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後A股1跌4漲,且後4天越漲越快,成交量逐步增大,顯示出中級行情勢頭。免稅板塊成最牛品種,板塊內個股互相攀比,樂觀預期被不斷拔高。另一熱點為券商板塊,其中以光大證券、東方財富等為首。
就機構及坊間輿情來看,揚言“大牛市”的人劇烈增加。不過,個人對“大牛市”說法還是有保留,覺得言之過早。
這回券商股暴漲的確有大牛市的樣子,因其與2014年末券商股猛漲類似。然而我想提醒的是,最近券商業基本面或制度方面變化極大,而這點與2014年末是大不相同的!2014年年末券商股強是真強,無緣無故上漲,並不藉助任何訊息,而目前這波券商股上漲是有所借力的,所以其訊號意義理應大打折扣。
2014年末及2015年暴漲途中,對應的是場外配資野蠻發展。這也為後面反覆出現“千股跌停”埋下伏筆,相信管理層對這段歷史極其警覺,故絕不會允許再度出現這種情況,所以流動性極難類比2015年上半年那種旺盛局面。
不過,若將時間拉長,不排除有“指數大牛市”,但我認為這不是大V們說的那種“短平快”(短牛後出長熊),即這樣的“大牛市”並不一定對應所有個股像2015年那樣瘋漲,或者說與我們往常習慣的大牛市大不相同。
我這麼說是因管理層改善了股指編制方法(7月22日實施),也因註冊制鋪開。
指數編制改善細節就不展開了,簡單說就是使股指更易漲,在我看來這就為股指大牛而個股不牛式的“大牛市”奠定了基礎。
綜上,我覺得投資者不能過分迷信“輪動”及“大牛市人人有份”這樣貌似有理的說法,而應積極主動縮容,只盯住真有前景的個股。
本週股指多半會慣性上漲,因人氣已經啟用,撐大的成交量一時很難再縮回來。就目前盤面來看,暫時會出現冷門股補漲行情,很難真正走出持續性的大牛行情。
操作方面,投資者權當往常“中級行情”來做,相對漠視股指,仍然就具體個股進行“中級行情”式操作,即參與時注意“逃頂”。短期內,投資者可注意迴避漲幅過大的大消費、白酒、生物醫藥等前期明星股,可以挖掘補漲品種,但要注意適可而止,畢竟炒股最終要看公司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