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營收淨利雙增長股價卻滑坡,想進軍印尼的小牛能“牛”起來嗎?

11月23日美股盤前,小牛電動釋出了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營收盈利低於市場預期,財報釋出後股價一度跌近13%。截至美股研究社發稿,每股報32.99美元,總市值為24.28億美元。

Q3營收淨利雙增長股價卻滑坡,想進軍印尼的小牛能“牛”起來嗎?
作為國內電動腳踏車的革命者,打著全球領先的智慧鋰電電動車的旗號,小牛與在港股上市的雅迪以及在A股上市的新日併成為“雙輪電動三傑”。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在19年的品牌關注度僅次於銷量第一的雅迪。受疫情影響今年在中國的銷量也是猛增,股價一路暴漲279%。

然而,本次財報釋出股價跌幅頗有些大,雖然與本季度小牛電動營收淨利潤同比均有所增長,卻未能達到市場預期有所關係,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小牛在財報中將第四季度的營收增速從三季度的36%下降到了15%。這使得部分投資者對其產生一些擔憂,進而影響到市場情緒波動。

那麼,小牛電動為何要將第四季度營收預期增速調低?決定進軍印尼市場的小牛能成功實現自己的野心嗎?美股研究社認為,結合本季度財報資料或許能得到一些答案。

營收“疫”外同比反彈式增長,中國市場成營收主要驅動力

Q3營收淨利雙增長股價卻滑坡,想進軍印尼的小牛能“牛”起來嗎?
財報顯示:小牛本季度營收為8.9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6.7%;兩輪電動車全球銷售25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67.9%。

本季度市場營收預期為9.84億元,而小牛實際的營收為8.94,低市場預期營收大概10%左右。美股研究社認為這與小牛電動的營收來源有較大的關係。小牛電動的營收主要分為國際市場與中國市場,其中中國市場的銷售收入佔據電動腳踏車總收入的92.6%,而國際市場僅僅佔據總收入的7.4%。

中國在年初爆發疫情,隨後迅速發起隔離,人們恢復上班的時間也相對較快,相較於風險更大的公共出行交通,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購買電動腳踏車用於通勤,小牛電動也隨著受益,銷量一路暴增,擴張速度也非常快,自第三季度以來的三個月在中國的專營店就增加了182家。

但隨著疫情影響變小與經濟的復甦,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慢慢恢復正常執行,加上電動車價值高較日常生活用品的使用週期較長,一般在2~3年,人們對於電動腳踏車的購買需求也在逐漸下降。

除此之外,共享電動車也是衝擊小牛銷量與營收的一個重要因素。事實上比起花幾千塊買一臺電動車,人們或許更願意只花幾十塊就能騎一個月的共享電動車。經濟的復甦也使得共享單車的覆蓋區域與投放量在不斷增長。

根據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未來五年,隨著各大平臺穩步推進共享電單車投放佈局,使用者共享電單車需求將進一步得到激發,尤其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車輛將超過800萬輛,2019年到2025年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1.4%。

Q3營收淨利雙增長股價卻滑坡,想進軍印尼的小牛能“牛”起來嗎?
國外市場的營收萎縮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國外爆發疫情時間節點相較中國更晚,情況也較為嚴峻,這也使得小牛的海外市場同比增長較為緩慢,第二季度海外市場的兩輪電動車銷售為5690萬元,同比下降了53.2%,而本季度也僅僅增長了6.3%,影響到本季度的營收表現。

除了國內國外的市場,小牛之所以將第四季度的營收增速調低,美股研究社認為在很大程度上跟天氣有關係。冬季是電動腳踏車的淡季,由於冬季在外騎車安全風險更高,並且不像汽車那樣能夠遮擋住在騎行過程中的寒風,人們會更傾向於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購買電動腳踏車的意願也比較低。

淨利潤同比增長平緩,營業成本走高拉低毛利率

Q3營收淨利雙增長股價卻滑坡,想進軍印尼的小牛能“牛”起來嗎?
Q3營收淨利雙增長股價卻滑坡,想進軍印尼的小牛能“牛”起來嗎?
財報顯示,小牛電動本季度淨利潤為8000萬,同比增長20.5%;毛利潤為1.87億元,毛利率為20.9%,去年同期為22%。每ADS盈利1.01元,市場預期1.3元,去年同期0.87元。

小牛電動的淨利潤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增長較為穩健,毛利率則穩定在20%左右,淨利潤的穩健提升與成本得到控制,而營收增速高於成本增速有較大關係。

Q3營收淨利雙增長股價卻滑坡,想進軍印尼的小牛能“牛”起來嗎?
在本季度中,小牛電動的銷售及營銷費用為5,080萬元,較2019年第三季度的5,710萬元減少11.0%,佔收入的百分比為5.7%。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小牛電動在本季度中廣告及促銷費用減少,而對電動車本身的價格進行了折扣銷售,每個電動踏板車的成本為人民幣2,819元,比上一季度的3,408元下降17.3%。

而研發費用為2,890萬元,較2019年第三季度的1,710萬元增長69.4%,主要是由於給研發新產品的員工漲薪以及設計新產品的費用增加了。根據財報小牛電動計劃第四季度在印度尼西亞市場推出新的Gova產品。

而增長的最多的是一般及管理費用為人民幣2750萬元,較2019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幣1280萬元增加了115.8%,這主要受到外匯兌現等其他因素的影響。

雖然小牛電動定位是中高階產品,但事實上小牛的低端產品銷售佔比在不斷增大,這影響到公司的毛利與毛利率。根據老虎證券整理的資料,小牛的各系列電動車銷量中,19年以前增長最快的是價格最為便宜的U系列,銷售佔比從2017年的25.8%上升至2019年的49.1%。而20年上市的更便宜的2000~3000元G0的兩款車型,更是成為銷售爆款,在2020年Q3實現銷售6.77萬輛。

Q3營收淨利雙增長股價卻滑坡,想進軍印尼的小牛能“牛”起來嗎?
加速出擊海外,小牛能如願以償拿下印尼市場嗎?

Q3營收淨利雙增長股價卻滑坡,想進軍印尼的小牛能“牛”起來嗎?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的資料,目前中國的電動腳踏車市場越來越往頭部企業集中,近六成的市場份額被排名前六的企業瓜分,而雅迪與其他電動企業的銷量差距逐漸拉大,成為行業龍頭。國內市場漸趨向飽和,形成頭部壟斷效應,競爭十分激烈,而小牛的海外市場份額佔總營收比重較小,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這可以說是小牛進軍海外市場最重要的原因。

除此之外,根據EBWR(Electric Bikes Worldwide Report,EBWR)和Statista披露的歷年資料,在各個國家及地區中,亞太地區和西歐佔據了全球電動腳踏車市場的絕大部分。其中亞太地區佔據了電動腳踏車市場94.39%的市場份額,西歐的佔比則為4.60%。其餘地區電動腳踏車市場份額佔比均在1%以下,中國目前佔全球小型電動汽車市場的30%左右,這意味著亞太地區還有60%的增長空間。

Q3營收淨利雙增長股價卻滑坡,想進軍印尼的小牛能“牛”起來嗎?
小牛在財報中表示,計劃在第四季度在印度尼西亞市場推出新的Gova產品。營銷活動和預售將從12月開始,並計劃在未來幾年內擴充套件產品組合和零售網路。

選擇印度尼西亞作為下一個出海物件的重點或許跟印度尼西亞離中國不是那麼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2019年的人均GDP情況中,印度尼西亞排在中國的後兩位排名第6,人均GDP為4200美元,與中國的消費水平較為接近,並且擁有將近3億的人口數量,是繼中國、印度和美國之後的第四大人口大國。

並且印度尼西亞特殊複雜的地形,擁有許多個小島嶼,正適合電動車這樣短航線的交通工具,可發展的市場空間十分強大。然而,值得擔憂的是,小牛的價格一向以高階為主,此次進軍印尼的產品定價很有可能是成敗與否的關鍵,此外作為知名度較低的海外產品,要與印尼本土的電動車品牌競爭,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本土化思路。小牛的野心很大,但它能否如願以償,美股研究社將繼續跟蹤報道。

本文來源:美股研究社,轉載請註明版權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857 字。

轉載請註明: Q3營收淨利雙增長股價卻滑坡,想進軍印尼的小牛能“牛”起來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