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潘婷)訊,在交通銀行今日的業績交流會上,針對今年上半年部分行業不良貸款出現上升一事,交行高管透露,將海航全部下遷為不良,以及部分房貸客戶貸款出現風險,疊加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客戶受疫情影響,是導致其不良上升的主要原因。
交行副行長郭莽表示,為穩定信貸資產質量,交行將適度向個人貸款傾斜,保持個人住房貸款的穩定投放,加快高收益非房個人貸款的投放。同時,將對受疫情影響突出的體驗式消費類行業,如住房、餐飲、文化旅遊等,以及抗風險能力弱的企業立足於減退加固;對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面臨淘汰的低端落後產能的企業,加快減持退出。
海航等高風險貸款下遷為不良 致個別行業不良餘額上升
中報顯示,報告期末,交行實現歸母淨利420.19億元,同比增長15.10%。淨經營收入實現1340.51億元,同比增長5.59%。其中,利息淨收入784.86億元,同比增長6.28%;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249.66億元,同比增長2.84%。
整體來看,交行不良率、逾期率、關注類三大核心指標均有所下降。其中不良貸款率1.60%,較上年末下降0.07個百分點;逾期率1.48%,較上年末下降0.06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佔比1.38%,較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
儘管總體不良狀況繼續向好,但上半年部分行業的不良貸款淨增加較多。報告顯示,截止6月末,交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不良貸款餘額達124.26億元,較去年末的97.38億元有所增長;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不良貸款餘額為116.26億元,也較去年末有小幅增加。
對此,交行副行長殷久勇表示,根據實質性風險判斷的原則,交行將海航集團全部下遷為不良,由於金額較大,導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不良貸款出現上升。此外,受疫情影響,部分客戶或無法按時給付租金,或無法按時開園招商,造成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貸款出現不良。
在房地產行業貸款方面,交行的不良亦有所上升。6月末,交行對公貸款的房地產貸款餘額為3824億,較上年末增長9.82%,佔客戶貸款的比重為6.02個百分點,較年初上升0.07個百分點。對公房地產不良貸款總額為64.6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7.50億元;不良率1.69%,較上年末上升0.34個百分點。
殷久勇表示,新增的17億元房地產不良貸款,主要是交銀國信、交行上海市分行、交行湖南省分行等子公司,有三家中小型的房貸客戶的貸款出現了實質性風險,因此將其下遷為不良所致。
針對未來房地產貸款佈局,交行業務總監塗宏表示,重點向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及成渝等具備產業人口匯入地區傾斜,向優質房地產企業傾斜,向區位和成本優勢明顯的住宅專案傾斜;同時加快減退對人口淨流出地區和高槓杆高負債的房地產企業的投放。
制定相關措施化解樓市調控、隱性債務等風險
談及當前銀行應關注的主要風險,殷久勇表示,是受疫情及疏困政策逐步退出影響,部分借款人的信用風險可能增加暴露。其次,受全球經濟疲弱,國內經濟恢復不均衡不穩定的壓力影響,部分國際化產業鏈的企業,落後產能的企業,高槓杆率的企業,或面臨新增風險。此外,受當前房地產調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化解等政策影響,相關行業的部分借款人的經營風險有可能暴露。
對於上述風險,交行已制定了相關的措施。一方面,對受疫情影響突出的體驗式消費類行業,如住房、餐飲、文化旅遊等,以及抗風險能力弱的企業,交行將立足於減退加固;對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面臨淘汰的低端落後產能的企業,交行將加快減持退出;在雙碳背景的發展趨勢下,交行將研判高碳排放領域企業,及時調整後期的業務策略,支援行業地位較弱的低碳減排企業。
此外,交行還將對集團客戶、房地產、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重點領域企業做好壓力測試,加大風險排查力度,並做好相應地分類施策的風險處置方式。
據瞭解,銀保監會近日出臺《銀行保險機構進一步做好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防範化解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要求銀行保險機構要打消財政兜底幻覺,嚴禁新增或虛假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妥善化解存量地方政府隱性債務。
對此殷久勇認為,《意見》的相關要求延續了2018年以來中央對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管理的政策要求,進一步對存量債務風險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同時加大了監管的檢查力度,違法違規融資將面臨更加嚴厲的責任追究。
他表示,一直以來交行對地方政府融資相關業務進行嚴格評估和授信。引導資源向層級高、財力強、債務可控的地區傾斜;重點支援公司治理規範,主業地位突出,經營財務穩健的主體;採用合規的業務模式開展融資合作,嚴防“不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政策底線。
從管理成效來看,他指出,交行的地方政府融資相關業務的層級結構較好,主要以省級和財力強的地市級客戶為主,資產質量狀況總體良好。截止6月末,按內部政府類業務的統計口徑來看,交行省級和地市級客戶的融資餘額佔比超80%,政府類客戶不良率0.11%。“《意見》的相關要求對我行業務影響有限。”殷久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