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召開業績釋出會:高管稱股價處歷史低位 不動產風險敞口可控

3月18日,中國平安(也可稱:平安)股價漲5.34%,報收47.93元/股。該公司聯席執行長兼首席財務官姚波在今日的2021年度業績釋出會上表示,目前公司股價處於歷史低位,在市值管理方面,將透過持續提高分紅、股票回購等方式向市場傳遞信心。

資料顯示,去年中國平安歸母營運利潤為1479.61億元,同比增長6.1%,派發全年股息為每股現金2.38元,同比增長8.2%。

此外,目前中國平安的回購已實施39億元,此前的2021年8月,公司稱擬使用不低於50億元且不超過100億元(均包含本數)的自有資金,以不超過82.56元/股的價格回購A股。姚波表示,後續管理層也會根據市場的情況具體推進回購,達成承諾。

會上,中國平安管理層還回答了壽險改革相關情況、不動產投資風險敞口等方面問題。

管理層回應股價:處歷史低位 將透過回購等傳遞信心

記者注意到,在中國平安今日的業績釋出會上,媒體和投資者均關注股價問題。Wind資料顯示,去年下半年(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3月18日收盤,中國平安股價跌去24.22%。

姚波表示,股價波動受很多因素影響,我們對公司發展充滿信心,堅定看好。他提及了三個方面,包括對綜合金融模式充滿信心,可以更好化解單一行業的週期風險;明確了“綜合金融+醫療健康生態”的戰略方向;壽險改革進入第三年,成效將逐步顯現,另外,也有一些外部諮詢公司釋出了對壽險業的前瞻預估,這一行業發展潛力很大。

姚波坦言,目前公司股價處於歷史低位,相信市場最終會認識到平安的價值。在市值管理方面,將透過持續提高分紅、股票回購等方式向市場傳遞信心。

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價值下跌 高管稱要看長期、戰略及執行

2021年,保險業面臨較大業績壓力,中國平安旗下的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的新業務價值同比下降23.6%,主要受儲蓄型產品佔比上升導致新業務價值率下滑,以及轉型期間代理人數下滑的雙重影響。

其實,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對中國平安的業績貢獻非常大,2021年,這塊業務的歸母營運利潤為959.06億元,佔總歸母營運利潤超6成。改革迫在眉睫,早在2019年,中國平安便推進壽險改革,公司聯席執行長陳心穎在業績釋出會上表示,對壽險改革成效滿意,符合預期且正在穩健推進中。

但從資料層面來看平安壽險改革成效還不顯著,新業務價值仍同比下降。對此,陳心穎稱,要看長期、看戰略、看執行。

她表示,壽險是長期經營的業務,平均保險期間是14.2年,必須要長期來看;其次,平安壽險改革的四個渠道加三個產品是非常有競爭力的,代理人渠道、銀行優才渠道、社群網格化渠道及下沉渠道併發是平安獨一無二的優勢;執行方面,第一批試點營業部全年新業務價值增長了10%,整體服務效果好。“不管從長期價值、戰略還是執行來看,我們很快會逐步見到成效。”

不動產風險敞口可控 未來關注保障性廉租房等板塊

在今日的業績釋出會上,平安不動產投資情況受到關注。年報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中不動產投資餘額為2161.38億元,在總投資資產佔比5.5%,所持有的物權投資主要是商辦收租型物業。

然而,我國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維持高壓態勢,後續中國平安是否會改變不動產的佈局策略?公司首席投資執行官鄧斌表示,長期收租為目的的不動產佔比超一半,所以不動產風險敞口總體可控。特別是在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後疫情時代下,這方面會有比較穩健的投資收益。

鄧斌進一步稱,保險資金配置是多方向的,風險也是多方向的。未來,我們會繼續堅持“堅守底線,把握機遇,穿越週期,領先價值”的投資理念,在戰略資產配置的引領下,做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不動產投資。包含碳中和、數字經濟、醫療健康等相關概念的優質不動產專案,以及優質的商業不動產、保障性廉租房、保障性租賃住宅這類與國家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不動產板塊,我們都會積極關注。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宋鈺婷 校對 李銘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89 字。

轉載請註明: 平安召開業績釋出會:高管稱股價處歷史低位 不動產風險敞口可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