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作假:實際確診人數遠超美國!全球央行彈盡糧絕,只能坐以待斃?美債將擴大至10萬億!
共2146字|預計閱讀時長3分鐘
上一個交易日概況
澳大利亞東岸時間6月28日(週一),在經歷了上週五美國三大股指再次回撥之後,澳洲標普200指數將面臨極具挑戰的一個交易日。
標普200指數期貨在盤前下跌114點(-1.69%)至5817點,並在開盤後低開低走,最終收於5815點,下跌89.10點(-1.51%)。澳幣兌美元下跌至0.68556附近。
週五美國方面:
道瓊斯平均工業指數:-730.05點(-2.84%)至25015.55點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259.78點(-2.59%)至9757.22點
標準普爾500指數:-74.71點(-2.42%)至3009.05點
上週,美國三大股指在週三已經經歷了一輪小幅回撥,但是卻被週四的反彈基本對沖,然而,週五再次出現的大幅回撥卻為接下來的金融市場走勢帶來了烏雲。
週五,隨著美國境內確診人數達到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位,德克薩斯州和佛羅里達州分別宣佈將暫停解封的腳步,並重新啟動部分封鎖措施。這兩個州的處境也並不特殊,其他許多州同樣面臨再次上升的感染人數,並且有望加入重啟封鎖的行列。
對於週五的大幅回撥,美國銀行財富管理顧問Bill Northey表示:“新增的病例和一些州再次進入封鎖這一事實讓市場被迫重新思考經濟復甦的程度和速度,目前的不確定依然很高。”
不過,即便美股出現了回撥,但是標普500指數依然有望實現自1998年以來的單季度最高漲幅。
板塊總覽
週一的11個主要板塊全線下跌,其中地產板塊跌幅最大,達-2.85%,而必需消費品板塊跌幅最小,達-0.18%。所有板塊具體表現如下:
印度疫情徹底失控,真實死亡率不敢想象
孟買訊息,截止6月29日(週一),印度境內共錄得45萬例感染以及1.6萬例死亡病例,使印度成為目前全球受災最為嚴重的第四大國,而新德里和孟買兩大都市的災情最為嚴重。
據調查,印度政府在4月初開始實行了全面封鎖政策,並對印度的經濟造成了毀滅性的損害——大量的崗位流失、經濟停滯以及印度政府的主權評級(Sovereign rating)被惠譽(Fitch Ratings)降級到“-BBB級(僅次於垃圾債券)”。
但是印度病毒學家Jayaprakash Muliyil指出,印度目前所公佈的受感染和死亡人數遠遠低於實際人數。他指出了幾點:
死亡率大有問題:印度的死亡率僅為0.011%,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死亡率,相比之下美國死亡率為0.376%、英國為0.678%。導致死亡率極低的原因主要是印度政府需要逐一屍檢,並透過一套名為RT-PCR的複雜程式來鑑定,只有完成屍檢之後,才可以被貼上“COVID-19”的標籤;
民眾意識極其薄弱:疫情在印度的擴散速度非常之快,而無論是城市還是郊區的民眾對於新冠病毒的瞭解和防護意識都非常薄弱。Muliyil教授指出,絕大多數民眾依然在不佩戴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前往菜場;
政府封鎖方式嚴重錯誤:疫情爆發後,印度政府由於方針性錯誤,直接盲目進行了全國封鎖。全面封鎖非但沒有起到遏制疫情的作用,反而導致全國經濟崩盤。Muliyil教授指出,印度政府在進行全國封鎖前4個小時才發出通告,引起了混亂和恐慌,而且收效甚微。
“社群傳播不存在”:印度政府和各邦地區一直否認病例是由於“社群傳播(community transmission)”引起的,因為這樣一來就等於暴露了自己防疫不力。但是,在一項取樣調查中發現,印度農村地區的7.5億人口中有0.73%已經具備抗體,這也就是說有500萬人已經被感染並自愈。
最後,Muliyil教授呼籲印度政府對中老年人弱勢群體進行隔離,並將資金迅速部署到印度脆弱不堪的醫療系統,避免亡羊補牢。
新冠危機勢如破竹,國際基金組織的1萬億資金面臨危險
華盛頓訊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週五表示,受到新冠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和部分窮困國家的債務危機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手上價值1萬億美元的資源將面臨嚴峻考驗。
IMF主席格奧爾基耶娃表示,目前雖然金融市場已經出現了回溫,但是全球經濟不可能在沒有醫學突破的前提下繼續推進,因為病毒的持續蔓延只會再次打擊商業積極性。
另外,IMF早在上週三就表示,疫情的大流行造成的經濟損害遠遠超出早前的預期,所以IMF認為2020年全球經濟總產值將萎縮4.9%,而4月單月的萎縮為3.0%。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IMF目前還有75%左右的放貸能力(即7500億美元),雖然目前並沒有到資源枯竭的境地,但是不能排除將來出現這種結果的可能性。但是格奧爾基耶娃也表示,IMF成員國均表示會在關鍵時候出手提供資金,協助IMF共渡難關。
只能坐以待斃?5萬億刺激政策後,各國央行已彈盡糧絕!
倫敦訊息,為了抗擊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和金融市場危機,全球各大主要經濟體的央行都已經不斷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目前面臨彈盡糧絕甚至坐以待斃的境地。
據統計,美國、歐盟、英國、中國和日本央行已經累計向市場輸入5萬億美元的資金,雖然這些資金讓經濟在短期內得到了緩解,但是並不能保障未來。
對於全球央行所面臨的窘境,NN Investment Partner首席投資顧問表示,在市場形成結構性的可持續復甦之前,市場的上漲空間是非常有限的。
目前來看,許多國家主要是透過2008金融危機期間誕生的“量化寬鬆政策(QE)”來緩解窘境,只不過目前的規模和力度都更大。根據路透社分析,美聯儲在2021年底的債務規模將從目前的7萬億美元擴大到10萬億美元。而其他發達國家也可能會效仿,進一步擴大QE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