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寬險資財務性股權投資範圍 有助於支援實體經濟建設

  本報記者 冷翠華

  7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在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對此,保險業界人士認為,此舉給險資進行財務性股權投資提供了更大空間,險企可以投資更多行業,無論是對提升險資投資收益率還是險資支援實體經濟,都是利好。

  財務性股權投資

  要回報不要控制

  “此前,保險資金主要透過投資成長基金、併購基金、新興戰略產業基金等間接方式投資不同行業的非上市公司股權。今後,險資直接對非上市公司股權進行財務投資將不再有行業限制。”光大永明資產公司投資銀行總監兼投行業務一部(股權基金部)總監王之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2010年釋出的《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業界簡稱“79號文”)以及2018年修訂後的《保險資金投資股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並未明確提及險資的財務性投資,僅對一般股權投資和重大股權投資進行了區分。對此,復星保德信人壽股權直投部負責人蘇梓卿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表示:“財務性股權投資,應該是指直接股權投資中的非重大股權投資。”王之皓也持有相似觀點,他認為,財務性投資主要看險資投資企業股權的目的,是為了取得財務上的投資回報,不是為了對投資企業實施控制。

  “79號文”規定:“保險資金直接投資股權,僅限於保險類企業、非保險類金融企業和與保險業務相關的養老、醫療、汽車服務等企業的股權。”修訂後的徵求意見稿中已經沒有這一限制,要求保險資金直接或間接投資的股權所指向的企業應符合“產業處於成長期、成熟期或者是戰略新型產業,或者具有明確的上市意向及較高的併購價值”等九個方面的規定。業內人士預計,正式版的險資投資股權辦法有望加速出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對險資重大股權投資方面並沒有做相應調整。業內人士分析稱,這既能防止部分險企進行激進的戰略股權投資,又放寬了財務性股權投資的範圍,有利於險資積極投向與國家經濟結構轉型方向相一致的行業,為這些行業提供資金支援的同時,也能分享行業發展的紅利。

  政策鬆綁兩大好處

  提升收益率+支援實體經濟

  業內人士認為,取消險資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有兩方面好處。一方面,有助於提升險資投資收益率;另一方面,有助於險資更好地支援實體經濟建設。

  從投資收益率來看,根據相關披露資料,2019年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為185270.58億元,較2019年初增長12.92%,實現投資收益8824億元,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為4.94%。其中用於長期股權投資的資金約1.97萬億元,佔比為10.65%,而其資金運用收益為1083億元,佔比達12.77%,資金運用收益率為5.51%。對比可見,險資長期股權投資的收益率高於險資行業平均收益率。

  取消險資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將推動險資更好地支援實體經濟。申萬宏源保險分析師葛玉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將賦予保險機構更多投資自主權,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多長期資金支援,營造良好的融資環境。同時,將提升股權融資和直接融資佔比,引導保險資金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資本性資金,降低實體經濟槓桿,提高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升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特別是科創企業的金融可及性。

  取消險資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蘇梓卿認為,險資權益類投資整體會更活躍,財務投資領域會擴大,以股權形式進入實體經濟的規模會加大。但險資整體上偏於謹慎,對資金的安全性有較高考量。初步判斷,取消行業限制後,險資對增長確定性高、國家政策紅利集中的行業,很可能會加大投入,比如,金融、養老、醫療健康等此前險資比較青睞的股權投資領域,仍會持續吸引險資的投入。

  王之皓也表示,從險資股權投資實踐來看,具有高收益、高風險的特點,但流動性較弱,因此對投資的專業性要求很高。“現實中,險資的股權投資,既有盈利的,也有虧損的,整體表現出的高收益特點,主要得益於少量優質專案帶來的超額回報。”王之皓強調,險資進行直接股權投資,必須要有一支專業團隊,不僅要提高投資研究和投後管理的水平,還要能承受投資收益波動的風險。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91 字。

轉載請註明: 拓寬險資財務性股權投資範圍 有助於支援實體經濟建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