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無卡化時代將至!工信部:正研究推進eSIM應用,哪些概念股有望受益?

由 郎文芬 釋出於 財經

  9月16日,eSIM概念股表現活躍。截止收盤,東信和平、恆寶股份漲停,澄天偉業、天喻資訊、美格智慧等紛紛跟漲。

  訊息上,工信部表示,正組織研究推進eSIM技術在平板電腦、行動式計算機及智慧手機裝置上的應用,待條件成熟後擴大eSIM技術應用範圍。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還有蘋果宣佈,在美國銷售的iPhone 14系列全部移除SIM卡槽,完全依賴eSIM技術。那麼何為eSIM卡?相比普通SIM卡都有哪些優勢?市場前景幾何?eSIM技術哪家強?

  什麼是eSIM卡?

  eSIM,全稱為Embedded-SIM,是將傳統 SIM 卡直接嵌入到裝置晶片上,而不是作為獨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裝置中。簡單來說,eSIM 就是將傳統SIM卡電子化。

  圖表 1:SIM 卡尺寸規格演進

  資料來源:中國移動,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與傳統的帶插槽的SIM卡相比,eSIM減少了裝置上的卡片佔用空間,體積減少90%,有助於提高產品防水效能,增加產品設計的靈活性。

  更重要的是,eSIM卡還允許運營商切換自由。對使用者來說,無需進行復雜的銷號再入網,就可以進行運營商網路的更換,並且在出國後不用面臨高額的漫遊費,只需選擇當地執行商網路即可。

  手機卡經歷了最早的SIM卡,Mini-SIM卡,Micor-SIM卡,再進化為Nano SIM卡,越做越小,而最終形態有可能就是eSIM。

  隨著5G、智慧化時代的到來,各硬體裝置對輕薄化的要求更高,小巧、靈活的eSIM卡相當契合行業的發展,還被看做是萬物互聯的重要體現之一,能夠推動物聯網應用的規模化落地,助力萬物互聯。

  銀河證券最近研報中就表示,在5G萬物互聯時代,各類終端紛紛湧現,如工業場景的物聯網終端和消費電子中的智慧手錶、運動手環等。這些終端均對裝置體積、抗震要求、功耗和儲存要求較高,eSIM卡恰好與其無縫對接,可充分滿足要求。

  現在eSIM應用狀況如何?

  事實上,我國eSIM卡其實很早便已經啟用。

  早在2020年年底,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都已獲工信部批准,可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目前,三大運營商的eSIM卡已支援多個國內城市。

  2021年,工信部還在釋出的《“十四五”資訊通訊行業發展規劃》中,提及推動人工智慧、大資料、區塊鏈、邊緣計算、嵌入式SIM卡(eSIM)等新興技術應用,深化新技術新業務在垂直行業和領域的拓展。

  雖然在中國 eSIM 技術在消費電子和物聯網領域的發展速度與其他主要國家和地區一樣迅速,但我國大多還只應用於智慧手錶之類的硬體,比如華為Watch 3、OPPO Watch 2等都有eSIM版本,就連最新款的蘋果 iPhone 在中國大陸地區將不支援 eSIM 功能。

  此外我國的eSIM 業務僅在少數的城市試點開通,仍然不是最主流的消費市場,仍然處於推廣期和利益協調期,進展比較緩慢。

  雖然eSIM技術是傳統SIM卡演化的結果,但兩者並非完全競爭關係,而更多的是應用場景的互補——eSIM技術更適合多終端連線、物聯網以及對穩定性、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場景。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隨著5G的到來,eSIM作為一種未來必將廣泛應用的技術,eSIM裝置及應用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科技發展方向,未來支援eSIM的裝置也將越來越多,潮流不可擋。

  華西證券認為,eSIM隨著蘋果14進入供應鏈,行業有望超預期發展。如果蘋果在海外地區可以成功推廣eSIM手機,安卓廠商估計會選擇跟進。

  據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研究報告,預計到2025年,用於物聯網應用的eSIM的銷量將增長到3.26億美元,相較於現在將翻一番以上。

  eSIM技術哪家強?

  eSIM節點屬於無線網路節點下的細分領域,A股相關上市公司包括了紫光國微、天喻資訊以及恆寶股份。

  國內在eSIM領域佈局的廠商中,紫光國微的安全晶片產品已於2018年透過中國聯通eSIM管理平臺測試,目前其eSIM晶片已用於一些智慧聯網終端中。

  天喻資訊於今年7月在投資者互動平臺稱,公司向電信運營商、物聯網行業等客戶提供eSIM產品及相關服務。美格智慧於今年5月表示公司在4G/5G解決方案方面具有深厚的技術沉澱,具備成熟的eSIM軟體技術。

  恆寶股份eSIM卡已實現批次供貨;澄天偉業可對提供ESIM核心的資料處理、資料寫入、個性化處理服務。

  此外,除了佈局eSIM領域的廠商以外,太平洋證券認為eSIM將大幅降低物聯網模組的製造成本和難度,提升模組廠商大規模出貨能力,並且推動物聯網應用發展。移遠通訊、廣和通、移為通訊、威勝資訊、日海智慧等物聯網廠商也將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