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指望超級大牛市

別再指望超級大牛市

  作者:財姥爺 編輯:小市妹

  問:姥爺從上週的行情表現裡有些什麼重要發現?

  財姥爺:跌了兩週的大盤,終於在本週收紅了!

  上證漲了1.39%,深證漲了4.6%,創業板更是大漲7.59%。

  但其實這又是賺指數不賺錢的一週,60%的個股仍在下跌。

  本週的護盤功臣主要是銀行股,中證銀行指數上漲3.13%。

  平安銀行週二釋出的銀行業首份一季報大超預期,營收417億,淨利潤101億,雙雙實現“兩位數”增長,引爆銀行股。

  如果要論賺錢能力,銀行是A股最牛逼的板塊,沒有之一。

  2019年,A股3800餘家上市公司合計淨利潤41576.5億元,而36家上市銀行合計淨利潤16988.6億元,佔40.9%。相比而言,A股追捧的白酒行業在2019年總共只有859億的淨利,還不到銀行業的零頭。

  這麼能賺錢的銀行,卻一直不被市場待見,目前銀行業的整體PE只有6倍左右,市淨率低到0.6,整體跌破了淨資產,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銀行,市值也被貴州茅臺超越。

  遠看是肌肉猛男,近看卻如此骨感,這就是銀行業的現實。

別再指望超級大牛市

▲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

  銀行雖不受普通投資者歡迎,但是投資機構的大佬們卻開始逆勢而動了。回看公募的一季報,張坤、謝治宇等頂流基金經理加倉銀行股。

別再指望超級大牛市

▲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持股變動 圖源:同花順

  張坤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一季度持倉中,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都進入了本期最新10大重倉股,其中招行買了57億,比上期增加318%,平安也買了28億。

  興全的謝治宇,管理規模超過500億,一季度增持了興業銀行,平安銀行也被加倉至前10大重倉股。

  我覺得,公募大佬加倉銀行,並不是看好銀行的長遠投資價值,只是在消費和科技的核心資產估值過高、市場大勢上漲乏力的環境下,銀行的低估值確實具備價效比和防禦能力,這說明大佬們對今年的行情並不是特別樂觀。

  本週的亮點,是績優白馬股的王者歸來,行業龍頭指數漲了1.8%。歌爾股份腰斬後大漲26%,一季報業績大幅增長和VR概念火熱,成為股價催化劑。歌爾是全球最大的VR代工廠,未來業績有了新的想象空間。

別再指望超級大牛市

  零食龍頭三隻松鼠,一季報業績表現良好,也大漲了23%。

  只要業績足夠好,即使估值泡沫破裂,股價也早晚會透過業績增長,重新迴歸之前的高點。這就是好公司的價值,當然前提是它得一直好下去。

  績優股回暖,妖股卻在崩盤。

  過去兩年最大漲幅超過20倍的中潛股份,本週連續3天跌停,確實有些慘烈。

別再指望超級大牛市

  中潛股份主業是生產潛水裝備產品及提供潛水服務,既不像英科醫療、堅朗五金等大牛股那樣有亮眼的業績,本身也不算熱門題材,過去兩年的暴漲莊股嫌疑非常大。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純靠炒作的公司,還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打新的風險也在升高,本週上市的6只創業板新股,尤安設計第二天即破發,深圳瑞捷第四天破發,打新必賺錢的神話過去了。

別再指望超級大牛市

  本週,有一篇名為《你們才30億市值,我們接待不了的》的文章在投資圈刷屏。文中講到,一家上市七八年的公司,過去幾年的收入增長了3倍,市值卻從高峰期的100多億跌到了現在的30億不到,老闆感覺公司的價值被市場低估,希望有機會和機構投資者交流一下。

  沒想到的是,在約路演的時候,投資機構竟然拒絕接待。給出理由是,30億市值在市場上根本沒有足夠的交易量,買賣都困難,我們不可能投資這樣的標的。

  故事雖然殘酷,折射的卻正是當下的A股生態:由於註冊制帶來的規則變化,以及機構的資金規模急劇增長,大市值、賽道好的公司,更容易受到巨量資金追捧,而小市值、傳統行業的公司,淪為鄙視鏈的底層。

  A股環境確實變化太快了。在現在的A股裡混,不僅投資者需要調整策略,過去被上市公司忽視的市值管理工作,也應該被重視起來。

  問:請問姥爺,您覺得以後A股市場還會出現像2005-2007年和2014-2015年那樣的指數大漲、個股普漲的超級大牛市嗎?

  財姥爺:我的觀點很明確:別再指望出現過去那樣的超級大牛市,透過炒A股實現屌絲逆襲、一夜暴富的機會,大機率不會再有了。

  我們先回頭看過去20年來的兩輪大牛市,行情確實漲得非常迅猛。

  第一輪牛市,滬指從2005年6月6日見底998點,到2007年10月16日見頂6124點,牛市持續時間只有28個月,但是漲幅卻超過500%。

  第二輪牛市,滬指從2013年6月25日見底1849點,到2015年6月12日見頂5178點,牛市持續時間24個月,漲幅仍接近200%。而此輪的領頭羊創業板指數,更是在2年內漲了近600%。

  不僅是指數在大漲,個股更是“暴躁”,第一輪牛市時,漲幅超過10倍的接近400只,佔當時總股票數的30%,個股漲幅中位數接近600%;第二輪牛市時,漲幅超過10倍的有100只,佔股票總數的5%,個股漲幅中位數超過300%。

  也就是說,之前兩輪大牛市,不但誕生了很多超級大牛股,而且大多數個股都跑贏了大盤。這樣賺錢效應爆棚的行情,讓人熱血沸騰,也容易讓人想入非非。江湖盛傳的趙老哥、炒股養家等人在A股賺到萬倍收益的財富神話,基本也都是在此期間完成。

  現在的市場環境跟之前已經截然不同了,最大區別在於兩點:一是投資者結構更加理性,所以市場整體的波動性會比以前顯著下降;二是從監管層面在引領市場,註冊制使殼資源失去了往日的價值,垃圾股和題材股失去了免死金牌,這就導致行情難以出現普漲局面。

  最近兩年的行情也能看出這種趨勢。2019年1月4日,滬指見底2440點,到今年的最高點,市場漲了兩年多,滬指漲幅還不到60%,堪稱“表現最差“的一輪牛市。而個股表現更是熄火,超過30%的股票在最近兩年還是下跌的,大多數公司也沒有跑贏大盤,市場分化極其嚴重。

  其實這不是壞事,因為大牛市後必然對應的是漫長大熊市,比如2005年-2007年的大牛市後,接下來的熊市持續了5年多,滬指最大跌幅超過70%;2014年-2015年的大牛市後,接下來的熊市持續了3年多,滬指跌幅超過了50%。至於個股的跌幅,絕大多數都比大盤更慘。

  暴漲暴跌、過高的波動率,其實對投資者的傷害巨大。

  按照現在的波動率,A股應該是要走出長期慢牛的,上漲的時候泡沫不大,跌下來也不至於傷筋動骨。估值在小範圍內波動,市場依靠盈利慢慢上漲,這是成熟資本市場的典型特徵,也是A股未來的必由之路。

  如果你能夠接受慢慢變富,希望少受些刺激,低波動率下的慢牛行情顯然是更好的。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622 字。

轉載請註明: 別再指望超級大牛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