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茅”幾近跌停!7.69億掏空現金購殼,自稱超前佈局,謎一樣的操作

聚焦高成長專案,80000+投資菁英共同關注

5月15日晚,“牙茅”通策醫療釋出公告,公司與和仁科技控股股東磐源投資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透過支付7.69億現金的方式受讓和仁科技7879.53萬股股份,佔和仁科技股份總數的29.75%。

該交易完成後,通策醫療將成為仁和科技的第一大股東。

本次交易的對賭條款顯示:磐源投資和和仁科技實際控制人楊一兵、楊波做出業績承諾,承諾2022-2024年實現淨利潤分別不低於3500萬元、4000萬元、4500萬元,三年合計不低於1.2億元。

這個體量對於一年淨利潤7-8億的通策醫療來說,顯示是小巫見大巫。

市場也給出了劇烈反應,截止今日收盤,通策醫療收跌7.67%,盤中一度跌超9%;和仁科技高開低走,收漲6.01%。

“牙茅”幾近跌停!7.69億掏空現金購殼,自稱超前佈局,謎一樣的操作

資金不看好的原因如下:

● 截止2021年底,通策醫療賬上現金為8.44億,此次7.69億收購和仁科技無疑掏空了上市公司的現金及等價物;

● 通策醫療作為民營牙科連鎖醫院,和仁科技作為醫療IT企業,顯然看不到兩者的緊密協同性;

● 收購和仁的估值超過50倍,過分溢價,損害股東利益;

1、和仁科技的資產質量:不是一門好生意

醫療IT業近來大事件頻頻,上市公司實控主體的變更或引入戰略投資者還是絕大多數。

在衛寧健康與創業慧康合併案告吹後,近日創業慧康迎來了飛利浦的戰略入股(成為第二大股東);2021年9月,上市公司思創醫惠第一大股東將變更為雲海鏈控股(穿透後第一大股東為中國電子資訊產業集團);2022年初,麥迪科技的控制權擬變更,實控人變為綿陽市安州區政府。

曾有有醫療IT企業老總感慨:這幾年醫療資訊化企業太難了,國有資本接盤是個好選擇。

我們不妨從本文的主角和仁科技的經營狀況來印證這一結論與行業現狀。

國內IT公司按起家路徑分為三大類,一是以衛寧健康、創業慧康為代表的從醫院資訊系統(HIS)起家,透過增加產品模組向臨床資訊系統(CIS)延伸;二是以麥迪科技、華海醫信為代表的從手術麻醉、醫療影像等科室的輔助系統出發(CIS子應用系統),再向CIS整合系統延伸;三是以和仁科技、嘉和美康為代表的從CIS核心模組電子病歷(EMR)起家。

需要釐清的是,之所以大家都要往臨床資訊系統(CIS)發展,是因為CIS與醫院診療行為關聯更為緊密,同時是醫院的核心生產系統,也是當前醫院資訊化建設的重點。而電子病歷,是全面記錄醫療資訊和臨床治療路徑管理的基礎,也是居民健康檔案和醫保支出情況的主要資訊來源。

拆分2018-2021年和仁科技營收結構看,公司主要營收仍然來源於CIS的收入。

基於EMR系統和最新資訊,和仁科技的優勢主要在於:1)資訊數字化;2)診療&;健康管理過程數字化描述;3)形成診療端的定位系統,為不同醫生提供引導;4)形成平臺性產品(資料與應用相對分離)。

“牙茅”幾近跌停!7.69億掏空現金購殼,自稱超前佈局,謎一樣的操作

按理說和仁科技以技術含量更高EMR系統起家,盈利能力應較大部分競爭對手更高才合理,我們將其毛利率、淨利率與衛寧健康、創業慧康及新上市的嘉和美康比較,和仁科技的毛利率顯著低於同行,如果剔除掉近年剛開始盈利的嘉和美康,淨利率仍然是排名墊底。

“牙茅”幾近跌停!7.69億掏空現金購殼,自稱超前佈局,謎一樣的操作

除此之外,醫療資訊化公司的商業模式多被市場詬病。

2019年-2021年,和仁科技營收原地踏步(2019年4.41億提升至2021年4.64億),淨利潤則分別為4123.48萬元、4314.28萬元、3480.73萬元,同比增長1.96%、4.63%和-19.32%,成長性堪憂。

另外,公司賺取的利潤最後也沒有實際到手,2018-2021年間,只有2019年淨現比超過1,其餘年份該項資料較為難看。

核心原因在於商業模式,公司常年有大額的應收賬款壓在賬上,如2019年應收賬款甚至大於營收,大部分時間應收賬款佔比大於50%。

也有一位業內人士道出了行業的困境:醫療IT目前還走不出專案制。

醫療資訊化行業,不僅競爭白熱化,不存在超額壟斷利潤。而且醫院使用者習慣了主張個性化需求、產品化程度不高、工程實施週期和回款週期往往比較長。

“慢”行業性質,以及下游普遍為醫院、機關單位客觀事實,使得眾多醫療資訊化上市公司引入國有資本成為了最優解之一,有國資撐腰,不僅將為上市公司整合更多資源,同時也解決了經營困境。

“牙茅”幾近跌停!7.69億掏空現金購殼,自稱超前佈局,謎一樣的操作

這意味著,通策收購和仁科技,市場只能從賦能的角度去理解,又或許通策看中了和仁這個“殼”。

2、通策醫療的收購導向:被自己稱為“超前佈局”

通策醫療最新的交流也釋放了公司收購和仁科技的考量:

一是對內資訊化改造,提升通策旗下的醫院數字化、資訊化程度,同時在未來的新醫院的搭建中,打通訊息、裝置和平臺的一體化。

二是對外未來的業務擴張,計劃打破資訊圍牆,基於患者的健康檔案資料檔案,將醫院的服務延伸至家庭服務,更好的從線上、線下服務患者。

這一操作又被公司稱為“超前佈局”,超前在哪裡?公司指出了這項數字化佈局是參考美國的梅奧診所,梅奧診所數字化戰略的成功,是其稱為全美規模最大、裝置最先進的綜合性醫療機構之一。

“牙茅”幾近跌停!7.69億掏空現金購殼,自稱超前佈局,謎一樣的操作

通策醫療將市場目光引至“對標梅奧”,無疑畫下了一個巨大的“餅”。

其一,本次收購和仁科技的強項是電子病歷系統,這也是梅奧資訊化的基礎,然而電子病歷、預約系統屬於業務數字化的範疇,實現管理數字化、企業數字化不僅需要時間、資金方面的投入,同時還有賴於公司的管理組織機制和管理層是否有迭代思維。

其二,梅奧是自己組建了擁有2000名員工的IT部門,並從約100億美元的年收入中為其留出5億美元的預算;通策收購和仁,一方面需要雙方團隊進行整合磨合,另一方面和仁並非單獨服務於通策,本質上有所不同。

···

兩者之別,不可同日而語。

另外,市場普遍的疑惑在於:和仁科技是一個明視訊記憶體在困境的資產,通策醫療沒必要花費大量現金去買入這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雖然看似“數字化戰略”長遠角度會對公司發展有一個正向的影響(能否整整意義上成功不好說,類似於刮盲盒);但最基本的,這顯然是犧牲了股東的短期利益,也是今天大跌的本質。

結語:正如某些投資人所說,通策最大的風險,或許在於管理層。

不過,通策醫療資訊化的“超前”佈局,是否真能賦能長遠發展,也只能由時間驗證了。

喜歡我們文章的朋友點個“在看”和“贊”吧,不然微信推送規則改變,有可能每天都會錯過我們哦~

瞪羚投研星球:成為優秀的投資人,有一款提升整合效率的工具非常重要。小編將各個渠道的醫療健康領域研究報告、券商及投資機構重點公司調研紀要、第三方機構行研報告整合起來。定期在星球內為信賴咱們瞪羚社的朋友提供精選的珍貴材料,一來節省企業、投資人朋友們投研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二來會就行業內的事件和精選的研報發表一些觀點、提醒潛在的投資機會,需要的朋友可以支援一下哦。

本文源自瞪羚社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10 字。

轉載請註明: “牙茅”幾近跌停!7.69億掏空現金購殼,自稱超前佈局,謎一樣的操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