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私募指增產品業績明顯回暖 投資者“買賬”尚需時日

量化私募指增產品業績明顯回暖 投資者“買賬”尚需時日

自4月底A股反彈以來,量化私募指數增強策略產品業績回暖。在行業另一端,受多重因素影響,二季度以來的量化私募產品發行持續偏冷。有渠道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在全行業指數增強策略產品普遍出現浮虧的背景下,超額收益方面的“業績底氣”仍不足以帶動資金大幅流入,量化行業“週期性”特徵凸顯。

業績回暖勢頭明顯

“近期量化私募指數增強策略產品的整體業績回暖勢頭比較明顯,多數頭部機構從4月的市場低點到現在的收益率普遍在10%以上,少數機構的區間收益率已經超過了20%。”上海某第三方渠道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自A股4月底反彈以來,頭部量化私募的階段性業績出現顯著回升。近半個多月來,投資者對量化指數增強策略產品的認購問詢程度,也較前期明顯向好。

從業內最為關注的“超額收益”角度來看,招商證券機構營業部重點私募業績報告資料顯示,託管在該機構的27家頭部量化私募管理人旗下的中證500指數增強產品(目前國內量化指數增強產品約有七成對標中證500指數),在5月1日至5月20日的3個交易周內,每週取得超額收益(即跑贏對標指數)的產品均在九成以上,部分機構5月以來的累計超額收益已達到10%左右。

業內人士稱,在2021年9月至2022年年初,量化私募指數增強策略產品的超額收益遭遇一輪低潮後,本輪業績表現反彈背後的主要驅動因素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去年四季度以來,行業超額收益持續回撤疊加指數下跌,引發部分投資人離場觀望,行業整體規模出現一定萎縮,賽道擁擠度明顯下降,大部分量化模型的訊號失效問題也出現階段性緩解。第二是頭部機構今年以來普遍保持了較為高效的策略模型迭代,迭代之後的策略更加適應近幾個月的市場風格。第三,部分大型量化私募坦承,目前國內多數機構採用的量化模型,在中小市值個股活躍度更高的市場環境裡相對優勢更為明顯,4月下旬以來A股市場的中小盤個股表現佔優,階段性發揮了相關模型的長處。

有渠道人士稱:“對於指數增強產品的投資者而言,更重要的還是長期超額收益的穩定性和長期複合的收益率情況。一些在頭部機構中規模相對靠後的管理人,今年以來業績表現更加突出,他們的超額收益受市場風格擾動的影響相對偏小。”

產品發行遇冷

受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今年以來A股市場出現回撥,中證500指數、滬深300指數調整幅度均在20%左右。私募排排網的統計顯示,同期50億元以上規模的頭部量化機構旗下量化指數增強策略產品平均回撤幅度為15.68%,延續了過往幾年跑贏主要對標股指的表現。在2019年至2021年,頭部量化私募的年均超額收益率普遍為15%至20%。即便如此,從量化私募產品的發行端來看,投資者似乎並不“買賬”。

朝陽永續最新監測資料顯示,截至5月24日,今年以來量化私募各類策略的新產品發行量為1135只,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約40%。其中,第二季度以來量化私募各類產品僅發行了282只,同比大幅萎縮56.81%。在量化指數增強策略產品方面,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22日,今年二季度以來共發行產品49只,同比大幅下降57.39%。

赫富投資副總經理殷姍稱:“今年以來,量化指數增強策略產品在發行端遇冷是客觀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具體是,市場缺乏賺錢效應、量化投資熱度有所減退、量化管理人競爭加劇。”私募排排網財富管理合夥人榮浩表示:“量化投資的策略多數是分散持股、高倉位甚至滿倉執行,很難完全擺脫股票市場自身的大週期。”除此之外,去年量化大擴容期間進入的不少客戶,投資體驗低於預期,也是關鍵因素。“儘管行業的超額收益水平在近期已經顯著回升,頭部機構收益水平整體持續跑贏對標股指,但不少客戶仍然會傾向於評價某一段時間的絕對收益。”榮浩稱。

第三方機構格上旗下金樟投資研究員關曉敏指出,私募產品的發行遇冷與市場表現呈現正相關走勢,但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正相關。大多數投資人往往在上漲行情延續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才進行投資。關曉敏舉例稱:“量化指數增強策略產品的前一輪投資熱潮,出現在2021年3月到2021年9月,相關產品備案的高峰期大約在2021年的年中之後。因此量化私募發行端轉冷並不是一個突然的現象,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與客戶利益保持一致

在當前A股市場整體估值已降至歷史低位的背景下,部分頭部量化私募管理人表示,希望能夠在市場的低谷期與投資者攜手。

思勰投資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該機構正在計劃發行新的指數增強策略產品,背後主要的考量就在於“在合適的時間把合適的產品推給合適的客戶”。該機構認為,當前市場處於相對底部區域,長期投資價值正逐步顯現。在目前的時間點,向長線看好A股表現並能承受一定波動的客戶推薦指數增強策略產品,一方面能夠讓投資者能以更低成本建倉,獲得長期絕對收益;另一方面,也同樣有助於市場的平穩執行。

此外,如何實現行業的長期願景,頭部量化機構普遍有了更為深度的思考。幻方量化相關負責人稱,資產管理行業一直以來就有明顯的週期性,大部分客戶買產品都是衝著賺錢效應而來,這就容易導致相關行為“在市場上漲階段造成泡沫,在市場走弱階段陷於沉寂”。整體而言,不少投資者存在“追漲殺跌”情緒化特點,值得行業與投資者共同反思。“作為管理人,這促使我們去思考如何更好地調控產品募集,真正做到和客戶利益在長期維度上保持一致。”。

鳴石投資強調,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前景光明,主要股指大機率會呈現震盪向上態勢。對於量化產品而言,穩健的超額收益獲取能力是最大的優勢所在。

聚寬投資總經理王恆鵬稱,從單純獲得投資收益的角度來看,“越跌越買”顯然是在長期“看多中國”前提下的簡單邏輯。當前的股指點位顯然具備了更高的安全邊際,近期不少機構投資人在量化指數增強策略產品上都有加倉行為。對於頭部管理人而言,除了要做好投資收益,還需要幫助渠道和投資人“在困難的時刻做對的抉擇”。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369 字。

轉載請註明: 量化私募指增產品業績明顯回暖 投資者“買賬”尚需時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