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訊息網2月8日報道 世界經濟論壇網站1月26日刊登《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在達沃斯論壇的特別講話》的報道稱,當地時間1月26日,達沃斯論壇舉行了一場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和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的影片對話會議。根據達沃斯論壇釋出的會議影片整理的部分對話內容摘編如下:
疫情帶給世界兩大教訓
克勞斯·施瓦布問:我想問總統先生幾個問題,這些問題和如何建設後疫情時代有關。對於建設或重建一個更綠色、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經濟的長期遠景,您有何看法?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遠景嗎?
馬克龍答:首先我要把當今的世界和疫情後的世界聯絡起來。在幾乎所有國家,社會都在隨著我們正在經歷的事情而轉型。我們可以從已經持續了一年多的疫情中吸取教訓。疫情還會持續數月,一些人甚至認為會持續數年,無論如何,病毒或多或少還會存在。
我認為由此得出的第一個教訓是,在思考經濟的時候,不能不考慮到人的因素。這說起來似乎有點老生常談。但對所有國家而言,我們都做了一些以前無法想象的事情,也就是我們停止經濟活動來保護生命。人們所談論的經濟首先是一門道德科學,因此人的生命要高於交易和數字。
第二個教訓是,這段經歷讓人們意識到了人類的脆弱性。我之所以這麼說,就在於如果不在這兩個關鍵性因素上吸取教訓,也就談不上後疫情時代的重建:經濟重新成為道德科學,人類價值高於一切;我們的社會是脆弱的,大自然透過社會在應對大流行病、氣候變化以及其他事件上的脆弱來向我們提醒這一點。
因此,未來思考經濟的同時,要去思考創新、脆弱性和人道。我們的經濟必須堅持人本主義原則,它涉及衛生健康和社會不平等問題。如果我們的經濟更加關注消除社會不平等,我們才能更早地走出疫情。
資本主義面臨四種危機
問:總統先生,您在國際勞工組織的會議上曾稱,資本主義已經變得瘋狂。在您所說的道德的經濟的背景下,您對企業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有何看法?之所以提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剛出版了一本叫《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的著作。您對此是怎麼看的?
答:我瞭解您對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的表述。實際上,看看過去幾十年的變革,以市場經濟為首的資本主義確實取得了成功。我們不能去歪曲這一點。經濟開放、全球貿易、資本主義有助於讓成千上萬人擺脫貧困,這是它帶來的好處。但是,伴生的是社會不平等。經濟開放和比較優勢理論使地球另一端的人民擺脫貧困,進入到生產之中。但由此帶來的是產品、經濟活動、社會效益、工資收入的流出。同很多發達國家的情況一樣,我們有很多同胞也因為產業遷移而承受苦果。對成千上萬人而言,這是社會和經濟上的雙重打擊。
第二個是價值創造和利潤之間的脫節。資本主義存在金融化。金融化有助於更快更好地將儲蓄金撥付到需要資金的地方,這本是一件好事。但在沒什麼風險的時候,金融化會過度分配報酬。而且,金融化帶來的財富與創新或工作無關。這是糟糕的一面。過度金融化加劇了上述第一點的不平等現象。
第三個現象是製造了不可持續性的社交網路的加速發展和虛構事務的全球化。
第四個現象是,幾十年來,資本主義把氣候問題也外包了。也就是說,我們建立了全球物流體系和國際貿易。而在這其中存在兩個國王:股東和消費者。整個體系的生產就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和股東,同時也因此對工人和全球其他地區做出調整。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我們製造了這些負面的外部因素,比如現在的氣候問題。
上述四種現象引發了社會不平等危機、民主危機、民主制度的可持續性危機、氣候危機。同開放市場經濟連在一起的現代資本主義模式已經無法在這種環境下運轉了。因為這種資本主義模式是一個妥協的歷史產物,是民主社會、個人自由、中產階級的進步帶來的。此前形成的平衡和共識現在被上述四種現象的加速完全打亂了。因此我深信,人們應當將解決問題置於這種模式的核心位置。
由此我認為,資本主義模式在打造更具人道主義的未來時,需要保持以下關鍵因素:私有財產、合作、打造了我們這個社會的個人和集體自由。所有這些都導致我們要重新思考我們的組織機構,要將其融入到企業之中,嚴肅考慮社會內部的不平等、不同地理區間的不平等,以及氣候變化的後果。
國際社會需要全新共識
問:如果我們做出了所有這些改變,這是否意味著出現了一種全球化的新形式,或者就像人們所說的全球化“新常態”?
答:對我而言,要在三個方面取得共識。首先,我們要建立一個新的共識。去年11月11日在巴黎和平論壇期間,我們召集各國首腦、國際機構、非政府組織、專家學者等,嘗試商討可以稱之為“巴黎共識”的東西。在“華盛頓共識”幾十年之後,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共識。這種共識的原則不是削弱國家、減少公共部門數量,更不是創造只為股東的價值。我們現在討論的是,是否馬上就需要一個新的共識。
第二點,我們需要在國家間找到新的合作方式,也就是說,找到一種更有效率的多邊主義。這是我的信念,但最近幾年被不相信多邊主義的美國政府阻攔了。從今年開始,我又滿懷希望,希望我們的美國合作伙伴可以重新加入,共同打造有效率的多邊主義。這一多邊主義可以讓我們回應並落實新的共識。
第三,我們有必要建立新的聯盟,甚至嘗試在“同一個星球”氣候倡議框架下打造聯盟,就是為了應對新的挑戰。至於您提到的“新常態”,那是一種互動,意味著合作,而且是落到實處的合作,是國家、非政府組織、企業、投資者之間的合作。這種“新常態”不僅是各國政府間的多邊主義,而且是各類行為體的聯合。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