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核酸檢測企業上市,康為世紀開盤卻大跌超12%

10月25日,康為世紀登陸科創板,資本市場又迎來一家核酸檢測企業。不過,康為世紀首日開盤報42.96元/股,較發行價48.98元/股下跌12.29%。

又一家核酸檢測企業上市,康為世紀開盤卻大跌超12%

招股書顯示,康為世紀的核心產品包括分子檢測酶原料、核酸儲存試劑、核酸提取純化試劑以及分子診斷試劑盒。目前,相較於其他試劑廠商,康為世紀的疫情相關收入並非主要來自新冠檢測試劑盒,而是原材料。

以康為世紀的核心產品核酸儲存試劑為例,據瞭解,生物樣本的採集是分子檢測的第一步,由於核酸物質穩定性較差,採集後的生物樣本需要使用核酸儲存試劑以防止核酸降解和汙染,從而保證檢測的準確性。優秀的核酸儲存產品能夠滿足核酸樣本長時間運輸甚至室溫下的儲存需求,實現生物樣本的採集地點與核酸提取、檢測地點的分離,從而推動分子檢測服務在基層的普及。

新冠疫情讓不少檢測企業實現“一夜暴富”,以原材料為主的康為世紀也是如此。招股書資料顯示,2018―2021年3月,康為世紀分子檢測產品的營收分別為0.56億元、0.65億元、1.91億元、0.69億元,營收佔比分別為92.47%、87.55%、81.94%%、80.23%。

儘管康為世紀目前在國內沒有一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上市。但其在海外上市了3款。

招股書顯示,2020年和2021年,康為世紀在海外銷售的3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盒分別帶來收入87.38萬元和1143.04萬元。同期,康為世紀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服務業務分別實現營收約3074萬元和5930萬元,佔當期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3.18%和17.52%。

康為世紀方面預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盒產品將在2022年完成臨床評價和註冊審批。不過,隨著常態化核酸檢測以及集採控費,國核心酸檢測市場容量擴充套件到極限,企業利潤空間面臨一定的天花板。“姍姍來遲”的康為世紀還有戲嗎?

根據華大基因2022年三季報,公司三季度營收為13.53億元,同比下降10.1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1億元,同比下降56.91%。華大基因方面稱,因全球防疫政策變化,公司基於新冠相關的業務總體收入較2021年同期基數有所下降。剔除新冠業務變化外,華大基因常規業務板塊較上年同期總體實現了增長。

此外,樂普醫療在2022年中報中表示,由於新冠疫情管控和相關檢測趨於常態化,公司檢測相關業務產品屬性已由應急逐漸轉化為常態,其營收也逐漸迴歸常態化,較去年同期降低80%以上,營收佔比已降至9%,毛利率更大幅度降低。

針對業務發展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絡了康為世紀方面,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招股書顯示,除新冠檢測試劑盒之外,康為世紀目前在研的產品管線共有6條,其中幽門螺旋桿菌相關產品是康為世紀的開發重點。不過據報道,康為世紀幽門螺旋桿菌相關產品面臨合規性問題。2021年,康為世紀的泰州篩查專案對10萬人口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及結直腸癌篩查,然而其使用的產品卻仍未獲得註冊批准。

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我國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對疫情防控常抓不懈,新冠檢測是市場剛需,紅利依然還在,但隨著競爭加劇、價格下調、疫苗普及、藥品上市,檢測紅利已大不如前。不過,核酸檢測業務對企業業績的正向影響並未完全消失。

在鄧之東看來,新冠檢測只是階段性的產物,不可能靠新冠檢測吃一輩子,依靠檢測帶來的業績爆發和增長不可持續,企業長期穩健發展要回歸主營業務,不斷研發創新,開發設計新產品,形成新的業績增長點。 北京商報記者 姚倩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21 字。

轉載請註明: 又一家核酸檢測企業上市,康為世紀開盤卻大跌超12%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