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3670億元,比上年增長8.1%,2021年經濟資料出爐!
2021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散發等多重考驗,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發展,改革開放創新深入推進,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各項經濟指標共同見證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中國經濟取得了亮眼成就。
“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主要指標實現預期目標。”在1月17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介紹2021年國民經濟執行情況時如是說。
2021年國民經濟執行有哪些亮點,哪些因素髮揮了重要作用,2022經濟發展將面臨哪些挑戰?對此,多位專家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2021年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發展,2022年要找準穩中求進的關鍵點和發力點,於“不確定”中持續激發發展新動力。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圖片來源:國新網
多重挑戰下國民經濟亮點多 持續恢復成關鍵詞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18.3%,二季度增長7.9%,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4.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3086億元,比上年增長7.1%;第二產業增加值450904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609680億元,增長8.2%。
“總體上我國經濟執行平穩,經濟韌性較強,相關政策根據形勢及時有效地做出了調整,新舊動能切換在穩步進行。”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分析師羅志恆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具體來看主要有四大亮點:
一是當年的兩年平均增速仍在合理區間,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依舊領先。2021年GDP的兩年平均增速為5.1%。分季度的經濟形勢看,經濟總體仍在持續恢復中,一二四季度的兩年平均增速都在5%以上。三季度受疫情、暴雨汛情的短期因素和強力調控政策導致有所回落,四季度隨著政策糾偏、放鬆供給約束、保供穩價等行動推出,經濟明顯反彈,體現出中國經濟具有較強的韌性。
二是經濟結構在改善,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尤其體現在高技術工業增加值和高技術投資增速快。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2%、12.9%,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8.6、3.3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7.1%,快於全部投資12.2個百分點。
三是新增就業高於2020年,穩就業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仍要繼續堅持實施。2021年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比上年增加83萬人。全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1%,比上年平均值下降0.5個百分點。
四是居民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收入比縮小,邊際消費傾向逐步提高。其一,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1%,兩年平均名義增長6.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其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50,比上年縮小0.06,城鄉差距縮小。其三,人均消費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達到68.6%,高於2020年65.9%,疫情對居民消費的影響邊際遞減。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服務業持續恢復,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2021年,服務業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增長17.2%。由此可見,數字經濟,尤其是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在逐步成為我國服務業的重要推動力。
此外,盤和林表示,消費領域的資料體現出兩個特徵。一方面是消費升級增速較高,水平消費升級逐步深化;另一方面線上消費依然強於線下,線上消費比重進一步提升。
“三駕馬車”釋放強勁動力 共促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1年“三駕馬車”對於經濟增長有何貢獻率,對新發展格局的構建取得哪些進展?
寧吉喆表示,2021年是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起步之年,面對國際上覆雜嚴峻的環境和國內疫情多發散發等多重考驗,2021年我國立足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持續深化改革開放,積極暢通經濟內外迴圈,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全年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都作出了積極貢獻。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5.3、1.1、1.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5.4%、13.7%、20.9%。四季度,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3.4、-0.5、1.0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85.3%、-11.6%、26.4%。雖然四季度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負,但12月份當月固定資產投資由降轉升,新開工專案計劃總投資1-12月份同比增長3.3%,11、12月兩個月連續回升,呈現出轉降為升的跡象。
二是國內大迴圈主體作用增強。擴大內需戰略深入實施,國內迴圈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2021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超過50萬億元,增長4.9%。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9.1%,比上年提高了4.4個百分點。經濟增長還是內需拉動為主。
三是國內國際迴圈相互促進。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顯現,內需擴大拉動了進口;產業體系健全、生產能力穩定的優勢得到發揮,外需拓展促進了出口。2021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進口、出口分別比上年增長21.5%、21.2%。內外需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而且是相互結合的。
四是生產分配流通消費迴圈改善。在生產環節,生產擴大為迴圈改善打下了基礎。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工業行業的增長面達到了95.1%,產品的增長面達到了73.4%。在分配環節,企業的營業收入、工資和利潤的增長是初次分配的主要來源。2021年1-11月份,41個工業大類行業營業收入同比都是增長的,增長面達100%;31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增長面超過80%。職工工資呈現增長態勢。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2.8%,保持兩位數增長。在流通環節,貨運暢通保障了經濟恢復和對外貿易。2021年,我國全社會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2.4%、6.8%。在消費環節,就業的擴大、收入的增加支撐了消費恢復性增長。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上年實際增長12.6%,由於前年受到的影響比較大,兩年平均增長4.0%。
“面臨複雜嚴峻的經濟環境,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利條件沒有變,新的經濟增長點將不斷湧現。”寧吉喆強調指出,下一步,我國經濟增長的動能不僅來自需求“三駕馬車”的拉動,而且來自供給的推動;不僅來自內需的擴大,而且來自外需的拓展;不僅來自消費的增長,而且來自投資的發展;不僅來自改革的推進,而且來自創新的帶動。我們有信心、有底氣,也有能力、有條件,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經濟穩中求進 工業、外貿與就業闖關“三重壓力”
2021年,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不凡成就。2022年的嶄新篇章正徐徐翻開,我國將迎來又一個關鍵年份,面對我國經濟發展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和預期轉弱三重壓力,2022年中國經濟該如何穩中求進?
寧吉喆在會上表示,今年是我國經濟逐步迴歸常態執行的一年,但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國內發展也有壓力。儘管存在這些風險挑戰,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態勢沒有變,保持經濟執行在合理區間的因素沒有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條件也沒有變。從全年看,經濟有望實現穩中求進。
寧吉喆強調,我國疫情常態化防控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生產生活秩序總體穩定,促進了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到目前為止,我國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都是最少的,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肺炎疫苗29.3億劑次,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總人數12.2億人,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是最多的,這為經濟增長築了一個總的防線。
此外,在穩中求進的基調下,工業發展作為經濟“壓艙石”、外貿作為我國經濟發展重要動力、就業作為民生之本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工業層面,寧吉喆指出,我國產業供給體系全。我國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產業體系完備,配套也較為完善,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較強,能夠很快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促進供給增加。
盤和林表示,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結構也在不斷最佳化。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兩年平均6.1%,實現了較快增長,而在工業細分領域,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是18.2%和12.9%,在工業領域中增長較快,從產品看,新能源車、工業機器人、積體電路、微型計算機裝置增長145.6%、44.9%、33.3%、22.3%。這些製造業產業高增長的細分領域,正是我國製造業結構最佳化的重點領域。
外貿層面,寧吉喆指出,我國具有改革開放紅利。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從數字中也能看出來,私營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達到了兩位數。2021年,我國對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出口都保持了較快增長,同時,我國還是世界上120多個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截至2021年底,我國與145個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檔案,“一帶一路”進出口總額增長20%以上。
就業層面,“2022年經濟總體將保持相對穩健,就業也會基本保持穩定,隨著經濟持續恢復發展不斷創造新的就業崗位。此外,2021年就業優先政策也將發力顯效,而新就業形態的蓬勃發展,也為許多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羅志恆表示,但還有一些風險需要警惕,2021年我國新增就業人數高於2020年,但是餐飲、旅遊、教培、房地產上下游等受疫情、行業整頓等影響的人員較多,仍要高度重視穩就業政策的實施和效果。
相關閱讀:
【聚焦國新辦經濟主題釋出會系列報道之一】海關總署:2021年我國進出口規模再上新臺階 外貿經營主體活力繼續增強