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0日,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順豐航空的一架飛機起飛。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題:中國航空業綠色轉型創造全球新機遇
新華社記者 呼濤
中國製定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並承諾推動中國民航運輸業加速全面綠色轉型,正在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邁進,也為本土和全球航空業者創造出巨大商機與創新探索空間。
中國民航主管部門將“十四五”時期作為民航節能減排向綠色發展轉段升級的關鍵期、視窗期,提出以促進民航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促進民航執行智慧化、能源低碳化、排放清潔化,為推動民航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開好局。
開啟全行業綠色轉型
中國去年宣佈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後,推出了相關行動方案。
中國民航局表示,將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牽引,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進行業綠色轉型。
民航局計劃司副司長張清表示,民航主管部門將守住安全底線,提升綠色上限、強化智慧主線,有序推進航空運輸深度脫碳,加快構建更為安全、高質量更有效率、可持續的現代民航體系。
中國民航主管部門始終高度重視行業節能減排工作,透過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最佳化執行管理、加強新技術應用等措施,推動民航節能減排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民航深度脫碳面臨著服務人民出行、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深化環境治理等一系列艱鉅任務和挑戰,將是一場廣泛深刻的系統性變革。”張清說。
2020年8月5日,廈航“大興號”塗裝飛機首飛,首航乘務員為旅客進行特色表演。當日,一架藍白相間塗裝、編號B-5656的廈航飛機降落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跑道上,標誌著廈航“大興號”塗裝飛機首飛圓滿成功。 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
開啟綠色創新探索
航空業融高技術、高價值於一體,始終是全球創新技術的驅動力和引領者。在新冠疫情和全球經濟環境的疊加影響下,航空產業鏈上的航空製造、民航運輸兩大關鍵領域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挑戰。中國本土民航企業和國際企業正在推進數字化技術應用、智慧機場建設,並探索創新性的低碳實踐。
11月12日,廈門航空聯合興業銀行推出“碳中和”機票。該“碳中和”機票在廈航APP平臺發售,覆蓋所有廈航實際承運航線。旅客購買帶有“碳中和”標識的機票,將抵消飛行旅程中的部分碳排放。
依託於廈門產權交易中心透過藍碳基金購入的海洋碳匯專案,購買“碳中和”機票的旅客能夠切身踐行“碳減排”。首批碳匯款將用於紅樹林生態修復專案。
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全球速遞運輸巨頭企業聯邦快遞展示其在“可持續性”“數字化”以及“高效可靠”三大主題上的探索與優勢,以及對中國市場的期待。
聯邦快遞高階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陳嘉良表示,聯邦快遞於今年3月宣佈在2040年實現在全球碳中和運營的目標,在車輛電動化、可持續能源和碳固存三個關鍵領域投入超過20億美元的初始資金。
“在中國,聯邦快遞採取包括車輛電動化、可持續發展設施和無紙化寄件等各項措施,從多方面降低經營活動的碳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陳嘉良說。
2017年5月5日,國產大型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成功。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飛向新“藍海”
中國正在將低碳減排、綠色發展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並創造出巨大的市場機遇。對全球航空製造商而言,中國的低碳發展尤其是民航業綠色轉型創造出巨大機會,是潛力無限的新“藍海”。
霍尼韋爾中國及航空航天集團亞太區總裁林世偉表示,霍尼韋爾在中國的航空、物流、數字化等諸多領域持續取得進展,正在積極攜手中國合作伙伴從民航綠色轉型中探索新機會。
作為全球高技術跨國企業,霍尼韋爾致力於透過將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深度融合來解決經濟和社會面臨的挑戰。在中國航空製造和民航運輸市場,霍尼韋爾航空航天正在與中國合作伙伴“綠色轉型”,支援中國民航公司提升機隊執行效率,為製造商提供更高效的發動機,探索應用可持續航空燃油和清潔能源驅動的城市空中交通工具。
“中國民航業在全球率先復甦,彰顯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在中國民航業‘綠色轉型’程序中,我們將與中國合作伙伴一道探索並應用新技術,支援打造綠色低碳的行業生態體系。”林世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