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韓理)訊,自2021開年以來,透過港股通渠道流入香港股市的南下資金量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強勁,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不僅如此,隨著一大批新基金、次新基金的陸續發行和建倉,具備相對估值優勢的港股,正成為不少中小基金公司“逆襲”的新賽道。
近日,財聯社記者採訪了弘毅遠方港股通智選領航基金經理許智程,該產品與主投A股的基金不同,非現金資產的80%會投向港股。他在採訪時基於多年海外投資經驗,分享了對於港股投資的看法。
為什麼看好港股?
“弘毅遠方港股通智選領航在港股投資上純度非常高,投資於港股通標的股票的比例將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許智程介紹到。而之所以選擇這樣極致的產品,很大程度是源於對港股市場的看好。
在許智程看來,港股的總體估值要比A股便宜。過去幾年港股始終被稱為“價值窪地”受多重因素影響,不過在2020年都出現了很大的改善,估值有迴歸的趨勢。
未來港股的結構性改善也要好於A股。許智程表示,過去無論是港股通還是恆生指數,都是以偏金融地產這類增速不高的企業為主,這種公司沒有辦法代表轉型中的中國經濟,以及越來越被新經濟佔領的港股市場。但是隨著恆生科技指數的推出,是改變港股結構的契機。目前,恆生科技指數是全球第二大單一市場科技指數集合,隨著中概股的加速回歸,這個指數有望成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科技指數集合。
“而在轉變的過程中,會吸引包括南向資金在內的很多全球投資者,因此在資金吸引力上,港股或將強於A股。”許智程指出。
不過當前市場對於恆生科技指數的成分股的估值討論較多,在過去一段時間裡,這些個股的漲幅並不小。對此,許智程認為,一方面,港股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橫向對比美股和A股,從絕對估值而言,仍具備優勢。另一方面,港股上市網際網路公司多數是平臺型公司,從增速上來講,普遍還保持每年25%以上的增速,這一增速相比起美股網際網路公司的增速要快,而相較A股的傳媒板塊質地又好很多。
“港股定價權很難由大陸投資者掌握”
隨著南下資金持續湧入港股,市場上一度叫囂著“跨過香江,奪取定價權”。
對於南下資金不斷湧入港股,在許智程看來,這是很正常的投資策略。一方面A股和港股本身行業屬性的重合度就不高,可以說是非常互補。而未來隨著中概股的迴歸,這種互補的狀態會維持下去;另一方面,2021年A股的預期收益率會降低,這也意味著內地資金買港股大機率將是未來的趨勢。
而從“奪取定價權”角度,許智程認為並不會出現由內地投資者完全接管定價權的現象。隨著南下資金的湧入,確實對港股的有效性進行了提升,但是從估值的角度來看,南下資金到香港之後,反而體現出明顯的“入鄉隨俗”的特徵。
比如南下資金對在港股“抱團”的思維有所轉變,許智程指出,港股市場上存在各種做空工具,如果固執的堅持抱團,很容易成為其他資金的“韭菜”。從這個角度來看,港股市場更多體現的是融合,而從非常理性的角度來看,並不會出現由內地投資者完全接管定價權的現象。
具體投資機會在哪裡?
作為港股重要組成部分,內資金融板塊在近兩年的表現並不好。從估值的角度來看,無論與其自身歷史估值相比,還是與其他市場相比,都明顯有低估的情況。
許智程表示,港股的券商股之所以會被低估,原因之一是港股過去兩年受美股風格影響較大,投資者對新經濟或成長性公司的關注較高,重資產、高槓杆的公司確實不受待見。這一點不僅表現在券商股,同樣屬性的銀行股、“中字頭”的基建公司均呈現類似的情況。
但是展望未來,會有大量的海外資金湧入港股市場,而重資產、高槓杆的公司在風格轉換,以及海外資金對政策解讀的預期差背景之下,反而會出現較大的彈性。
對於這種預期差,許智程舉例道:“大家在‘十四五’規劃中看不到特別多關於基建的表述,就認為以後不投基建了。其實也不盡然,從微觀角度,比如發改委各地方專案來看,基建投資並沒有減少的情況。這方面就存在政策的預期差。”
而在地產行業中,許智程更看好的是地產產業鏈。地產公司本身的週轉已經提高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週轉率繼續加快的空間不大,而其負債率又比較高。但是在國家限價,以及自我要求快週轉的訴求之下,地產公司會壓縮地產供應鏈,而地產的產業鏈很長,有很大的壓縮空間,而港股有很多這種產業鏈上的公司,會因為地產公司持續壓售價加快週轉,而產生的需求。
此外,許智程還看好地產物業板塊,目前物業公司多數是由大型地產公司衍生出來的。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地產公司想要爆發出亮眼的業績難度較大,而物業公司恰恰能契合未來轉型的方向,可將其打造成平臺型公司。
“受疫情的反覆影響,雖然我們認為現在還不是很好的買點,但是我們非常看好,並且會緊密關注。”許智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