思路”。
與此同時,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研究總監張建森博士首次發出成立“中國地方金融論壇”的倡議。
根據倡議,“中國地方金融論壇”定位為非營利、非官方交流平臺,秉持開放包容的價值理念和前瞻創新的戰略視野,致力於促進地方金融發展參與者、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經驗分享與思想交流,為地方金融改革創新、開放合作與穩定發展貢獻智慧和行業洞見,推動中國地方金融制度和政策最佳化,促進金融更加高效服務實體經濟。
按照初步構想,該論壇將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和深圳金融穩定發展研究院聯合發起,邀請全國各省市地方金融主管部門、金融研究智庫、金融機構及類金融機構、金融行業協會等相關部門及機構作為會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